首頁 > 詩詞

我家住在幸福裡1|探索基層治理新機制,繪就百姓幸福新畫卷

作者:由 齊魯壹點 發表于 詩詞日期:2023-01-23

花紅柳綠是形容什麼的

記者 高藝飛

【開欄語】

在社群,幸福是什麼?幸福是春天裡於花紅柳綠間的公園、廣場漫步,是夏天裡在午後的迭代升級的社群黨群服務中心端一杯清茶享一縷書香,是秋日裡享受“15分鐘便民生活圈”的稱心服務,是冬日裡網格人員撥通的一個電話、送上門的一份溫暖……居住在東營區社群,幸福的答案很多,每一個都藏著被關懷的感動。東營區城鄉基層治理服務中心開設“我家住在幸福裡”專欄,就是想記錄這些幸福答案,架起與群眾的“溫暖之橋”“幸福之橋”。

我家住在幸福裡1|探索基層治理新機制,繪就百姓幸福新畫卷

基層治理是國家治理的基石,社群是基層治理的重要單元,事關黨和國家重大政策貫徹落實,事關居民切身利益和城鄉基層和諧穩定。如何在現有社群治理規模上,進一步挖掘基層自治力量、延伸黨組織服務觸角、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成為社群治理需要探索的新課題。

為進一步提升社群治理水平,近年來,東營區以社群黨建為統領,以建設“油城e家·幸福家園”為目標,以社群黨群服務中心“迭代升級”為抓手,勇於創新,真抓實幹,著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群治理格局,讓社群治理成果更多更好惠及到千家萬戶。

黨建凝心,構建社群治理新格局

近日,在文匯街道青山社群協商議事廳內,由物業公司、黨員、網格員、居民代表參與的“我的陣地我做主”議事活動正如期舉行,大家就黨群服務陣地建設、使用進行徵求意見討論,形成意見並存檔……這是東營區以黨建引領社群治理,紮實推進社群生活服務建設的一個縮影。

東營區著力建立紅色社群,透過加強黨建引領,健全“社群黨委—居民小區黨支部—樓棟黨小組”組織架構,組建小區黨支部435個,小區黨組織覆蓋率達100%,全盤打通社群治理的組織體系,全面提升黨的號召力、凝聚力和居民群眾向心力。

2022年6月26日上午,文匯街道薈萃社群東方銀座花園紅色樓棟長聘任啟動儀式在小區廣場舉行,這是小區推進基層黨建網與社會治理網相融合的一次有益嘗試。“薈萃社群積極探索形成以樓棟為基本單元、黨員群眾共同參與、多元力量齊助力的社會治理新格局,新聘任的28位樓棟代表將持續做好社群、居民和物業之間的橋樑,當好民情、社情傳遞的小喇叭。”薈萃社群黨委書記王建立說。

我家住在幸福裡1|探索基層治理新機制,繪就百姓幸福新畫卷

在完善社群黨組織體系建設的同時,東營區抓好村改社群黨建集中攻堅,完成9個村改社群向城市社群轉型,落實社群區域化黨建,推動形成社群黨組織領導下的社群居委會、物業企業、社群社會組織、慈善機構、共駐共建單位等多方力量參與社群治理的良好局面。

“黨群心連心,服務零距離”是建設黨群服務中心的宗旨。為進一步啟用社會資源、強化服務功能,去年以來,東營區開展黨群服務中心“迭代升級”專項行動,對255個社群黨群服務中心、小區黨群服務驛站進行提升改造,全面構建區、街道、社群、小區全覆蓋的黨群服務陣地體系,黨群服務中心服務效能進一步啟用。

居民自治,激發社群治理新動能

基層治理,核心是人。東營區立足基層人才需求實際,積極增強隊伍建設,吸納年輕、熱情、擅長群眾工作的人員加入網格長、樓棟長、單元長、庭戶長組成的“四長”隊伍,配備網格長429名、樓棟長6680名、單元長15883名,發揮其聯絡、服務、發動群眾和化解調處矛盾糾紛的積極作用,打通基層治理“最後一米”,著力提升社群、小區、網格治理效能。同時,由社群黨委牽頭,吸收2449名居民成立“1+7+N”新能人自治隊伍,平時志願服務,急時社群統籌,把“平時之功”轉化為居民自治的“應急之力”。

匯豐社群地處黃河路核心地段,商業網格密集、流動人口多、人員構成複雜,社群黨委透過“借力”網格長、樓棟長、單元長隊伍力量,劃區域分組走街入戶,深入瞭解居民關心的熱點問題,幫助解決居民訴求,並常態化開展應急救援、文化宣傳、文明城市建立等服務,做實小區“微網格”的“微治理”。

我家住在幸福裡1|探索基層治理新機制,繪就百姓幸福新畫卷

基層是面對人民群眾的第一線,自治是基層社會治理的基本目標。為不斷激發社群居民在基層治理機制中的內驅動力,東營區以社群協商自治為突破口,制定居民公約、樓道公約,推動居民“依約自治”,塑造居民的責任意識和參與意識。同時,將物業管理、小區維修改造、重大活動等作為小區議事協商重點內容,按照有場地、有組織、有制度、有案例、有景觀的“五有”標準,健全小區議事協商機制,加強社群協商自治示範點建設。

對很多小區而言,經營性收入歸誰所有、用在何處,一直是筆“糊塗賬”。為釐清小區公共收益來源組成,算好“明白賬”,文匯街道東方銀座花園小區成立物業管理委員會,開啟小區自治之路。物管會透過微信群、小區“微心願”收集欄、居民議事協商會的方式,廣泛收叢集眾意願,圓滿解決了小區大門維修及門崗亭更換、東門主路鋪設塑膠路面、樓道燈更換等民生實事,不僅用實事實效贏得了業主們的信任與支援,也讓居民參與小區自治的積極性和參與熱情倍增。

完整社群,點亮社群治理新圖景

進入新時期,人民群眾對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生活環境、更優質的公共服務、更完善的社會保障等充滿期待。推動建設讓人民群眾滿意的“完整社群”,對於提升社群建設質量、服務水平和管理能力具有重要意義。東營區把“完整社群”建設與老舊小區改造結合起來,與教育醫療資源最佳化整合結合起來,與公園遊園建設、商業網點佈局、市政基礎配套等結合起來,完善養老、托幼、衛生、購物等服務功能,聚力實現各項資源的高效整合,真正把社群建成廣大市民的幸福家園。

我家住在幸福裡1|探索基層治理新機制,繪就百姓幸福新畫卷

如何提升社群公共服務質量,提高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東營區聚力打造“十五分鐘生活圈”,讓居民在步行範圍內到達養老、托幼、就醫、文化、購物等社群基本公共服務設施,建設 “宜居、宜業、宜遊、宜學、宜養”的社群生活圈。

“從耿井公園鍛鍊完,再到超市買上菜回到家,不過十來分鐘的時間。”對於家住黃河路街道匯泉社群格林盛景小區的居民王明香來說,這樣便利的生活圈配置簡直幸福感滿滿。原來,為滿足轄區1。5萬餘居民基本生活需求,匯泉社群以黨群驛站為圓心,以步行5分鐘、10分鐘、15分鐘距離為半徑,整合周邊教育、醫療、購物、娛樂、健身等資源,構建起服務居民的“一刻鐘生活圈”。

“小區裡孩子玩的設施多了,我們散步健身的地兒也有了。出了小區那麼多公園,都逛不過來了!”提起近幾年小區的變化,石大花園小區居民劉麗珍如數家珍。耿井溼地公園、東營森林樂園、陶然公園、耿井體育公園四大公園環繞,黨群驛站的棋牌室、閱覽室、乒乓球室、電影院等公共活動空間,讓居住在匯泉社群的居民,時時刻刻都能享受到“一刻鐘生活圈”帶來的便利和幸福。

基層治理是篇大文章。東營區將繼續深化“黨建引領、社群自治”新路徑,激發社群廣大黨員、群眾及社群自組織服務社群、奉獻社群,形成多方共同參與、合力共建幸福家園的新格局,讓基層治理匯民智、聚民心、為民生,不斷解鎖基層治理“幸福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