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詞

誰塑造了“當代梵高”王俊傑?

作者:由 珠江美術 發表于 詩詞日期:2021-07-06

誰塑造了我

3月3日,富藝斯2021年首場現當代藝術拍賣“New Now”專場於紐約舉槌,並透過實時直播接受全球藏家競投。該專場以介紹藝壇新星作品聞名,多年來備受新晉藏家喜愛。本場拍賣呈現近200 件當今最受追捧之藝術家的作品,其中就包含近期在富藝斯全球拍場重新整理世界拍賣紀錄的已故加拿大華裔藝術家王俊傑(1984-2019)的兩幅作品。其中王俊傑2017年所創作的延續其最經典的風景油畫風格的《Lotus》估價40-60萬美元,成交價166。35萬美元,該成交價為全場最高,一騎絕塵,成交價排名次席的作品僅為23。94萬美元。另一件創作於2019年的紙本創作《Horizon Light》估價為2-3萬美元,成交價12。6萬美元。

誰塑造了“當代梵高”王俊傑?

王俊傑 Lotus 152。4×101。6cm

2021年3月富藝斯紐約New Now拍賣中以166。35萬美元成交

誰塑造了“當代梵高”王俊傑?

王俊傑 Horizon Light 41×31。1 cm

2021年3月富藝斯紐約New Now拍賣中以12。6萬美元成交

王俊傑作品本次取得的亮眼成績延續了他在2020年的強勁勢頭,並未令大多數人出乎意料。近年來王俊傑的名字常被拿來與文森特·梵高、亨利·馬蒂斯和愛德華·蒙克相提並論,曾被《紐約時報》譽為“與其同時代最有才華的畫家之一”。35歲意外離世、6年從藝經歷、1000餘件傳世作品。到底是誰塑造了這位“當代梵高”,使他的生命具有了傳奇和魔幻的色彩。

誰塑造了“當代梵高”王俊傑?

藝術家王俊傑在他的工作室

自學成才的青年畫家

1984年,王俊傑在多倫多出生,是家中獨子,父母從事紡織生意,在加拿大和香港的往來之間度過了他的童年時光。他7歲時舉家從加拿大移居香港,15歲時與家人搬回多倫多,原因之一是希望為他尋求更好的醫學治療,當時的他已能說流利的英語和普通話。王俊傑於2007年在密西根大學取得文化人類學學士學位,並於畢業後回到香港。2010年,他懷著成為藝術家的熱忱入讀香港城市大學,並於2013年取得攝影藝術碩士學位,他亦由當時開始執起畫筆。

誰塑造了“當代梵高”王俊傑?

加拿大華裔藝術家王俊傑

關於王俊傑藝術的啟蒙發端,這位靦腆的藝術家曾透露:“最初,我只買了一本便宜的素描本和一瓶墨水,然後每天將浴室弄得一團糟。我會隨意地將墨水倒在素描本上,讓兩者碰撞,希望能得出有趣的效果。很快,這便成為我日常生活中唯一的寄託。”出於對繪畫的熱愛,王俊傑埋首於書本和網上論壇中,不斷研習梵高、畢加索和馬蒂斯等藝術名家的作品。不到一年,他便於2014年在中山的翠亨美術館舉辦個展,初嘗成功滋味。翌年,他再於香港視覺藝術中心舉辦個展。

誰塑造了“當代梵高”王俊傑?

王俊傑個展“夜以繼日”(Day by Night)現場

Massimo De Carlo畫廊香港空間

誰塑造了“當代梵高”王俊傑?

紐約Karma畫廊在2016年的展覽“外部”(Outside)中展出王俊傑作品

王俊傑與父母於2016年搬回加拿大,同時他的作品亦被策展人馬修·希格斯選中,參加位於紐約東村的Karma畫廊舉行的“Outside”聯展。王俊傑的首場美國個展也是在Karma畫廊舉辦,廣獲讚譽,《紐約時報》首席藝評家羅伯塔·史密斯更形容展覽為“令人難忘的首次亮相”。2017年,達拉斯藝術博物館買下其畫作《The West》,標誌著王俊傑正式獲得業界機構的認同。

誰塑造了“當代梵高”王俊傑?

紐約Karma畫廊

誰塑造了“當代梵高”王俊傑?

王俊傑展覽“藍色”(Blue)現場

誰塑造了“當代梵高”王俊傑?

王俊傑展覽“藍色”(Blue)現場, 紐約Karma畫廊

如同梵高一樣,王俊傑雖然在藝術上非常成功,但一直被惡疾纏擾。據公開資料顯示,王俊傑患有自閉症,且一生都在與妥瑞症和憂鬱症搏鬥。他的母親後來回憶道:“他會對我說‘媽媽,你知道嗎?在我生命中的每一天、每一個清醒的時刻,我都在腦海中與惡魔搏鬥’。”去世前數月,王俊傑完成了計劃在“Blue”展覽中展出的畫作,亦敲定了展覽圖錄的細節,要求只在最後一頁印上他的名字。只可惜他並未看到展覽的成功舉辦,2019年10月2日王俊傑自殺身亡,年僅35歲。“Blue”展覽,被評論家稱為王俊傑的“最後狂想曲”,並宣稱他是“同世代藝術家中最具才華的畫家之一”。

誰塑造了“當代梵高”王俊傑?

王俊傑在Karma畫廊的個展現場圖,2018年

誰塑造了“當代梵高”王俊傑?

王俊傑在Karma畫廊的個展中,2018年

在事業的起步階段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王俊傑英年早逝的訊息令當代藝術界扼腕嘆息。王俊傑是一位相對高產的藝術家,他曾形容他的創作過程為“靠直覺作畫,從來不畫草稿,在白日夢、看電影及散步中獲取靈感”。這樣的作畫方式使得他能夠在兩到三天時間裡便可以完成一件作品,短短五至六年的藝術生涯裡留下約1000件畫作,其中包括一系列布面繪畫與紙本作品。

市場熱捧的當代“梵高”

市場對王俊傑作品的興趣一直非常熱烈。2018年在Karma畫廊展覽中售出的王俊傑靜物水彩畫《無題》,於2019年在拍賣上以6。25萬美元成交,是最低估價的六倍有餘。2020年更是迎來了王俊傑市場的“瘋狂”增長,據統計,2020年度共有23件作品上拍,而且其中的11件作品是在12月的秋季拍賣中分別於香港、紐約、倫敦悉數拍出。在2020年紐約蘇富比晚拍中,王俊傑首登二級市場的作品《形之國度》以182萬美元成交,遠超拍前6萬美元的高估價位,震撼了藝術界。要知道,送拍的藏家兩年前買到這幅畫時僅花了2。2萬美元,對於一位初露頭角、只開過兩三次個展的青年藝術家來說,2年時間上漲近90倍的價格增幅著實令人匪夷所思。“現在王俊傑的畫,不是賣多少錢的問題,而是有沒有貨的問題。”紐約蘇富比當代藝術晚拍的負責人大衛·加爾佩林說。

誰塑造了“當代梵高”王俊傑?

王俊傑 Homecoming

2020年7月富藝斯率先於亞洲拍場引入王俊傑作品,兩件創作於2017年的布面油畫作品《歸家》與《溫暖》,分別在7月10日的佳士得全球聯拍與7月8日的香港富藝斯二十世紀與當代藝術晚間拍賣中以300萬港元與262。5萬港元成交,成為了當季拍賣中的黑馬之一。

誰塑造了“當代梵高”王俊傑?

王俊傑 香格里拉 243。8×182。9cm 油彩 畫布 2017年

2020佳士得紐約秋拍戰後及當代藝術日間拍賣中以447萬美元成交

2020年10月,佳士得場紐約一件估價50萬至70萬美元的《香格里拉》吸引全球13位買家激烈競投,拍出了447萬美元,遠超50萬美元的最低估價,創下藝術家拍賣紀錄;12月的香港拍賣季,佳士得夜場中王俊傑另一組三聯《歸途》以1105萬港元成交;僅隔一日,保利·富藝斯首次聯合拍賣中,王俊傑作品《夕陽之河》就以3776萬港元成交,平均每平方1043萬港元,再次刷新藝術家世界拍賣紀錄,而這一價格超出拍前高估價近4倍。

誰塑造了“當代梵高”王俊傑?

王俊傑 夕陽之河 布面油畫 203。2×178cm 2018年

2020富藝斯&保利香港秋拍中成交價3776萬港元

這件近兩米的大尺幅作品《夕陽之河》在王俊傑不幸逝世的前一年完成,描繪了黃昏日落時分河畔的浪漫美景,兩旁鬱鬱蔥蔥的樹葉,沐浴在金色的夕陽光芒下,令觀者猶如置身其中,進入藝術家的想象空間。在大片明豔的色彩之中,畫面一路延伸,直到與河流相接之處,金色的天空逐漸變暗。在作品風景絢麗的色彩之中,憂鬱的情緒如波浪般湧動。標題《黃昏的河》表明了畫中景象的確切時間,預示著夜幕即將來臨,表達藝術家渴望捕捉一天中最後的光亮,但又隱喻著無可挽回的必然和痛苦。

誰塑造了“當代梵高”王俊傑?

王俊傑 歸途 油彩 木板 50。5×40。5cm×3 2017年

2020香港佳士得秋拍中以1105萬港元成交

誰塑造了“當代梵高”王俊傑?

王俊傑 歸途 油彩 木板 50。5×40。5cm 2017年

誰塑造了“當代梵高”王俊傑?

王俊傑 歸途 油彩 木板 50。5×40。5cm 2017年

誰塑造了“當代梵高”王俊傑?

王俊傑 歸途 油彩 木板(三聯作)

單幅:50。5×40。5 cm 2017年

這或許是對王俊傑心理狀態的一種無意識的影射。藝術家患有自閉症,且一生都在與妥瑞症和憂鬱症搏鬥。巧合的是,梵高的一生亦被精神疾病折磨,並在聖雷米的精神病院中度過一年。在繪製病院的花園景色期間(參見《聖雷米療養院的花園》,1889年作),梵谷曾在給友人的一封信中描述他的創作方式:“雨後的水坑映照著天空的黃色。一線日光——最後粼粼的微光——將暗赭石照成了橘紅——樹幹間低矮的鬼影幢幢。你會明白這紅赭石的組合,這蒙了灰的綠之組合,這勾勒出輪廓的黑色線條之組合,是這讓我那些不幸的同伴身陷焦慮的泥沼,這被稱為‘見證紅色’。”

誰塑造了“當代梵高”王俊傑?

王俊傑 對話 布面油畫 76。5×101cm 2018年

2020年10月紐約蘇富比拍賣中以167。77萬美元成交

這種與梵高的高度相似性引發了藝術圈和網友們的熱議,也為王俊傑帶來了“當代梵高”的稱號。在這個資訊高速傳播的時代,華人身份中國面孔帶來的親近感、“當代梵高”的駭人名號配上亮眼的拍賣資料作為背書,王俊傑其人其藝迅速出圈,個人IP如火箭般躥升,持續引發熱議。根據監測全球近15000名藝術家網路聲量的機構Articker顯示,王俊傑的網路聲量相較於兩年前增長696%,相較一年前增長149%。

大眾對其的評價較為兩極,大部分觀眾都對其作品大膽的用色、強烈的視覺衝擊力表示肯定,但留言區也不乏“美術輔導班水平的作品”“和我女兒幼兒園繪畫班時的作品有一拼”這樣的聲音,認為其作品不過在被資本裹挾、包裝的平庸之作。更有藏家表示類似這種有點“野獸派”或者說霍克尼風格的年輕藝術家不止他一個,在藝術院校中可以找到許多。

誰塑造了“當代梵高”王俊傑?

王俊傑 Coming of Age Landscape

王俊傑的成功雖屬偶然,但偶然中也包含著某種必然。王俊傑生前接受採訪時曾經表示:“我確實相信,很大部分的當代生活,存在著一種揮之不去的孤獨感或憂鬱感,而在更廣泛的層面上,我認為我的作品除了反映我的想法、迷戀和衝動,也體現了這一項特質。”誠然,不斷更迭的建築、形形色色的人群都在龐大的水泥鋼筋森林裡來來往往,快節奏的現代生活常常會給人帶來難以適從的不安和焦慮,這種普遍的社會情緒恰恰與王俊傑作品中的表現出的憂鬱氣質暗合。

“我希望不同背景的人都能在我的畫作裡找到引起共鳴的元素。我深信許多現代人也在生活中感到孤單或憂鬱,而從更廣泛的層面而言,我認為自己的作品不但反映我的想法、著迷的事物和一時的念頭,也呼應了這一點。”如今的王俊傑的躥紅在某種程度上也是證明了這種共鳴的存在。

誰塑造了“當代梵高”王俊傑?

王俊傑 The Birds II

每個時代都需要自己的明星,藝術界或者說藝術市場亦如是。從梵高、蒙克、達利、畢加索到安迪·沃霍爾,這一類藝術家在不凡的藝術創作力、作品鮮明的個人特色之外,還能以人格魅力、人生經歷,甚至緋聞軼事賺足眼球。大眾往往對藝術家故事的喜愛高過了他的作品,甚至對藝術家經歷苦難的經歷有著某種執念式的偏愛。

藝術家如果能以意外死亡作結,更是符合了大眾對藝術家“不瘋魔不成活”的心理預設。“生前籍籍,死後天價”般的遺珠意味著固定的作品數量、巨大的利潤空間,這也是市場所樂見的。正是這些因素合力促成了這位拍場明星的崛起,2021年想必會有更多王俊傑作品進入市場,但如此高漲的市場熱情能夠持續多久,後人藝術史中將會如何評價王俊傑的藝術成就,這些疑問還要留待時間告訴我們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