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詞

音樂筆記(連載四十七)

作者:由 環宇佳音 發表于 詩詞日期:2021-11-28

怎麼做到上哼下嘆

【本文作者:陳汝佳歌迷,網名“夕陽”】

金鑰匙9 ● 佳音管探索

(五)

現在弄明白為什麼聲音要向眉心發了嗎?

王鐵剛老師說過,聲音要發在硬物上才結實明亮,所以要發在硬顎上。摸摸眉心位置剛好到了硬硬的腦殼,這兒比硬顎更硬哦,並且聲音傳遞上來還要先經過口腔硬顎頂上。眉心下走一點就是鼻樑骨,這鼻樑骨比硬顎軟多啦,一拳可以打塌,再下走一點就是軟軟的連骨頭也沒有還漏著氣,怎麼可以選擇鼻腔共鳴呢?

這鼻腔與頭腔就那麼一個小窩點的分野,聲音往上豎著發振動頭腔,聲音靠下一點振動鼻腔上部,帶上抖就是哭腔的感覺,這個點要找準也太不容易啦,何況很多人不明白還堅信鼻腔共鳴的根本不會去找!

現在找到感覺啦,保持“一米陽光”的狀態,用哼的感覺帶動,聲音就往上直走,振動發音管中那根若有若無的弦直接在眉心的窩點發響。

聽,這個聲音又跟之前的大不一樣啦!從聲帶發生的弱小基音,經過這樣最長一段路線的腔體共鳴潤色,過濾掉很多毛毛刺刺流暢度更高,帶著結實明亮的芯還保留住正常說話似的本色,也更容易真聲喊上高音。

我一直以為準確的眉心發聲出來音色是裝飾感最華美的,沒想到卻是這種天然去雕飾的感覺。以前聽人說,歌手唱功深厚提升到一定的境界時,會去掉一切修飾和技巧迴歸自然,是不是因為已經自在地唱準在眉心呢?

鸚鵡雖然找到最真實的眉心發聲的感覺,但這樣唱完整一首歌卻很難,勉強塑造出來的腔體很僵硬也容易垮塌,這樣的練習只能算是個體驗。如果選擇掛下一點,聲音其實也是向著眉心小窩點跑,只是眉心的感覺不清晰啦,會讓人誤認是在用鼻腔。

注意把發聲控制在“面罩“位置,才不會變成真的在用鼻腔,我們的頭部就是一個空心的圓球、在球壁上再貼上眼、鼻子、嘴,球壁就是我們的“面罩”,聲音發在球壁振動的就是整個球體。

選擇呼喊的歌曲也可以掩飾緊逼的腔體不自然的痛苦用力,這個力是用在保持腔體的擴張和提升,不是在喉嚨用力!

噢。。。我想起前幾篇說過用“打嘟”的方法發的“嬰兒哭”,這個完全以呼吸帶動律動的“嬰兒哭”或許可以運用為“喊嗓”提供源源不斷的氣息支援,“嬰兒哭”時,橫隔膜收縮帶動吸氣,吸氣帶動腔體的再次擴張,後脖子稍有一點用力感,這樣嗓子就不會越喊越堵,越喊越啞。想一想,嬰兒可以哭一晚上不累,卻可以把近鄰幾幢樓的住客哭崩潰哦!

至於演繹細膩柔情不是大悲大喜的歌曲,因為不能大動作撕扯律動,腔體狀態必須自然自在,氣息控制必須更加穩定。

音樂筆記(連載四十七)

​1989年12月陳汝佳在廣州個唱會上演唱《陌生的我》劇照

很多小孩喜歡呼喊吶喊的歌,從聲樂訓練的角度“喊嗓”也是開啟腔體衝破音域侷限的一個手段,有一位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就是每天跑去長江?還是黃河邊上?向著滾滾波濤呼喊練出來的!

不過喊要有方法才是“開嗓”,胡喊亂喊就是“毀嗓”,誰不會喊,誰又能喊成歌唱家呢?我記得佳哥走四鄉時也唱過很多勁歌快歌,他的嗓音就越喊越清亮、越喊越通透,很耐唱!過了一年兩年,佳哥就專注柔情路線,開始拒絕媚俗、拒絕勁歌,自覺塑造高貴的王子氣質!

娛樂圈依賴一兩首媚俗的歌走紅一時似乎不太難,想以如蓮高潔亭亭玉立的姿勢生存下去就很難!不管原唱多麼不願意,兩隻蝴蝶還不是一輩子追逐著他飛舞!

越過眉心,是否還有更加隱蔽的發音位置呢?

比如很多人都很好奇的海豚音,老師們說發海豚音的前提必須是男高音或女高音,準確的眉心發聲的確可以讓高音唱得更輕鬆更真實。

鸚鵡終於又琢磨到一個訓練準確的眉心發聲演唱的練習方法。我們可以用雙手抱著後腦殼的最上邊,把脖子頭往上撐直,腦殼用力往後靠,讓雙手反推不讓頭部不往後傾,這樣發音管幾乎就直直地從後脖子直頂著眉心,隨便發聲,聲音都是擦動發音管直達眉心發響,真正體驗到頭腔的感覺,而不是疑似鼻腔發聲。拖腔時,氣息嘆下擦動發音管,聲音就特別悠長,不會是某位以名氣壓人的,靠喝酒也找不著感覺的大師把用哼的感覺帶動發聲,唱成振動鼻子哼出嗯嗯的奇怪的聲音。這樣練習唱歌,嗓子一點不累,只有雙臂會很累,也許這樣練習久啦,放下雙手也可以把狀態維持下來。

不過鸚鵡靠著半個病嗓很難提升到一個理想的境界繼續深入研究,天賦條件好的或許容易練出超高音來,下一步就交給小夥伴們加入去探索去尋找吧!

(未完待續)

【宣告:本頭條號所發文章、圖片、影片等資料版權均屬《環宇佳音》工作室所有,未經許可不得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