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詞

李商隱:你呀,是疼在我們心頭的一抔塵土

作者:由 無物永駐 發表于 詩詞日期:2021-12-03

都無色可並不奈此香何--李商隱

曾有人說,唐詩、宋詞堪稱中國文學史上最美的詩歌形式,如果將唐詩、宋詞比喻成群星閃耀的天空,那麼李白、杜甫、柳永、蘇軾、李清照、辛棄疾……都是那個時代“星空”中璀璨的名家。

後人品讀、體會、記住的不僅僅是一句句朗朗上口的詩句,還有作者歷經生活磨練後的體驗感悟,那裡面有憂患與彷徨,思念與離別。

有這樣一位詩人,他熱衷政治,胸懷大志,卻懷才不遇,抱負難酬,最終成為政治鬥爭的犧牲品。

他的詩雖有很多撲朔迷離、隱晦難懂,但後世的人不斷地效仿,相信大家都背過他的《無題》,那些年他寫下的美麗情詩,隨口一句,都是一段纏綿悱惻的故事,彷彿我們自己就是詩中人。

他沒有李白的豪情,沒有杜甫的悲情,卻是唐朝開國兩百多年以來,最有人文情懷的詩人,最深情的男人。

只可惜,生不逢時的他,生前是最落魄的仕人,最惆悵的傷心人,最無奈的中年人,死後只有一位好友悼念,為他寫詩。

他,是李商隱,看完他的故事,你也會忍不住心疼他。

李商隱:你呀,是疼在我們心頭的一抔塵土

公元813年,李商隱出生,父親是為官之人,在父慈母愛的溫馨家庭中,他安穩幸福地慢慢長大。父親到浙江任職,全家遷至江南,江南的旖旎風光陶冶了他幼小的心靈,培養出了他纏綿深情的性格。

李商隱:你呀,是疼在我們心頭的一抔塵土

李商隱從小就很有天賦,“五歲誦經書,七歲弄筆硯”,按照這樣的人生軌跡下去,贏一個完美人生是顯而易見的。然而,世事難料,十歲時,李商隱的父親去世,他是長子,治家的重任早早就落到了李商隱的肩上。

本應該是享受美好童年的時候,但由於家道中落,十來歲的李商隱經常幫人抄抄寫寫,做些雜工零活,貧困生活的磨練,使他立志要早日入世受祿,重振家門,盡長子的責任,強烈的責任感成了他刻苦讀書的動力。

李商隱的啟蒙老師是他的一位堂叔父,叔父的學識極為淵博,不僅精通書法,而且古文、古詩及賦都寫得很好。李商隱非常崇敬叔父,並深受其影響。

經過幾年的勤奮努力,李商隱顯露了出眾的才華,並開始詩歌創作。

我們經常提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少年時期家庭的變故,使李商隱不得不早早刻苦攻讀,他太渴望透過科舉取仕了。

但唐代有句俗語:“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五十歲考上進士都是年輕的了,可想而知當時考取功名有多難。也許是老天不忍心埋沒李商隱的才華,特意給他派了一位伯樂,此後,李商隱的人生開啟了新的篇章。

公元829年,很有名望的朝廷元老令狐楚到洛陽任東都留守,十七歲的李商隱帶著自己寫的文章和詩歌特地去拜見,希望得到令狐楚的指教和推薦。

一見李商隱的文章,令狐楚大為讚歎,立刻對這位素昧平生的少年刮目相看。

令狐楚給予了這位有才華的少年特殊的恩遇,他讓李商隱和自己的兒子令狐綯結交,並經常帶著他參加王公貴族們的聚會,以此提高李商隱的地位,不僅如此,令狐楚還成為李商隱寫作新起點的指路人。

當時,朝廷的章奏及社會上流行的文章書信一般都是駢文寫成,駢文是一種講求對仗的四六文體,令狐楚是當時著名的駢文家,與韓愈的古文,杜甫的詩歌齊名。

令狐楚把自己的寫作經驗都傳授給李商隱,李商隱後來成為晚唐首屈一指的四六文大家,與令狐楚的指導幫助是分不開的。

李商隱:你呀,是疼在我們心頭的一抔塵土

對於一個落魄的讀書人,受到如此禮遇定是感激涕零的,李商隱寫過不少感謝令狐楚的作品。但他終是貴公子令狐綯的伴讀,寄人籬下的生活,代人捉筆並不是李商隱“懸頸苦學”的目的,他渴望在政治上有所作為。

他曾三次赴京參加進士考試,唐朝的進士,每年只取二三十名,考取進士後,立即身價百倍。諷刺的是,李商隱第三次考取進士成功,不是因為他文采發揮得特別好,而是令狐綯的幫助才得以實現。

李商隱:你呀,是疼在我們心頭的一抔塵土

自己的鴻鵠之志終於可以如願,但李商隱怎麼也不會想到,這條理想之路走得無比艱難。他及第不久,老師令狐楚病逝,政治生活中最親近的人,大膽扶持李商隱的人不在了。

當時,朝堂上,“牛李黨爭”鬧得轟轟烈烈,令狐家族正是牛黨的中堅力量,自然也希望拉攏李商隱成為牛黨的重要成員。

政治是需要站隊的,陳寅恪說,李商隱“本應始終屬於牛黨,方合當時社會階級之道德”。陳寅恪說的對,可李商隱卻看不透其中的人情世故,還愛上了恩人政敵的女兒。

李商隱的才華也許太出眾了,只是這種出眾在政治漩渦裡不知是福是禍,“李黨”官員王茂元也青睞李商隱的才華。

那夜,李商隱進入王茂元的府邸,舉杯談笑間,忽於一少女,四目相對,只因多看了你一眼,就沒有忘記你容顏,他愛上了王茂元的女兒。不久李商隱就成婚了,成為了“李黨”官員家的乘龍快婿。

中唐以後,牛黨李黨輪番執政,門戶森嚴,令狐綯是牛黨重要的人物,而王茂元是李黨。李商隱早年受知於令狐楚,雖然他不參加黨爭,但早已被認為是牛黨裡的人。

李商隱的愛情和婚姻,一下子把他放在兩大政治勢力的夾縫裡。

雖做了王茂元的女婿,但他沒有利用婚姻關係去攀附權貴,即使這樣,照樣有人罵他“背家恩”“投異黨”。在牛黨,李商隱是叛徒,在李黨,李商隱是信不過的人,在故交看來,李商隱太投機,不道德,腳踏兩隻船。

一顆政治新星就此陷入了黑暗。

李商隱備嘗黨爭傾軋之苦,政治上連遭沉重打擊。令狐楚去世後,李商隱除了繼續他的幕僚生涯,以維持生計,別無其他出路。

公元840年,武宗即位,武宗是一位較有理想和作為的君主,岳父王茂元入京做官,一籌莫展的李商隱眼前又燃起了希望的火花,仕途終於有點起色。不幸的是,母親病逝,這對李商隱是重大的打擊,按當時的慣例,在職官吏的父母亡故,必須離職守喪。

李商隱:你呀,是疼在我們心頭的一抔塵土

為母親丁憂未結束,岳父王茂元突然病故,李商隱的政治生涯似乎被判了死刑,守喪期滿,他回京復官,牛黨執政,李黨遭清洗,朋黨之爭發展到高峰。

夾縫中生存的李商隱,做什麼都受到攻擊,說什麼都被怒罵,他看不到任何希望,生活所迫,他不得不去找已經成為了實權派的令狐綯,而令狐綯卻故意避而不見。李商隱只得各地輾轉,遠離朝廷漩渦,捧著惆悵的心無處安放。

難道李商隱不知道朝廷大臣之間的派系鬥爭嗎?你可以說他不夠聰明,你可以說他沒有政治洞察力,但是他忠於了愛情,只是這場婚姻需要用後半生悲哀沉痛的代價去換取。

人人都說,李商隱因為婚姻毀了前途,但我想,如果再選一次,李商隱還是會義無反顧地娶王氏,因為這段感情,是他人生最值得珍惜的溫暖。

王氏溫柔賢惠,知書達理,給了李商隱人生中最溫暖的希冀,他曾這樣表達過自己的的愛意:

都無色可並,不奈此香何。

瑤席乘涼設,金羈落晚過。

回衾燈照綺,渡襪水沾羅。

預想前秋別,離居夢棹歌。

——李商隱《荷花》

彼時,一定是最浪漫的景象,夕陽西下李商隱乘馬來遊曲江,夜晚的曲江溫柔迤邐,想到與伊人在曲江相遇的美好回憶,彷彿在水邊遇到洛神,在李商隱心中王氏就是女神。

李商隱仕途受阻,經常去偏遠地區任職,他與妻子聚少離多,只能長年靠書信往來。王氏一直跟隨丈夫過著清貧的生活,她雖體弱,但她正直、善良,每當李商隱在仕途上遭受波折,她總是鼓勵丈夫給予希望,是李商隱最好的知音。

事業上跌宕起伏,愛情上無法與妻子長廂廝守,這樣的境遇一天天蠶食著李商隱的心,他被無人能懂的孤獨和刻骨的思念煎熬著。

多年的失意和忍耐,上天並沒有眷顧李商隱,而更讓他無法承受的是,妻子王氏的不幸離世,臨終前,他們都未曾見一面,李商隱墜入痛苦的深淵。

畢飛宇說,李商隱寫了場秋雨,是中國詩歌史上最漫長的一場秋雨。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李商隱《夜雨寄北》

這首詩用了短短二十八個字,把三種時態,現在時、過去時、未來時全部囊括其中,四句話,時態多次轉換,這個結構,比西方引以為傲的《百年孤獨》的開頭,更加精彩。

李商隱在詩中和妻子寫信對話,憧憬著未來,他期待著回家和妻子好好說一整夜的話,聊聊蜀地的生活,聊聊那場漫長的秋雨,只是那場秋雨,在李商隱的心中大概永遠不會停了,妻子已經去世了,秋雨不斷漲滿了如同思念的池水。

此後,看著天空的圓月,“此夜西亭月正圓,疏簾相伴宿風煙。”他想妻子;遇到大雪,無人再問自己冷暖,“劍外從軍遠,無家與寄衣。”他想妻子;想到曾經的幸福“背燈獨共餘香語,不覺猶歌起夜來。”他想妻子。

李商隱:你呀,是疼在我們心頭的一抔塵土

李商隱變成那個“無人問我粥可溫,無人與我立黃昏”的孤獨人,他一直生活在時代的夾縫中,一直生活在黑暗和潮溼的地方。

公元858年,李商隱開始隱居生活,幾乎不和人來往,他的人生,有太多缺憾,太多無能為力,他蒼老了許多,筆墨間多了人生的沉重與嘆息,他寫下了讓無數人動容的《錦瑟》: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李商隱《錦瑟》

李商隱留下最蕩氣迴腸的詩歌,那年冬天,文學史上一盞瑰麗的燈熄滅了,這盞明燈在人生的悽風冷雨中亮了四十五個春秋。

崔鈺說,李商隱終其一生,“負凌雲萬丈才,一生襟抱未曾開”。真的太可惜,太遺憾,太讓人心疼。

兒時,父親早逝,他飽嘗辛酸;青年時,理想抱負不得實現;中年時,妻子猝然離世,更令他萬念俱灰。明明才華橫溢,卻不能活得像李白般灑脫不羈,只能被生活不停地毒打,抑鬱而終。

但是,作為詩人,什麼樣的詩人更能夠接地氣兒?不是李白,他是仙人,他不屬於日常生活,誰能代表俗世裡的人?是杜甫,是李商隱,是曹雪芹,他們更具有人文情懷,更具有人情味。

雖然現如今,很多人都說李商隱懦弱、膽小、不夠聰明,但我想說:李商隱,你呀,你是疼在我們心頭的一抔塵土,你寫下的那些詩,無論何時何地重讀,依舊美得令人心動。

很高興與你相遇,更多精彩好文歡迎關注自媒體:

無物永駐

,多平臺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