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詞

司馬懿遠征三千里,平定“東北王”

作者:由 靈芸娛樂咖 發表于 詩詞日期:2022-02-15

我有握中璧是什麼意思

司馬懿遠征三千里,平定“東北王”

作者:握中懸璧(公號同名),授權讀史釋出。點選此處可檢視上篇文章在諸葛亮去世以後,蜀漢的國策開始調整,大規模北伐行動停止了。曹魏上下也鬆了一口氣,於是可以集中精力解決國內問題。其中威脅最大的,就是盤踞於遼東數十年的公孫氏。關於遼東公孫氏的崛起,主要歸功於東漢時代在該地留下的豐厚的遺產。東漢帝國的邊郡,作為對抗遊牧民族的前線,承擔著很重要的軍事任務,所以普遍擁有強大的實力,比如涼州軍閥董卓,在平定涼州羌亂的過程中崛起,後來不斷擴張實力,藉機上京後竟有禍亂天下的能力。公孫氏政權也是如此,它統治下的遼東郡,是東漢帝國在東北邊疆的重要地區。公孫氏政權的第一任領袖公孫度正是抓住了漢末中原的亂局,趁著朝廷鞭長莫及的機會,由一名封疆大吏逐步演化為割據勢力。在公孫度的統治下,遼東郡不僅沒有削弱反而更加強盛,在他去世時,留下的是一個範圍東達日本海,北抵黑龍江流域,南至朝鮮半島,西接烏桓諸部的強大政權,因此逐漸成為曹魏的心腹大患。

司馬懿遠征三千里,平定“東北王”

司馬懿遠征三千里,平定“東北王”

曹魏朝野上下其實早有平定遼東的想法,228年的時候,被稱為佐世之才的劉曄就提出,應該在公孫氏第四代領袖公孫淵剛剛奪權上位,尚不穩定的時候趁勢將其消滅以絕後患。但由於吳蜀兩國威脅巨大,常常聯手北伐,曹魏不敢多線開戰,因此沒有輕舉妄動,這一計劃也就不了了之。遼東太守公孫淵奪叔父位,擅自立,遣使表狀。曄以為公孫氏漢時所用,遂世官相承,水則由海,陸則阻山,故胡夷絕遠難制,而世權日久。今若不誅,後必生患。若懷貳阻兵,然後致誅,於事為難。不如因其新立,有黨有仇,先其不意,以兵臨之,開設賞募,可不勞師而定也。後淵竟反。(三國志魏書程郭董劉蔣劉傳第十四)到233年明帝又任命田豫以汝南太守的職位都督青州諸軍事,準備對遼東發起進攻。但後來公孫淵透過海路與孫權勾結,而且魏明帝曹睿認為發起跨海進攻很難取勝,於是叫停了這一計劃。最後田豫僅僅用對水文地理情況的熟悉,設下埋伏俘虜了一些敵軍,但沒有與遼東方面發生大規模交戰。會吳賊遣使與淵相結,帝以賊眾多,又以渡海,詔豫使罷軍。豫度賊船垂還,歲晚風急,必畏漂浪,東隨無岸,當赴成山。成山無藏船之處,輒便循海,案行地勢,及諸山島,徼截險要,列兵屯守。自入成山,登漢武之觀。賊還,果遇惡風,船皆觸山沈沒,波盪著岸,無所蒙竄,盡虜其眾。(三國志魏書滿田牽郭傳第二十六)由此可見,曹魏朝廷對於徵遼東還是非常謹慎的,絕不會在沒有消除南方的威脅前動手。其實,公孫淵的地盤雖然不小,但實力卻並不是很強,畢竟遼東苦寒之地,人口也就三十多萬,兵員糧草都非常有限,而曹魏的實力是公孫淵的十倍以上。那麼,為何要這樣謹慎呢?原因就是,遼東的地形對於中原政權的遠征軍極不友好。

司馬懿遠征三千里,平定“東北王”

司馬懿不僅對戰局的走向瞭然於胸,對戰役的細節也有著具體的規劃。在魏明帝詢問平遼戰爭所需時間的時候,司馬懿回答說:前往遼東所需百日,交戰百日,休息六十日,返程需百日,這樣共計一年。對曰:“往百日,攻百日,還百日,以六十日為休息,如此,一年足矣。” (資治通鑑魏紀六)從238年正月司馬懿受命出征,到239年正月趕回洛陽接受魏明帝託孤遺命,前後正好是一年的時間,司馬懿料想得絲毫不差。關於出征的兵力,司馬懿也有妥善的安排,徵遼東和魏蜀戰爭性質截然不同。與諸葛亮交戰屬於內線防守作戰,糧草補給的壓力並不大,其中最大的威脅是蜀漢軍隊強大的戰鬥力。征討遼東則屬於勞師遠征,從洛陽到襄平距離三千里以上,雖然在冀州和幽州南部的前線地區也能得到補給,但是正如前面所說,有遼西走廊、遼澤和遼水三道天險的阻礙,保持糧道通暢並不容易。而公孫淵無論兵力和士卒的戰鬥力,都遠遠無法和諸葛亮率領的蜀漢軍隊相比,所以出征兵力不宜過多,兵力太多的話反而增大了後勤補給的壓力。於是司馬懿這一次只帶了四萬精兵,對付公孫淵這樣的對手,四萬人足矣。景初二年,帥牛金、胡遵等步騎四萬發自京都。(晉書宣帝紀)當年曹操徵烏桓是在七月份,正好趕上雨季,由於傍海道無法通行,只好走盧龍道。司馬懿針對這一情況做好了充分的準備,趕在華北地區的汛期之前行軍,經過孤竹(今河北省盧龍縣附近)和碣石(遼寧省綏中縣附近),在六月順利穿過遼澤,抵達遼水以西。遂進師,經孤竹,越碣石,次於遼水。(晉書宣帝紀)在遼水東岸,公孫淵的幾萬大軍已經嚴陣以待,他們以遼隧(今遼寧海城市西北高坨子附近)為中心,佈下了長達幾十裡的防線。司馬懿的遠征軍面臨的是一場艱苦的戰鬥。

司馬懿遠征三千里,平定“東北王”

文懿果遣步騎數萬,阻遼隧,堅壁而守,南北六七十里,以距帝。(晉書宣帝紀)但這場大戰最終的結果卻令人大跌眼鏡,司馬懿大軍六月份到達戰場,根據《資治通鑑》的記載推測,公孫淵在八月底到九月初這段時間敗亡,前後不過兩個多月,比司馬懿預測的一百天還快一個月。擁有主場之利,且與司馬懿遠征軍實力相當的“東北王”,為何如此不堪一擊呢?其實,公孫淵早在年初聽說司馬懿出兵的時候,就已經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他知道曹魏這次是來真的了。於是立刻聯絡吳主孫權求救。但是此人反覆無常,早就把路走死了。當初孫權派使者給公孫淵送禮,還封為燕王,結果他竟然貪圖財物殺了孫權的使者來向曹魏邀功。權遣使張彌、許晏等,齎金玉珍寶,立淵為燕王。淵亦恐權遠不可恃,且貪貨物,誘致其使,悉斬送彌、晏等首。明帝於是拜淵大司馬,封樂浪公,持節、領郡如故。(三國志魏書二公孫陶四張傳第八)這做得就太過分了,如此首鼠兩端,已經是完全不留後路了。因此這回孫權也不可能救他,僅僅口頭上聲援了他,表達的意思就是,你根本不是司馬懿的對手,自求多福吧。其實孫權已經表現得很有涵養了。初,文懿聞魏師之出也,請救於孫權。權亦出兵遙為之聲援,遺文懿書曰:‘’司馬公善用兵,變化若神,所向無前,深為弟憂之。‘’(晉書宣帝紀)見司馬懿大軍壓境,公孫淵只好派大將卑衍、楊祚領兵在遼隧防守,希望能夠擋住司馬懿的攻勢,但遺憾的是,這些人的用兵水平和司馬懿差得實在太遠。

司馬懿遠征三千里,平定“東北王”

司馬懿在雍涼和諸葛亮對決多年,受了不少薰陶,聲東擊西這樣的戰術已經是爐火純青了。他先是虛張聲勢,在戰線南側大張旗鼓擺出要進攻的樣子,將敵軍主力吸引過來,然後突然北進,乘船渡河,逼近了遼東軍的大營,並設定防禦陣地。帝盛兵多張旗幟,出其南,賊盡銳赴之。乃泛舟潛濟以出其北,與賊營相逼(晉書宣帝紀)這個操作和當年潼關之戰中,曹操派徐晃奇襲蒲津渡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虛張聲勢牽制敵人,以掩蓋自己的真實意圖,從而偷襲得手,以取得戰場上的主動,在實際效果上也是非常好的。與超等夾關而軍。公急持之,而潛遣徐晃、朱靈等夜渡蒲阪津,據河西為營。(三國志魏書武帝紀第一)

司馬懿遠征三千里,平定“東北王”

司馬懿遠征三千里,平定“東北王”

這下卑衍和楊祚傻了眼,司馬懿威名赫赫,他們不敢出戰,因此只好在遼隧堅守,希望靠防禦工事擋住魏軍,但精明的司馬懿怎麼可能遂了他們的心願?你既然不和我打,想等我師老兵疲被迫撤軍,那我就逼你出戰。司馬懿的對策就是圍點打援,具體來講就是不理遼隧的敵軍,直撲公孫淵的大本營襄平。諸將言曰:‘’不攻賊而作圍,非所以示眾也。帝曰:‘’賊堅營高壘,欲以老吾兵也。攻之,正入其計,此王邑所以恥過昆陽也。古人曰,敵雖高壘,不得不與我戰者,攻其所必救也。賊大眾在此,則巢窟虛矣。我直指襄平,則人懷內懼,懼而求戰,破之必矣。‘’遂整陣而過。(晉書宣帝紀)當年司馬懿領兵援救上邽和祁山堡的時候,張郃提議分兵堵住褒斜道和陳倉道的入口,司馬懿就舉了英布破楚的戰例來說服張郃。這次為了讓眾將明白自己的意圖,司馬懿又引用了一個典故。當年王莽令從弟王邑率四十二萬大軍圍攻昆陽,嚴尤勸王邑說昆陽雖小卻不那麼容易攻下,而偽帝劉玄在宛城,不如攻打宛城。宛城若下,昆陽自然屈服。剛愎自用的王邑不聽,結果挫於昆陽城下,不久便被劉秀打得慘敗。嚴尤說王邑曰:“昆陽城小而堅,今假號者在宛,亟進大兵,彼必奔走;宛敗,昆陽自服。”邑曰:“吾昔以虎牙將軍圍翟義,坐不生得,以見責讓。今將百萬之眾,遇城而不能下,何謂邪?”(後漢書光武帝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