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詞

成化年間,鄖陽何以成為一片“樂土”,以至於無數流民紛至沓來

作者:由 秦楚刊號 發表于 詩詞日期:2022-02-20

何以致區區中的區區

成化年間,鄖陽何以成為一片“樂土”,以至於無數流民紛至沓來

狩獵墾荒

明代中期,隨著政治腐敗,封建官府役民無度,裡甲、均徭和各種差役,名目日益繁多。官吏任意加派,豪強勢家賄賂官府營私舞弊,不但兼併土地,享受優免,且以“花分”、“詭寄”、“飛灑隱瞞丁口和優免額之外的田地,把賦稅、徭役轉嫁給貧苦農民。這種放富差貧,賦役不均,是明中葉農民又一切膚之痛。“富者田連阡陌,坐享兼併之利,無公家絲粒之需;貧者雖無立錐之地,而稅額如故,未免縲紲追並之苦。(

@秦楚刊號

)。

成化年間,鄖陽何以成為一片“樂土”,以至於無數流民紛至沓來

官府無休止地斂派賦稅徭役,豪紳轉嫁賦稅徭役,老百姓窮苦不堪,號呼席及。成化年間,給事中丘弘痛陳徭役之害:“孤寡老幼皆不免差,空閒人戶亦令出銀,故一里之中,甲無一戶之閒;十年之內,人無一歲之患。甚至一家三五役,戶遍三四處。”當時百姓的徭役之困苦於中可見一斑。官派的賦稅、徭役已使百姓不堪重負,農民佃種地主的土地,受到的剝削更為繁重,地租通常佔農民收人的一半以上,高地租之外,地主還挖空心思,進行額外榨取,收取年例薪米、雞鴨菜蔬等等,否則以收回地租做威脅,農民無力擔負官賦私租,又要生存,只好借貸,於是又成為高利貸的剝削者。(

@秦楚刊號

)明代中葉的農民,就是在這重重的賦稅,徭役下求生存。

大批失去土地的農民,衣不蔽體,食不果腹,“供稅不足,則賣兒賣女”,更多的農民為了躲避賦稅,地租,不得已背井離鄉,成為流民,據正統年間統計,山西繁山寺縣五臺山以北農民二千一百六十六戶,逃亡達半數以上 ,山西流亡到南陽的人不下十餘萬戶,山東青州諸城等縣出現過一萬三百餘戶流民,北直隸真定府轄冀州二十二州縣逃亡三萬六千餘戶,浙江金華府七縣因農民逃亡,戶口銳減十萬二千四百戶,浙江台州四縣減十二萬五千三百二十多戶,

成化年間,鄖陽何以成為一片“樂土”,以至於無數流民紛至沓來

成化年間,鄖陽何以成為一片“樂土”,以至於無數流民紛至沓來

老鄖陽府東大街

南直隸風陽地區流民“動以萬計,扶老攜幼,風餐露宿”

福建廷平等府“千里一空,良民逃避,田地拋荒,租稅無收”。

當時流民幾乎遍佈國中,其中山西、河北、山東、陝西、河南、安徽、江蘇、湖南、湖北、浙江、福建等地最為嚴重。正統年間全國流民總數約六百萬人,佔在籍人口的十分之一。

到成化年間,流民問題愈益嚴重,流民數量幾至一二百萬戶。有的地區人口“逃亡過半”,甚至“十者只存其一”。流民“遺下田地俱為荊棘,“少者千百餘畝,多者一、二萬頃。”流亡途中,流民扶老攜幼“採野菜煮榆皮而食”,妻啼子號,轉千百里歷盡無數酸辛。有不少人因飢寒交迫倒斃路旁,大批流民之中,倖存者或為乞丐,或當僧道:極少部分漂泊海外或進入城市謀生;有相當部分被地主、富豪隱作工、佃戶和奴婢。更有進入地僻人稀的山區,墾荒種田,採礦淘金,過著“食地利而不輸租賦“,“既不納糧,又不當差”的生活。因此,地處湖北、河南,四川、陝西交界的鄖陽山區(史稱“荊襄山區”,大致就是今天廣大的十堰地區,下同),便成為當時流民的重要去所。

鄖陽山區“山谷厄塞,林箐蒙密,中有草木,可採掘食”。這裡礦藏、林木、藥材,大片未開墾的肥田沃土,都為逃亡的流民的繁衍生息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秦楚刊號

就地理形勢而言,鄖陽“西控秦蜀,東捍唐鄧,南制荊襄,北連商洛”佔地利之便。故自莽莽遠古,鄖陽即為流民聚集之所,戰時則為兵家必爭之地。周武王當年會盟八百諸侯興師伐紂,史書記其著者為庸、蜀羌、微、盧、彭、濮等部族,其中庸、彭、微即在今鄖陽地區。

延至元末,鄖陽山區成為紅巾軍的一個重要根據地。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後,掃平各路起義軍,即命徵戌將軍鄧愈消滅了這裡的紅巾軍餘部,“空其地,禁流民不得入。”從此,鄖陽被明王朝列為全國最大的封禁山區。

這在由江西遷人鄖陽山區的移民家譜中也有記載;“荊襄上游自元末為流寇巢穴。明朝定鼎(建立),以兵空之。厥後,流民集。…適逢江西催科甚急,逃賦者或竄入荊襄一帶。”(民國二十五年修《董氏家譜.卷首序》)

鄖陽山區除上述生息之利和地理之便外,更有封建統治薄弱這一利於流民生存發展的重要條件。自周秦至明成化設鄖陽府前,鄖陽無府制之設,多是隸屬周邊鄂、豫、川、陝的州、府管轄(秦至元代分別屬漢中、南陽郡、益州、荊州、豫州、梁州、京西路、襄陽路)。

自古及今,州、縣交界地區是事故多發地段。而鄖陽尤其是後來設府治的鄖陽,是鄂、豫、陝三省毗鄰地區,每遇事端,“三省長吏又多諉非己境,因循不治”。

這種相鄰地區地方長官的互相推諉,正好造成了封建統治的鬆弛與薄弱。這對於在沉重的封建盤剝之下求生存的大批流民而言,是十分難得的條件。

綜上述,鄖陽山區優裕的生存條件,特殊的地理環境和鬆弛的封建統治,為明中葉失去土地,流徙輾轉的農民提供了最佳生存環境。自“正統二年,歲飢,民徙人不禁”,流民湧入越來越多。至景泰、天順年間大約聚集了幾十萬人。到成化二年,以鄖陽山區為中心,湖廣的沔陽及荊襄的上津、房縣均州;河南的南陽、汝州、唐縣鄧州;陝西的金州、旬陽、西安、商縣…,聚集大批流民。鄖陽山區的流民則達到一百五十萬以上。他們斬茅結棚,燒畲為田,墾荒屯種,過著不納賦稅,不支徭役的自由生活。各地商人也挾資來此,僱流民開礦伐木,興辦各種手工作坊,如金廠、鐵廠、炭廠、木廠、紙廠、藥材廠、筍廠、木耳廠等,從事商品生產。這個往昔閉塞荒蕪的山區,自此為各地流民所開發,日臻繁榮,趨於安定。鄖陽山區在這一時期,成為流民的“樂士”。

@秦楚刊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