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俗語

清朝最畸形的封建產物,即使成了“宰相”,也擺脫不了包衣身份

作者:由 小石頭的動物 發表于 俗語日期:2022-06-04

內務府包衣是什麼意思

最近,清宮劇裡出現一個名詞,表示這個妃子出身低,就說她是包衣出身,而宮女也是包衣奴才。那麼包衣到底是什麼呢?包衣是清朝特有的一個特殊群體,包衣全程包衣阿哈,滿語是家奴的意思。剛開始它是滿洲貴族對於家奴的通稱,後來就演變為了清朝皇家家奴的特定的稱謂。

清朝最畸形的封建產物,即使成了“宰相”,也擺脫不了包衣身份

包衣只是皇家的家奴,所以與一般的家奴在身份和地位上有很大的區別。所以包衣就成了清朝的一個比較特殊的群體。而清朝包衣是怎麼來的呢?它最初由這麼幾個來源,首先,愛新覺羅家族原本就有的世奴,就是家生的奴隸。第二是,滿洲平民犯罪後被伐為奴隸。三就是,一些滿洲的平民因為生活所困,而自願被販賣成奴隸。

清朝最畸形的封建產物,即使成了“宰相”,也擺脫不了包衣身份

第四,打戰時候,被俘虜的漢族,朝鮮等被收為奴隸的人。還有其他一些來源,但是這幾個是主要來源。意思就是包衣不止有滿人,還有漢人,朝鮮人等等。但是,包衣裡的漢族人他們不屬於漢軍八旗,也不是後來的漢族人民,他們就被稱為包衣漢姓人,歸於滿洲八旗中的每個包衣。也就是說,他們依然屬於滿洲人只是身份是包衣而不是平民,而且曹雪芹就是包衣漢姓人。

清朝最畸形的封建產物,即使成了“宰相”,也擺脫不了包衣身份

而漸漸地因為滿洲人口比較少,八旗軍隊兵源不足,就有許多的包衣們上了戰場從,開始了他們逐漸的脫離了奴隸生活,建立功業。在清朝統一中原以後,許多的官職還是由滿洲人擔任但是人手又明顯不夠,所以這個時候就用上了自家的奴才,他們也開始登上了政治舞臺,還成為了機樞重臣、封疆大吏,甚至入閣拜相、位極人臣。

清朝最畸形的封建產物,即使成了“宰相”,也擺脫不了包衣身份

雖然他們風光無限,錦衣玉食,但是身份還是不會變的,依舊還是皇室的家奴。不會隨著他們職位的升高而改變,包衣始終都是奴才。即便是位列中樞、入閣拜相的包衣,見到主子還是要行奴僕禮、以下人的身份侍奉。而且,清朝還有一年一度的內務府選秀,內務府包衣三旗每年挑選包衣秀女入宮充當宮女。

清朝最畸形的封建產物,即使成了“宰相”,也擺脫不了包衣身份

他們的身份遠遠低於戶部組織挑選的八旗秀女,八旗秀女通常挑選來充當皇帝的妃嬪或者皇子、皇孫等近支皇族的配偶。也就是說,即便是高官、哪怕是“宰相”家的小姐,只要包衣就必須按制度應選,被選中後就必須進宮充當宮女,盡家奴應盡的義務。同樣,下五旗的包衣同樣有將女兒交予本主挑選為使女或妾的義務。

清朝最畸形的封建產物,即使成了“宰相”,也擺脫不了包衣身份

雖然這是祖傳的,但是也是可以改變的,如果你有重大貢獻是可以抬旗的,而且包衣出身的皇后幾乎是沒有的,僅一個也被抬旗了。還有後果宮比較得寵的妃子也會被抬旗,就比如孝儀純皇后魏佳氏家族,清高宗慧賢皇貴妃高佳氏家族等。而且實際上,能夠抬旗的機會和條件很少。

清朝最畸形的封建產物,即使成了“宰相”,也擺脫不了包衣身份

這種制度,是屬於封建糟粕,但是在當時就很畸形了,無論是滿軍旗還是漢軍旗都以成為皇家的奴才為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