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俗語

李密出身顯赫,一呼百應,卻落得兵敗殞命,李淵則比他聰明多了

作者:由 南聚網路鬱婷 發表于 俗語日期:2022-07-17

渾身是鐵能打幾根釘子

想探究這個問題,就必須要從李淵和李密這二人對天下大勢的掌握,對未來的走向進行深入剖析。

李密出身顯赫,一呼百應,卻落得兵敗殞命,李淵則比他聰明多了

李密or李淵

李密出生於公元582年,父親名為李寬,乃是隋朝上柱國(品級很高的武將),其曾祖更是司徒李弼。隋煬帝即位之後,李密的父親突然一命嗚呼,靠著祖輩蒙蔭,李密來到洛陽皇宮擔任侍衛。由於隋煬帝修建運河,且多次搜刮民脂民膏,各地平民百姓食不果腹。山西、河北、河南還有山東接爆發了聲勢浩大的農民起義,大家都預感到——隋朝可能臨滅亡已不久矣!

公元614年底,河南洛陽流傳這樣一首讖言:“桃李子,得天下;皇后繞揚州,宛轉花園裡。勿浪語”。這句讖言大致意思是:隋煬帝與皇后流連揚州不返回洛陽,有位李氏俊傑將會是今後的君主。很快,洛陽這首讖言傳遍大江南北,不少李氏族人惶惶不可終日。此時李密便去投奔楚國公楊素長子楊玄感,這二人甫一見面便決定擁兵造反。

李密出身顯赫,一呼百應,卻落得兵敗殞命,李淵則比他聰明多了

與此同時,唐高祖李淵留守於太原,他的幾個兒子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四下暗中結交各地豪傑,李淵身邊也收攏了不少能人武將,諸如劉文靜、長孫順德、劉弘基,這可都是不出世的人才。隨著各地大舉“推翻隋朝暴政”的旗號,李密和李淵這二人也於亂世中各自站穩腳跟。

楊玄感被隋兵擊敗之後,李密便逃往了瓦崗寨,憑藉三寸不爛之舌,李密博得首領翟讓的信任。公元616年,李密率領瓦崗寨將士攻佔了興洛倉。據《新唐書》所載,此時的李密手下大約有15至20萬驍勇善戰的軍隊。

李密出身顯赫,一呼百應,卻落得兵敗殞命,李淵則比他聰明多了

李淵同樣不堪示弱,公元616年,李淵發動“晉陽起兵”,所到之處也是頗得民心。然而,李密攻佔興洛倉後,總是想著將隋朝都城洛陽打下來。李淵則是反其道行之,公元617年7月,李淵打著“清君側,匡扶隋室”的名號起兵向關中長安進發。到頭來,李密被王世充擊敗,只得投奔李淵。

李密殞命汝州

兩年之後,李淵和李密產生間隙。逃亡過程中,李密於河南汝州被唐朝部將盛彥師擊殺,堂堂遼東李氏魁首的李密,就這樣死於亂軍之中。李淵趁此良機,拿下竇建德的部將劉黑闥,且迅速掃平西、南、中這三個方向的叛軍。直至“玄武門之變”李世民即位後,唐朝國力昌盛,李密早已經成為刀下亡魂。

李密出身顯赫,一呼百應,卻落得兵敗殞命,李淵則比他聰明多了

從李淵和李密這二人的起兵過程看,我覺得應該是大同小異。李淵的想法很直接:先保證根據地太原不被對手擊穿,同時打著“匡扶隋室”的名號,前往長安擁立隋恭帝楊侑(傀儡)。可李密呢?他老是迫不及待攻佔都城洛陽,憑藉洛陽為龍興之地,接著慢慢蠶食竇建德、王世充等其他敵對勢力。

這二人孰對孰錯呢?

其實這二人所作所為並無太大差錯,不過李淵則是比李密更加聰明,亦或者更適時務。大家可以這麼想,隋朝到了煬帝這一輩早已大不如前。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李密拿下洛陽確實能極大程度提升本方士氣,也能佔據當時中原政治和文化中心。然而洛陽同樣是竇建德、王世充,等其他軍閥的必爭之所。

舉個不太合理的例子:洛陽當時就像是鬥牛場上的一塊紅布,偌大的操場上,大約有數十頭來勢洶洶的公牛準備頂這塊紅布,李密就是手持紅布的“走鋼絲人”,稍有不慎便會被頂的人仰馬翻,再也無法東山再起。李密雖家世顯赫,手下能人無數,且多次開倉放糧,賑濟災民,也不失為是個豪傑。不過想要奪得天下,並不能爭一城一池得失。

李密出身顯赫,一呼百應,卻落得兵敗殞命,李淵則比他聰明多了

反觀李淵則是避其鋒芒,他先拿下同樣是龍興之地的長安,再透過扶植小皇帝的做法,既可以招攬隋朝舊臣,又不會像李密那樣太過出盡風頭,屬於穩定發育。況且李密手下只有王伯當、李勣等少數心腹,李淵坐擁三位能征善戰的親兒子。李淵能知人善用,敏銳地捕捉到稍縱即逝的戰機。李密稍有成績便處事不公,驕奢淫逸。那些與李密同患難的將領,也因其行事作風四散而逃。

《新唐書》更是將李密比作“無用之才”。或稱密似項羽,非也。羽興五年霸天下,密連兵數十百戰不能取東都。始玄感亂,密首勸取關中;及自立,亦不能鼓而西,宜其亡也。然禮賢得士,乃田橫徒歟,賢陳涉遠矣!噫,使密不為叛,其才雄亦不可容於時雲

總結

李密和李淵這二人硬性條件幾乎差不多,他倆皆出自大家族,於江湖上頗有名望,也深得貧民百姓愛戴。李淵懂得韜光養晦,他鎮守太原時早已鋪開關係網。同時李淵並不直接和竇建德、王世充等實力強大的軍閥進行死戰。他先是命令李世民攻打西北一帶的叛軍,從河西走廊迂迴至關中地區。等到羽翼豐滿之後,再與那些仇敵進行拉鋸戰。反正李淵當時坐擁關中、河東以及河西走廊,他不怕和其他軍閥展開消耗戰。

李密出身顯赫,一呼百應,卻落得兵敗殞命,李淵則比他聰明多了

李密則是操之過急,為了奪權甚至不擇手段殺害瓦崗寨原頭領翟讓。攻進洛陽後,看上去李密將興洛倉放開,供平民百姓任意取糧,可是李密心裡已經變得驕矜。更何況李密拿下洛陽這個燙手的山芋,必將會遭到群雄圍之。俗語說的好“渾身是鐵又能打幾根釘子”?李密完全是葬送於其驕傲自大,又無法完全瞭若指掌,更沒有太多可信任的心腹。

加之李密此人太喜歡引經據典,他投奔楊玄感時,經常拿著漢高祖劉邦、韓信等人的事蹟大書特書。殊不知此一時彼一時,隋末之際與西漢初期的局勢又大不同。也難怪清朝文人丁耀亢,將李密比作“有為之志,而無奇才”,綜上所述,李密焉有不敗之理?

參考文獻:二十四史、新舊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