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俗語

兵要多多益善, 項羽為何還要坑殺秦20萬降卒

作者:由 學海資訊 發表于 俗語日期:2022-07-28

多多益善 何為為我禽

公元前208年,趙王歇被秦軍將領王離率領20萬大軍圍困在鉅鹿,萬般無奈之下,不得不向楚懷王求救。於是楚懷王分兵兩路,一路以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次將,亞父范增為末將,率軍數萬北上,以解鉅鹿之圍;另一路以劉邦為主帥,進軍關中。楚懷王許諾:誰先攻下關中,誰就是關中王。宋義率領的援趙大軍浩浩蕩蕩,一路直達安陽,可到安陽後,上將軍宋義則停滯不前了,說是要坐山觀虎鬥,希望等秦趙軍隊兩敗俱傷後,楚軍就可以坐收漁翁之利,就這樣,任憑鉅鹿戰況緊急,楚軍在安陽逗留了46天就是不前進。項羽對宋義的做法予以痛斥,最終忍無可忍殺死了宋義。楚懷王無奈,遂封項羽為上將軍,由他統率各路大軍援趙。

兵要多多益善, 項羽為何還要坑殺秦20萬降卒

項羽果敢,先派遣部將英布等率兩萬人為先鋒,渡過漳河,切斷秦軍王離部的糧道,糧道一截,秦軍軍心大亂。然後,項羽親率全部主力渡河,渡河前,下令全軍將士破釜沉舟,每人只攜帶三天的乾糧,項羽用自斷後路來激發戰士們死戰之決心。這種置於死地而後生的決心和勇氣,極大地鼓舞了將士們計程車氣。楚軍士氣振奮,以虎狼之勢,以一當十,九戰九捷,大破秦軍。此時,其他各路援軍也紛紛衝出營壘參戰,秦軍主帥王離被俘,副將被殺,20萬秦軍就這樣土崩瓦解了。其時,在棘原還駐紮有秦大將章邯統領的20萬軍隊,兩軍對陣,相持不下,在各方勸降下,加之章邯忌憚二世和趙高的殘暴,走投無路的章邯最終率部向項羽投降。鉅鹿之戰,項羽取得了輝煌的空前的勝利,此戰使項羽的威望大增,其勢力也大大膨脹,兵力達40萬人之眾,各路諸侯皆畏服之。

鉅鹿之戰是秦末農民大起義中,各路義軍同秦軍主力進行的一場戰略性決戰,這也是中國歷史上一次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此戰確立了項羽在各路義軍中的領導地位,秦朝經此一戰,主力盡喪,其統治也就宣告名存實亡了。

章邯率領的這20萬軍隊被稱之為驪山軍團,是大秦帝國的四大軍團之一,主要由在驪山服苦役的囚犯所組成。統帥章邯對士卒比較仁義,從不虧待他們,每戰結束,總是毫無保留地把戰利品拿出來分發給追隨他的將士。所以在這支軍隊中,章邯享有極高的威望,章邯一說投降,手下將士們也都選擇了與他不離不棄。可就在向關中進軍的路上,項羽卻突然命令楚軍將這20萬降卒坑殺了,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綜合各方面分析,項羽殺降的原因大概有這幾點:

一是投降的秦軍和義軍之間的矛盾。義軍中多數人曾受暴秦的虐待,因此,當這些秦軍投降過來後,也飽受義軍戰士的欺壓,在項羽的軍中,降軍就像傭人一般被呼來喚去。時間一長,降軍中的怨氣自然日益滋長,一種可怕的不和諧的聲音在軍中散播開來:秦軍想造反。這話一傳到項羽那裡,作為一軍統帥的他不得不好好考慮,矛盾一旦升級或爆發,後果將不堪設想,於是馬上和親信英布等商議。商議的結果是項羽認為非我嫡系,其心必異,既然秦軍不仁,別怪我不義,先下手為強,下令將這些降卒統統格殺勿論。

二是項羽也是從戰略上考慮。在鉅鹿之戰後,項羽率軍向關中進軍,要和劉邦爭奪關中王,關中乃秦地,是秦的中心要塞,進軍秦地,自己軍中卻有20萬的秦軍降卒,這確實是個巨大的隱患。從這些降卒的心理來看,他們絕不願意去攻打自己的故國,勝了,自己的父母兄弟將慘遭塗炭,敗了,義軍將向東敗撤,屆時他們將被挾裹而去,家人族人極有可能被暴秦誅殺。戰爭容不得任何的大意,大戰在即,殺降也是為了消除隱患。

兵要多多益善, 項羽為何還要坑殺秦20萬降卒

三是從項羽的性格來說,殺戮對項羽來說本就是家常便飯。項羽殺戮史多得不可勝數:進軍鉅鹿時,作為次將的項羽與主將宋義一言不和,看他怎麼做的?一怒之下,將主將宋義給殺了,這事放在常人是做不出來的,可項羽做了。進入咸陽後,項羽又引兵屠戮咸陽,不僅殺了秦王子嬰,還火燒秦王宮,據說大火連續燒了三個月,大秦帝國多年的積聚就這樣灰飛煙滅了。還有,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后,分封完諸侯,諸侯各前往自己的封國,項羽將義帝遷往長沙,暗中卻令衡山王吳芮、臨江王共敖於途中將義帝殺死。可以看出來,項王那裡,是沒有人不能殺,沒有人不敢殺的。

四是很多人說的復仇。項氏起兵,為興楚滅秦而戰,想當年,秦滅楚國時,在楚地犯下的罪行罄竹難書。被稱為“人屠”的白起,鄢郢之戰淹殺楚國百姓數十萬,後又攻破楚國都城郢,焚燬楚國的宗廟和夷陵,對楚國人來說,這簡直是奇恥大辱。所以,作為楚國人的項王,坑殺秦軍降卒也在情理之中了。

兵要多多益善, 項羽為何還要坑殺秦20萬降卒

不可否認,項羽是個英雄,可和劉邦比起來,他永遠只是個莽夫,恃勇驕橫,目光短淺,最後自刎烏江,也是個很自然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