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俗語

故鄉的海棠

作者:由 金臺資訊 發表于 俗語日期:2022-08-06

海棠樹多少錢一棵

故鄉的海棠

我的家鄉位於松遼平原腹地。記得是上中學的時候,一年春天,乍暖還寒時節,爸爸帶回了4根海棠樹苗,說是嫁接好的,幾年就能結果。樹苗有3尺多高,紫紅色,大拇指粗,很壯實。我和爸爸,還有弟弟,在月光下挖了4個坑,裡面放上農家肥。一個人把著樹苗,一個人培土,把根埋上後,再稍稍向上提一提,以使樹的根鬚舒展開來,之後澆透水。

我們那裡的土地鹼性大,一般的果樹長得乾乾巴巴,又瘦又小,獨獨海棠樹不怕凍不怕鹼,長得虎虎實實,沒過幾年,就開花結果了,而且果特別大,一半紅一半黃,脆而甜。

我們兄弟姐妹都在外地工作,家裡只有父母兩個人。4棵海棠樹,能結果近百斤,除了送親戚朋友左鄰右舍外,還剩一些,母親就把海棠洗乾淨,切開,摳出籽,擺在木板上晾曬。我家的海棠,是蘋果屬,形味皆與山楂相似,但個頭大,以甜為主,略有酸味。每年深秋,媽媽都會給每個兒女寄一大包,以海棠為主,也有些杏幹、枸杞,都是自家樹上摘的,乾淨綠色,可以泡茶泡酒,也可當果脯吃,足夠吃大半年的。在我父母離開故鄉之前,每年都能收到母親精心晾曬的果乾。那帶著故鄉陽光雨露的果乾,是思念,是甜蜜,是濃濃的鄉情,更是厚厚的母愛。

海棠原產中國,栽培歷史悠久,早在先秦文獻中就有記載,漢代進入皇家御苑,唐代廣泛栽培,宋代鼎盛,被譽為百花之尊,花之貴妃,花中神仙。宋代沈立在《海棠記》中說:“今京師、江淮猶競植之,每一本價不下數十金。勝地名園目為佳致。”其身價之高,名氣之大,幾可與牡丹頡頏矣。海棠不僅花美,還有“玉棠(堂)富貴”的寓意,是吉祥美好的象徵。

海棠花少女般嬌豔,貴妃般高貴,天仙般飄逸,燦若雲霞,楚楚動人。古往今來,描繪她的詩詞歌賦浩如煙海,名句佳什,層出疊現,流芳溢彩。有人寫她的姿色,如元好問句:枝間新綠一重重,小蕾深藏數點紅。愛惜芳心莫輕吐,且教桃李鬧春風。蘇東坡句: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李清照《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但是,文人墨客只注重海棠的花與色,而忽略了果、樹、枝葉,更無視其風骨、精神、品格,實在對不起海棠。其實,海棠渾身是寶。果含糖和多種維生素、有機酸,可食,可制蜜餞,可供藥用,有舒筋止痛、解酒去痰、煨食解痢之功效。花可製糖制醬,對二氧化硫有較強抗性,適於街道礦區綠化。籽含油,可食用或制肥皂。樹皮含鞣質,可制栲膠。木質堅硬,可制傢俱。樹姿優美,可為庭園觀賞木。

海棠何時在北京安家落戶,未見史籍明確記載,但據學者考證,明代時,京師海棠,已成一大景觀。城內報國寺、韋公祠最有名。王崇簡詩云:“鳳城西南報國寺,海棠雙樹芷幽邃。”又云:“燕京此花馳聲價,韋祠為最此為亞。”大學士紀曉嵐喜愛海棠,在其居所閱微草堂手植海棠,至今仍在。

如今的北京,公園、街道、衚衕,海棠處處可見,尤其是宋慶齡故居、陶然亭、頤和園、故宮御花園、中山公園、元大都城垣遺址,更是觀賞海棠的佳所名勝。海棠樹下,花蕾似胭脂點點,花開如曉天明霞,香風習習,落英紛紛,妙不可言。

父母病故後,我回了一次故鄉,老屋早已不復存在,小菜園蓋起了一片新房,據說是某機關宿舍。在一家的房後,我發現一棵被鋸掉的海棠樹,樹樁直徑近一尺,雖已發黑,但還沒爛。不知道我吃的海棠幹,有多少是它的果實。也許它心有不甘吧,在貼地的地方,又長出一棵小樹,半人高。哦,海棠,你還頑強地活著!

這棵樹本來栽在小菜園的南邊,因為人家蓋房子,佔了那塊地,只好把它移過來。常言說,人挪活,樹挪死,而且在挖樹時,弟弟一鎬下去,不小心,打斷了一根杈。移栽的地方,原來是託土坯挖的一個深坑,後來用垃圾填埋起來。沒想到,它不但活了,還長得異常粗壯,高大。媽媽說,樹也和人一樣,棵棵不同,這棵樹的果格外多、大、甜。我撫摸著這棵小樹,不知它屬於誰家,會不會長大?

去年去松原開會,順便回故鄉住了幾天。在當年老屋舊址上蓋起的某機關宿舍,已經全部拆除,建起了一家汽車銷售公司,發現樹樁和新苗的地方,變成了展廳,陳列著幾部豪車。

小城還保持著農家古老的早起早睡的習慣,天一亮農貿市場就開張了。那裡蔬菜瓜果,雞鴨魚肉,日用雜貨,花鳥蟲魚,琳琅滿目,應有盡有,綿延近一公里。在一個地攤上,看到一筐海棠,紅紅的,很鮮亮。我買了幾斤,帶回北京。老伴說,味道沒變,與當年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