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俗語

讓民間文藝的山花在嶺南綻放|粵文藝這五年

作者:由 南方Plus 發表于 俗語日期:2022-08-10

字到一定程度如何定型

打造嶺南民俗文化節、花燈文化節、麒麟文化節等文藝惠民品牌活動;開展古村落、文藝之鄉(傳承基地)認定,策劃開展民間文化調研;組織民間藝術家赴英開展“嶺南文化世界行”文化交流活動……五年來,廣東省民間文藝家協會(以下簡稱“省民協”)立足田野,行走嶺南,積極推動嶺南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與傳承,充分發揮民間文藝在“美教化、厚人倫、移風俗”等方面的特殊作用,守護民族民間文化的根脈,讓民間文藝的山花在嶺南綻放。

讓民間文藝的山花在嶺南綻放|粵文藝這五年

拓寬活動外延

為民間文藝打造多元展示平臺

嶺南民間文藝源遠流長,廣彩、潮繡、潮雕、工夫茶等為代表的獨特的嶺南民間藝術承載著文化觀念,凝聚文化記憶。“

省民協積極探索民間文藝在新時代發展的路徑,不斷拓寬活動外延,為民間文藝發展搭建平臺。”

廣東省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李麗娜介紹。

近年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頒獎盛典、中國民間藝術節等多項國家級重要民間藝術活動落戶廣東,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民間藝術家齊聚一堂,在全國進一步形成廣泛影響,也擴大了廣東民間文藝的輻射影響力。

讓民間文藝的山花在嶺南綻放|粵文藝這五年

2020年11月,由廣東省民協承接的第十二屆中國民間藝術節在中山舉行。

省民協還承接了國家“十三五”重大出版工程專案《中國民間工藝整合廣東卷》《中國剪紙整合》(潮汕卷、佛山卷)、國家“十四五”重大出版工程專案《中國民間文學大系廣東卷》的編撰工作,

為民族文化立傳,為民間文化立檔。

立足於廣東,如何才能更好推動民間文藝的傳承和發展?

讓民間文藝的山花在嶺南綻放|粵文藝這五年

2018年,第十三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頒獎盛典在廣州中山紀念堂舉行。

省民協舉辦了2017年、2019年中國(廣東)民間工藝博覽會,吸引了全國22個省市300多名民間工藝大師和傳承人,玉雕、木雕、刺繡、剪紙等100多個種類民間工藝精品參展,接待參觀群眾數百萬人次。

展銷結合的市場化運作方式,既拓寬了民間工藝的展示平臺,也為民間工藝市場化、產業化發展開啟了道路。此外,嶺南民俗文化節、花燈文化節、麒麟文化節等一系列文藝惠民品牌活動的創立和拓展,惠及數百萬群眾,讓嶺南民俗文化得以更多元地展示出來。

讓民間文藝的山花在嶺南綻放|粵文藝這五年

中國文聯主席鐵凝為中國文聯終身成就民間文藝家烏丙安、馮驥才頒獎。

近年來,

省民協還積極開展“嶺南文化世界行”對外文化交流專案,

充分運用民間文藝講好嶺南故事。粵劇、醒獅、瑤族歌舞、汕尾麒麟舞等廣東傳統藝術被帶到了英國,在第二屆英中國際文化藝術節暨中英建交45週年演出上與當地大學、民眾和華人社團進行了深入交流,一個充滿活力的廣東展現在世介面前。

讓民間文藝的山花在嶺南綻放|粵文藝這五年

2017年,省民協組織民間藝術家赴英國開展“嶺南文化世界行”文化交流活動。

加大搶救力度

讓民間藝術煥發嶄新活力

除搭建展示平臺外,

加大嶺南民間文藝搶救力度,讓民間藝術煥發新活力亦是省民協五年來著力的方向。

2018年10月,一首首古老的汕尾漁歌被用以現代技術再創作,並首次在北京舉辦“漁歌裡說——我唱漁歌給黨聽”專場演出,民間文藝在新時代的新表達引起了強烈反響。

讓民間文藝的山花在嶺南綻放|粵文藝這五年

省民協出版的“廣東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系列叢書。

五年來,省民協還開展了第六、第七批廣東省古村落認定,

共認定71個村為“廣東省古村落”;完成廣東省74個國家級、省級文藝之鄉(傳承基地)清查工作;

聚焦鄉村振興戰略,策劃啟動文藝助力鄉村振興系列調研活動;加大開展全省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工作力度,形成田野調查、收集整理、編撰出版鏈條,出版了一批搶救工程系列叢書。

“讓流失在民間、瀕臨消亡的民間藝術珍貴資料得以留存於世,為廣東省民間文藝的進一步發展和研究打下了紮實的理論基礎。”李麗娜解釋道。

嶺南文化、傳統技藝的傳承和發展需要樹立文藝標杆,打造優秀民間文藝隊伍。五年來,省民協重視人才培養,儲備了一批民間文藝人才。針對當前民間文藝傳承人匱乏、斷層、老齡化等現象,省民協有針對性地加大專業型人才培養力度,

聯合華南理工大學、華南師範大學、廣州美術學院等高校分別舉辦了系列培訓班,為民間文藝家走進專業院校學習、走進名師工作室實踐提供了機會。

讓民間文藝的山花在嶺南綻放|粵文藝這五年

2021年10月,廣東省民協組織邀請著名學者馮驥才先生來粵調研民間藝術。

同時,省民協也與高校、科研所、媒體、企業及社會團體等開展跨界合作,聯合社會各界力量推動民間文藝發展,培育民間文化交流與傳播的市場,探索實現民族民間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據悉,未來五年,省民協還將博採眾長,引入社會資源,繼續拓寬跨界合作與融合。

【記者】王涵琦

【作者】 王涵琦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