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俗語

這是一部70後的年代劇,劇中,觀眾為她買不起一雙鞋而落淚

作者:由 硃紅窗 發表于 俗語日期:2022-09-19

錢串串花一萬二買鞋是什麼電視劇

“這部劇的名字起得並不夠好。”一位觀眾說,“明明是一部寫滿了六、七、八零後記憶的年代劇,它偏取一個時毛的名字,洋不洋土不土,讓人看了題目以為是一部無趣的偶像劇。”這是一個什麼劇名呢,叫作《我們的青春期》。看到這個名字,你一定不會聯想到它是一部以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為背景的電視劇嗎?

這是一部70後的年代劇,劇中,觀眾為她買不起一雙鞋而落淚

這是一部70後的年代劇,劇中,觀眾為她買不起一雙鞋而落淚

“我對劇名沒有感覺,但是對內容卻很有感覺。”一位觀眾說,“劇情能觸動人心,讓人一下子就能回到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初的那些歲月中,收錄機、黑白電視、鄧麗君、上海灘、北方的狼、射鵰英雄傳、小虎隊,如潮湧至,如風撲面。”

劇中,主人公高小敏是一名在讀高二的女學生,按照小敏的年齡計算,她當時十七歲,現在45歲了,是典型的七零後。

如今,最年輕的七零後都已經三十九歲了,回憶青春年華,看著劇中的同齡人,劇中的一景一物,你會不會閃爍出記憶的光亮呢?劇中,高小敏一直想買一雙白色的旅遊鞋,這一幕看哭了很多觀眾,深深地勾起了年青時的“窮”的記憶。買旅遊鞋,是高小敏為了參加學校的文藝活動,統一著裝,背景是1990年。

這是一部70後的年代劇,劇中,觀眾為她買不起一雙鞋而落淚

這是一部70後的年代劇,劇中,觀眾為她買不起一雙鞋而落淚

小敏的母親是一名小學老師,父親是一個普通工人,家裡剛剛維修了房子,欠債不少,經濟拮据,這是她買不起一雙旅遊鞋的主要原因。

一位觀眾說,“由這一幕不禁讓他想起了80年代末的工資和物價。當時,較七十年代,人們的飯能吃飽了,衣服不用穿打補丁的了,生活水平有了顯著的提高,但是收入還是較低,收入和工業品的價格嚴重不成比例,半個月的工資買不了一雙皮鞋,一個月的工資買不了一雙旅遊鞋、一年的工資買不了一臺冰箱。”

為了這雙旅遊鞋,小敏和母親約定,考入班級前十名就買。可是當她考進前十之後,她母親又為難了。由於食言,小敏和母親雙雙流淚,觀眾也一起被淚水模糊了雙眼,想起了那些年,自己的不容易。最後,在小敏父親的說和下,她媽媽給了她二十塊錢,兌現自己的承諾,讓小敏去買夢寐以求的旅遊鞋。

這是一部70後的年代劇,劇中,觀眾為她買不起一雙鞋而落淚

這是一部70後的年代劇,劇中,觀眾為她買不起一雙鞋而落淚

一位觀眾說,“其實這一點不夠準確,在1990年,二十塊錢是買不到一雙旅遊鞋的。1990年,我買過一雙旅遊鞋,35塊一雙,二十天就破了,人造革的面料都不是,假冒偽劣品,紙做的。那時,皮質的旅遊鞋至少在一百塊以上。”可見,普通收入的人群要買一雙旅遊鞋,一個月的工資還不到一百塊,那是一件非常為難的事。

不過劇中有這麼一個情景也十分耐人尋味。小敏的同學、閨蜜、好朋友蘆葦的家裡應有盡有,彩色電視機、錄影機、真皮沙發、收錄機、高檔傢俱,琳琅滿目。光旅遊鞋蘆葦就有好幾雙,漂亮衣服更是左一套右一套。蘆葦的父母也拿死工資的,一個月一百多塊,為什麼她父母就這麼有錢呢?

這是一部70後的年代劇,劇中,觀眾為她買不起一雙鞋而落淚

這是一部70後的年代劇,劇中,觀眾為她買不起一雙鞋而落淚

對此,一位網友說,“好像蘆葦的父親在鎮上當了個小官。八九十年代,最有錢的人是個體戶、好單位的職工、企業的窮廟富方丈、像蘆葦她父親這樣的人等。”事實是否如此呢,這位網友的話可對?

《我們的青春期》始終圍繞著“錢”、學生“考大學”、“下海經商”作文章,反映了當時的一個社會切面。但是劇中也有一些瑕疵。拍年代劇,導演不夠用心,最容易出現破綻。是這樣吧?劇中,幾名老演員、小演員的演技不錯,比如飾演小敏的曾淇及其父親的扮演者等,可圈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