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俗語

“紅葉柿巖”:山溝溝裡蹚出振興路(上)

作者:由 大眾日報 發表于 俗語日期:2022-09-29

和尚房村和紅葉柿巖是一個景區嗎

01:15

00:00

耗資2000萬元一條的民營隧道,現已打了兩條半;將水、氣、電、網連成一片,使得貧瘠山村成為網紅景區;引進國有資本打造國內文旅融合的新樣板……房利軍和他創辦山東華旅旅遊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旅公司)憑藉十餘年的不懈努力,在淄博博山貧瘠的大山中趟出了一條名為“紅葉柿巖”的鄉村振興之路。

“紅葉柿巖”從無到有

“實事求是地說,當年決定做這件事的時候,沒有目的,也沒有規劃。之所以做,完全是源於單純的喜歡,帶著喜歡這片熱土的一個態度,想著為博山最美的這片自然風貌做點事。”回憶一路走來的這十餘年,房利軍深有感觸地說:“酸甜苦辣都有。”

在決定入駐這片山林前,房利軍和他創辦的華旅公司就已經制定好了三個原則:先考慮社會效益,再考慮經濟效益;先考慮長遠利益,再考慮眼前利益;先考慮當地老百的利益,再考慮公司的利益。

與久居這片秀美山林的百姓接觸,是在2009年。這一年,華旅公司在天津股權交易所正式掛牌,而第一個與華旅公司產生交集的村莊便是姚家峪村。

帶著在當年還鮮有人知的“村企合作”的全新概念,房利軍和年輕的華旅公司又滿懷信心地一頭扎進了姚家峪,而接下來的路,走起來卻並不容易。

“當時,整個這個片區幾乎是處於‘封閉’的狀態,路、水、氣、電、網等基礎設施都需要重建,可以說每一項都是難啃的硬骨頭。”房利軍說。

要致富,先修路。為了解決紅葉柿巖鄉村振興示範片區所屬的域城鎮各個村莊間的互通問題,2012年,華旅公司投入2000多萬元打通了第一條隧道——淋漓湖隧道,而這條隧道後來也被稱為山東首條民營大隧道,房利軍也成為了山東民營企業家投資打隧道的第一人。

2017年,和尚房隧道,也就是目前紅葉柿巖景區內的“時光隧道”實現通車;眼下,還有正在進行中的連線姚家峪與馬公祠的第三條隧道。

“待上述3條隧道全部打通後,紅葉柿巖景區目前覆蓋的六個村(姚家峪、和尚房、馬公祠、樵嶺前、白洋河、嶺西)將徹底現實互通,村民出行將不再需要翻山越嶺。”房利軍說。

日前,山東桃花島藝術鄉村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董方軍曾到華旅公司考察,在實地參觀了幾條隧道後,形象地將房利軍稱為“當代愚公”。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淄博各級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援下,經過十餘年的努力,房利軍和他的華旅公司在這片總佔地近21平方公里的山林裡,成功打造出了鄉村振興的“紅葉柿巖”樣板,不僅輻射帶動了周邊10餘個村、上萬村民增收致富,還透過連結高階文旅資源,使佔地3000餘畝、總投資9億元的紅葉柿巖景區專案成為了國內文旅融合新樣板。

村企聯合黨委助力鄉村振興

“我們和尚房村原來是個落後的原始村落,雖有一手‘好牌’,卻不知如何去打。在村企聯合黨委的帶動下,我們村現在變成了全國網紅打卡地原舍清芷主題民宿。”

日前,博山區域城鎮和尚房村黨支部書記、主任孫練深向記者回憶,在2012年啟動護改開發後,山東華旅旅遊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旅公司)提出的發展思路令人眼前一亮,村民們透過資源入股的方式參與公司發展,不僅鼓了腰包,也挺直了腰桿。

這些變化,源於華旅公司與博山區域城鎮和尚房村、姚家峪村、嶺西村、上惡石塢村等周邊9個山村“抱團”建立了全國首個村企聯合黨委,以組織振興強力帶動人才振興、產業振興、生態振興和文化振興,以企業化的經營管理模式凝聚各村優勢力量,共同打造紅葉柿巖旅遊示範片區。

在過去的2年間,全國首個村企聯合黨委發揮巨大優勢,在這片方圓21公里的土地上,一企帶九村的“鯰魚效應”不斷髮酵。

博山區域城鎮黨委副書記、紅葉柿巖聯村黨委書記孫寧文介紹說,截至目前,引領“村企合作”的紅葉柿巖聯村黨委,覆蓋1267戶、3885人,其中黨員233名,實行村企統一管理、集中開發、規範運營,各聯建村透過資源入股、打包租賃等方式參與公司發展,人均年增收5萬餘元,輻射帶動2000餘名村民增收。

同時,根據資料統計,在“一企帶多村”共同富裕的扶貧新模式下,2021年,紅葉柿巖旅遊示範片區已帶動返鄉村民約500人再就業,景區年客流量預計突破100萬人次,年營業收入也有望完成6000萬元的目標。

孫寧文還介紹說,針對紅葉柿巖鄉村振興示範片區未來的產業發展,村企聯合黨委還確定了3環、5期、10年的發展藍圖,將依託當地優勢資源,引入多種產業融合發展,拉動鄉村振興向縱深發展,力爭實現年創百萬遊客、百萬吃客、百萬住客等每年“三個一百”的目標,輻射帶動周邊10餘個村、上萬村民增收致富,擴大脫貧攻堅“溢位效應”。

人才賦能續航鄉村振興

37歲的陳躍稱,過去三個月自己在淄博紅葉柿巖景區過得很充實,也很開心。頭頂清華大學、復旦大學雙料碩士和馬來西亞林國榮創意科技大學管理學博士的光環,放棄了北京、上海的高薪工作,陳躍從海歸博士變身網紅景區小吃店老闆的原因源於自己是一名土生土長的博山人。

“淄博市出臺的人才金政讓人心動,我在清華大學讀理論經濟學時又主要進行的是平臺經濟學及鄉村振興田園綜合體方面的研究,處於創業階段的紅葉柿巖景區對我來說是個不錯的選擇。”陳躍說。

結合景區的招商要求,陳躍在考察後,將三個國內知名小吃品牌引入了紅葉柿巖景區,約80萬的投資還讓他賣掉了此前在博山“攢”下的兩套房。

雖然不少親戚朋友對他所做的這個決定表示不理解,但在陳躍看來,此舉既能完成自己回鄉創業的夢想,又有淄博人才招引政策涵蓋的安家費、生活補助、購房補貼、創業貸款為自己託底,如此“天時地利”,哪有不回家的道理?

自2020年10月投入運營至今,紅葉柿巖景區迎來了一批博山籍高學歷青年創業人才。從韓國和加拿大留學回來的孫曉臣、李福田,投資500萬餘元了建起了“愛堡親子牧場”;畢業於武漢理工大學和四川音樂學院的房金桂、楊宜,以投資和技術入股的形式捧紅了“流水咖啡”;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的王振,結合自身資源打造了前衛時尚的“官財酒吧”……在很多人的眼中,這群年輕人選擇的創業專案與曾經的這座城市顯得有些“突兀”,但運營後的結果卻證實,這些專案與站位全國的紅葉柿巖景區很搭,“國潮”元素的出現也讓景區變得越來越“高階”。

山東紅葉柿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郇正坤介紹說,在入選2020年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專案庫第二批優選專案名單後,紅葉柿巖景區專案截至目前,已引進海歸博士2人,招聘研究生2人,本科13人,專科36人,解決218人的就業崗位。

“在景區運營一年多的時間裡,迴流和引入的青年創業、就業人才超過50人,其間無一人離職,根本原因就在於眼下的紅葉柿巖景區是一個正處於創業階段的專案,它需要更多有夢想的年輕人參與進來,一起進行創業。”

在郇正坤看來,人才支撐是鄉村振興的根本保障,全國首個村企聯合黨委的建立,在提高青年人才思想認識的同時,也增加了他們與鄉村振興工作的黏性,這不僅使青年人才的創業活動有了豐富的時代色彩,更被賦予了前所未有的社會責任。(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馬景陽 姜濤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