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俗語

秋天易口渴?秋梨潤秋燥,吃法有講究

作者:由 齊魯壹點 發表于 俗語日期:2022-09-30

為什麼只有在口渴的時候特別口渴

秋天吃秋梨,甘甜又潤燥,可謂“不時不食”之代表。不過,秋梨應如何吃?更適合什麼人群?中醫有講究!

廣東省名中醫、廣東省中醫院脾胃病科學術帶頭人黃穗平教授表示,《本草綱目》中記載:梨有“潤肺涼心、消痰降火”的功效。其中,除了潤肺止咳這項最廣為人知的功效外,其實梨子的清熱止渴、潤腸通便功效,也很適合此時的都市人群。

為何秋天易口渴?體內有熱!

不少人一到秋天就感覺乾燥,頻頻覺得口渴。黃穗平解釋,從現代醫學角度來看,口渴是因為身體缺水但得不到及時補充,大腦提醒人要喝水。而在中醫看來,則往往是因為體內有熱。體內的熱邪、火邪把體內水分津液蒸乾、烤乾,就容易產生口乾、口渴的感覺,甚至頻繁喝水都不解渴。

中醫認為,梨性寒,味甘、微酸,入肺、胃經,對於熱病津傷煩渴、燥熱咳嗽、痰熱驚狂、腸燥便秘等疾患有較好的療效。

梨作為甘寒之品,寒性可祛除熱邪;甘則可以補充體內缺失的津液,標本兼治,因此猶如釜底抽薪,效果顯著。《新修本草》中就有記載:梨主治“熱嗽,止渴”,意思是治療熱性咳嗽,緩解因體內有熱而導致的口渴。

潤肺也潤腸,梨皮可入藥

在中醫理論中,肺與大腸相表裡,因此梨在潤肺的同時,對大腸也有滋潤作用。

當體內有熱有火時,會導致津液虧虛。假如大腸感受了熱邪,津液虧虛,大便通行受阻,自然就容易導致便秘。而梨可以清除熱邪、滋潤大腸,可通便。從現代醫學角度來看,梨富含膳食纖維,也有通便的效果。

有的人吃梨時喜歡削皮,其實梨皮也是一味中藥,著名的桑杏湯裡就有梨皮。梨皮性涼,味甘、澀,歸肺、心、腎、大腸經,有清心潤肺、生津降火的功效。不少人擔心果皮表面會有農藥殘留,其實,只要做好清洗就可以了。

體質虛寒應少吃

適度為美,梨子雖應節,進食也應有度,且也並非適合所有人。

黃穗平提醒,梨的養生食療功效建立在“甘、寒”的基礎上的,因為梨是寒性的水果,因此陽虛、寒溼的人並不適合。經常腹瀉便溏、手腳冰涼的人,建議少吃。

對於平素是陽虛、寒溼體質,卻感受了風熱或燥熱之邪的人,如果想要疏風清熱、養陰潤燥,可把梨子燉煮成湯,或隔水蒸熟後食用。梨子蒸熟以後同樣有清熱止咳、潤肺化痰的功效,但寒性下降。蒸煮梨子時,可加入其他食材,加成效果。但依然要注意,體質虛寒的人最好少吃梨。此外,梨子糖分高,糖尿病人也應少吃。

秋天易口渴?秋梨潤秋燥,吃法有講究

[雪梨川貝羹]

材料:雪梨一個,川貝3g,蜂蜜適量。(1人份)

做法:把雪梨對半切開,挖空果肉稍作切碎,留在其中。川貝磨成粉,把川貝放裡面,在鍋上蒸一蒸,起鍋後稍稍放涼,加入適量蜂蜜。

功效:滋陰潤燥止咳,適用於肺中燥熱引起的咳嗽無痰,口乾舌燥的人。

(羊城晚報 記者 林清清 通訊員 宋莉萍 圖片來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