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俗語

露臺種菜,父母種的是蔬菜,我們種的是情懷……

作者:由 齊魯壹點 發表于 俗語日期:2022-10-05

透陽光的屋頂能種菜嗎

露臺種菜,父母種的是蔬菜,我們種的是情懷……

露臺種菜

文/林丹

今年夏天,我第一次在家裡的露臺,正兒八經地種了一季蔬菜。

住宅在樓房西頭,露臺自然在樓頂。

昔日,從露臺的北邊,往西,往南,沿著女兒牆,用磚頭圍了半圈花池;從露臺的西邊,向上,向東,攀著室外牆,用木頭搭了一排花架。

當時,我在濟南新買的這套房子剛剛裝修完,還來不及附庸風雅地在露臺侍弄花草、坐在露臺對景啜飲,第一次從湖南老家來山東濟南的父母,便見縫插針地將露臺開闢成了菜園,讓我計劃中的空中花園胎死腹中。

等他們意猶未盡地將要離開濟南時,露臺上筆立的小蔥,垂吊的絲瓜,紅彤彤的辣椒,綠油油的瓠瓜……便長滿了花池,墜滿了花架,引來麻雀亂叫,喜鵲歡唱。

“記得給絲瓜澆水,給辣椒剪枝哩……”臨出門了,父母笑眯眯地叮囑我,我蔫蔫兒地點著頭……

從此,露臺種菜便在我家形成了一種“習俗”,從岳父母種菜,再到妻子種菜,一年又一年,慢慢地將它沿襲下來。

偶爾,我也會上到露臺,望著想象中的空中花園變成了現實中的空中菜園,悻悻然地靜下心來,給蔬菜鬆鬆土,澆澆水,剪剪枝……餘下的時間,便搬一把椅子,坐在露臺,讓自己擦擦汗,吹吹風,喝喝茶,看菜間蜂飛蝶舞,望天邊雲捲雲舒。

露臺種菜,父母種的是蔬菜,我們種的是情懷……

時間一長,露臺竟然慢慢地往下滲水,洇溼了樓下雪白的天花板,在上面衍生出大片汙穢的水漬來。斷斷續續,反反覆覆,接連將天花板修復了好幾次。終於,我一氣之下,在去年秋天忍痛割愛,將花池扒了個底朝天,將花架拆了個空蕩蕩,將樓頂整個做了防水,最後在地面鋪上防滑磚,一勞永逸地告別了令人幾乎抓狂的滲水,也心有慼慼地告別了漸入佳境的種菜。

望著瞬間冷清下來的露臺,我買來十幾盆兒花草,花色與綠意相映,再墩上兩口釉面水缸,金魚與蓮葉相伴……可我總感覺露臺少了一點兒什麼,沒有了藤蔓的牽引與攀爬,似乎失去了綠色的流動與恢宏——昔日,絲瓜、瓠瓜的藤蔓順欄生長,爬杆上架,一路攻城略地,將三面護欄、整排花架、滿坡屋頂染成了蔥鬱,而今,露臺滿目盡染的綠色已然變成花草隱約點綴的綠意……

今年六月份,整個春天早已過去,望著露臺上依然稀疏的花草、斑駁的綠意,我再也安耐不住讓妻子從網上買來種菜神器——可上下左右、自由組合的種菜筐,沿著原來花池的方向,呈弧形一溜兒地排開,壘土,播種,澆水,施肥,插杆,靜待發芽……

露臺種菜,父母種的是蔬菜,我們種的是情懷……

從第一片子葉鑽出土壤,到第一朵花蕊綻放枝端,到第一根絲瓜、瓠瓜摘進廚房……從淺綠到深綠,從稀疏到茂密,綠葉透過藤蔓,串起了絲瓜、瓠瓜的發育與生長,染綠了三面圍欄,向著樓頂的斜屋面,浩浩蕩蕩地進發、蔓延。

有云的日子,流雲成了背景,露臺成了舞臺,蔬菜成了主角,而我成了看客。露臺上,絲瓜的黃花搖曳,瓠瓜的白花顫動,微風吹過,綠葉相撞,光影婆娑,葉子發出沙沙的摩擦聲,沙、沙沙、沙沙沙……在露臺的四周奏出一陣緊似一陣、氣勢恢宏的樂章。我置身露臺中央,閉目靜坐,儼然不知天上人間。

有朋友上來喝茶,環顧露臺四周,禁不住頻頻點頭。坐下來閒聊,聽我講完露臺種菜的歷史,朋友偶爾低頭一瞥,看見綠油油的空心菜溢位了籃筐,茂盛地在地上如蛇行前爬,妖嬈地沿筐邊迤邐出六七米,不禁嬉笑幾聲,不無戲謔地對我說:“呵呵,這哪是什麼空心菜,分明就是一叢‘綠蘿’嘛!父母種的是蔬菜,我們種的是‘花草’哦。”

是啊,蔬菜、花草雖然同屬植物,它們的功能與歸屬卻迥然不同,這自然取決於它們是用來果腹,還是用來觀賞。只是如果沒有今天社會物資的極大豐富,我們又怎麼會將蔬菜種成花草,將日子過成詩意呢?

露臺種菜,父母種的是蔬菜,我們種的是情懷……

秋風拂過,涼意漸起,落英墜地,綠葉泛黃,露臺的秋天終於悄然來臨了。

這邊是陽光,那邊是陰影,而日漸稀疏的絲瓜、瓠瓜的葉子,靜靜地投映在露臺的地面上,演繹著繪畫的留白與點染,顯示著生命最後的倔強與璀璨……

時間的盡頭是時間,生命的盡頭是死亡。而對於一切生命來說,發育過、生長過、成熟過,美麗過、璀璨過、輝煌過,又有什麼可遺憾?

露臺種菜,也許種的不僅是某種蔬菜,更是一種精神追求、一種生活情懷。

露臺種菜,父母種的是蔬菜,我們種的是情懷……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尋微信小程式“齊魯壹點”,全省600位記者線上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