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俗語

公元前311年,燕王姬噲做了一件事,沒想到最後賠了夫人又折兵

作者:由 拾光歷史 發表于 俗語日期:2022-10-10

賠了夫人又折兵的夫人是什麼意思?

公元前311年,燕王姬噲做了一件事,本以為會是雙贏的局面,沒想到最後賠了夫人又折兵,更是把燕國也搭了進去。

燕王姬噲是燕國的第三十八代君王,繼位之後,與其他諸國聯合攻打秦國,卻以失敗告終。

公元前311年,燕王姬噲做了一件事,沒想到最後賠了夫人又折兵

戰爭失敗,對於本就貧瘠的燕國來說,更是雪上加霜。

燕王姬噲敦厚愛民,算是明君,但當時諸國割據,強國環伺,燕國再不變革,就只有被佔領。因此,燕王姬噲覺得,必須有一場大的變革來改變現狀。但自己確實沒有治國之才,因此他廣納賢臣,希望國家能得到改善。

這時,一個叫子之的朝臣進入了他的視線,在觀察過一段時間後,他果斷提撥子之為燕國宰相。

子之成為宰相之後,頒佈了一系列政令,其中就有對百官的考核制度,這個制度一下,百官們都不敢懈怠,積極處理政務,朝堂也是一片清明,燕王姬噲對子之非常滿意,越發的重用他。

就在一切都向著好的方向發展的時候,出現了差錯。

子之的一個追隨者鹿毛壽,一次和燕王論完事閒聊之時,開始給宰相子之叫屈。

一番話下來,意思也就是,大王你重用宰相,說把國家託付給他,可是,朝臣們大都以太子馬首是瞻,宰相處理國事,也是多有阻撓,這樣下去,宰相對上太子,自是沒有好果子吃的,更不利於國家發展呀!

燕王姬噲聽後,也覺得這樣下去不是辦法,遂問其解決辦法。

鹿毛壽趕緊拍馬屁,讚揚燕王品德高尚,而且愛民如子,真真的不可替代,可若真的希望國家強大,為什麼不能效仿堯舜,禪位給宰相呢?禪位之後,宰相就擁有了實權,肯定能更好地實行政令。

但凡有點頭腦的皇帝,都不會答應這樣的要求,但是燕王姬噲則不然,他覺得自己真心為國,子之的政令已經有了成效,不能夭折,既然禪位給他對百姓好,自己也不能成為“絆腳石”,於是決定讓出大王之位。

他覺得這樣,既能讓子之大刀闊斧的改革,又讓百姓過上好日子,實在是雙贏的局面。

公元前311年,燕王姬噲做了一件事,沒想到最後賠了夫人又折兵

因此,第二天早朝上,他就宣佈,要禪位給宰相子之,擁護宰相的朝臣紛紛說:“大王英明。”

在一片呼聲當中,乍聽到此訊息的太子姬平,非常不忿,覺得父王受奸臣教唆,失去了判斷,竟然做下如此兒戲的決定,所以他據理力爭,反對燕王如此行事。

可他不知,他越是如此,越是讓燕王姬噲覺得太子阻攔變革,宰相行事艱難。燕王更加堅定了禪讓的決定,甚至把大臣們的印信都交給了宰相,他自己退居人臣。

不料,宰相子之執掌燕國三年,燕國大亂,百姓惶惶不可終日,而太子姬平和將軍市被密謀,想乘機殺了子之,重新拿回政權。

但是,將軍市被圍攻王宮失敗了,太子姬平得知後,震怒非常,殺了將軍市被,於是,整個燕國更加混亂。

公元前311年,燕王姬噲做了一件事,沒想到最後賠了夫人又折兵

藉此機會,早已虎視眈眈的齊國,趁機出兵燕國,殺了燕王姬噲、子之、太子姬平,直至兩年後,公子職上位,燕國才算暫時安定下來。

燕王姬噲以為的雙贏局面並沒有出現,而因為他“理想主義”的做事風格,使得燕國陷入了混亂當中,賠了夫人又折兵,實在令人唏噓。

那燕王姬噲到底是明君還是昏君?大家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