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俗語

奉化青年畫家鄔科特:用畫筆與大海共振

作者:由 中國藍新聞 發表于 俗語日期:2022-12-10

什麼大的大海

金黃耀眼的黃魚,獨螯橫行的紅鉗蟹,新鮮肥美的鯧魚,銀白閃亮的帶魚……在青年畫家鄔科特的筆下,這些家常菜譜上的“老面孔”被重新定格,以畫作的形式呈現,讓人得以瞥見這位年輕畫者筆下的綿綿鄉愁以及對海的深情。

奉化青年畫家鄔科特:用畫筆與大海共振

《逆光中的採苔人》

鄔科特是80後青年畫家,今年經各省級美術家協會初審及中國美術家協會終審後,順利成為中國美術家協會一員。他的作品多次入選全國性展覽,2009年,《專注一刻》入選第七屆全國體育美展;2017年,《逆光中的採苔人》入選第三屆全國粉畫展;2021年,《曙光中的臂膀》入選第四屆“郵驛路 運河情”全國美術作品展;2022年,《遠方的問候》入選第四屆中國粉畫展。走進鄔科特的畫室,他正一邊聽著有聲節目,一邊進行著創作,看起來多少有些“不務正業”。在他看來,“一心二用”正是他創作的秘訣,當耳朵感受到文字與文字、音符與音符之間的節奏感,手中的畫筆也會不自覺隨之起起落落。

奉化青年畫家鄔科特:用畫筆與大海共振

《大海的饋贈二》

畫筆所及皆具有典型的地域特徵和細膩的質感刻畫,讓人彷彿從魚蝦蟹中聞到了浪花的氣息。作品《成雙》中,還泛著金燦燦光芒的一對小黃魚被擺放在老底子的盤子裡,彷彿外婆家裡再尋常不過的一道的備菜;作品《魚港晨曦》裡滿載魚獲的魚框層層疊疊,再現了清代詩人王蒔蕙那句“瑣碎金鱗軟玉膏,冰缸滿載入關舫”的豐收勝景;《逆光中的採苔人》中,夫妻兩人合力抬著淘洗海苔的籮筐,漁民們靠海吃海的勤勞淳樸躍然紙上……

這些取材於日常生活一角的海產靜物和漁民生活場景,很少會有畫家如此鄭重其事地請入畫面,但鄔科特一直在嘗試。年少時一次跟隨父親在海上渡輪時的情境依然歷歷在目,年紀尚幼的他被大海的靜謐深邃所深深吸引,他的海洋情結或許正是萌芽於此。直至今日,早已成年的他每當心有煩緒時,仍會駕車前往海邊,聽海水拍打礁石的聲音,讓目光變得深遠、觸覺變得敏感,內心不再受到任何具體的打擾,而是在自我的渺小和自然的龐大間找到共振。

奉化青年畫家鄔科特:用畫筆與大海共振

《遠方的問候》

大海成了鄔科特的筆下最常見的主題。但他從不直接描繪大海的模樣,而是用畫筆捕捉以海為生的各種小生物和人,彷彿這是他與大海達成的某種共識。或許因為這就是他的生活,或許因為與大海關係“親密”,每當鄔科特拿起畫筆,他都感覺到有說不完的“話”正急切得透過畫筆噴薄而出。

在桐照碼頭,或許可以邂逅正在採風的鄔科特,或靜立遠眺,或觀察沉思,或與漁民攀談。漁民是他的創作物件,更是他的“導師”。“有些作品完成後,我會不時向漁民請教,他們的意見和感受能更好的完善我的作品。”鄔科特回憶,曾經有漁民指出過有條畫的魚眼不對,在那位漁民介紹下,他才知道剛捕撈上來的黃魚眼睛應該是怎樣的。“漁民雖然不懂繪畫技巧,但以海為生、於海為伴的他們有著最直接、最敏銳的判斷。”

奉化青年畫家鄔科特:用畫筆與大海共振

《蟹》

雖然從畫風來看,鄔科特的作品屬於寫實畫派,但他追求的從來不是媲美照片的客觀真實。他希望人們在觀賞他的畫作時,除了感嘆一句“栩栩如生”之外,更能感受到一種“精神真實”。“我們對大自然傑作的讚歎,對海洋饋贈的感恩,面對生活的堅韌與熱切,這也是一種真實。”鄔科特說。談及未來,鄔科特表示具象繪畫一直將是自己繪畫的核心,或許十年二十年後他會嘗試更多的構成意味和更具當代的表現形式。

藝術之路永無盡頭,而對於風格漸明、經驗漸豐的鄔科特而言,他的求索之路才剛剛展開。

記者 趙雪雁 單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