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俗語

北朝河陰之變,南朝侯景之亂,拓跋魏走向衰亡,梁武帝含恨而終

作者:由 精選歷史事 發表于 俗語日期:2023-01-08

人間地獄是不是成語

南北朝前期,南朝強於北朝,南朝宋的疆域也到達了黃河一線,到了南朝梁時,發生了侯景之亂,奠定了

北強南弱

的局面。南梁皇室為了爭奪帝位,又引北方的北齊和西魏軍隊南下,直接導致了南梁的滅亡,南朝的疆域也大大縮水,到陳朝時,分界線變成了長江一線,最終,南朝被北朝統一。

南朝的強弱局面分水線是

侯景之亂

,侯景之亂前的南朝有和北朝一爭天下的實力,侯景之亂後,南朝直接能被北朝滅一國。

北朝河陰之變,南朝侯景之亂,拓跋魏走向衰亡,梁武帝含恨而終

南北朝並立

然而,北朝實際上也經歷了大的變化,那就是

北魏的分裂

。南北朝的結局可以說是北朝的勝利,但不能說是北魏的勝利,北魏的統一形成了南北朝的格局,但北魏早在南朝滅亡前就被分裂了,北魏和南朝打了一百多年,最後兩者都被滅亡了,這麼看來,北魏更像是個工具人。

這其中的轉折點就是

河陰之變

,如果往前追溯的話,就是

六鎮起義

,正是因為爆發了六鎮起義,導致了軍閥爾朱榮的崛起。爾朱榮在河陰之變中,將漢化後的北魏貴族和皇室以及北魏官員全部消滅,徹底改變了北魏統治集團,這才讓

高歡

宇文泰

趁勢崛起,分裂了北魏。

相應的,南朝不久後也爆發了侯景之亂,這兩件事對各自來說,影響都是巨大的,徹底改變了北朝、南朝的格局。

01

河陰之變

孝文帝改革之後,鮮卑就與漢族同化了,然而,北魏的衰機,也是起於此。

為什麼呢?

原因有二,一是北魏的皇室貴族,

南遷以後,漸漸奢侈

。遊牧民族遷徙到文明的地方,吸收文化難,沾染上物質上的奢侈卻是容易多了。這時候又是佛法大興的時候,北魏貴族建造佛寺,迷信佛法,更加助長了奢靡之風。

北朝河陰之變,南朝侯景之亂,拓跋魏走向衰亡,梁武帝含恨而終

北魏貴胄

二是北魏遷都洛陽以後,

部落兵發生了分化。

北魏建國,依靠的是以鮮卑族為主的部落兵,孝文帝改革之後,遷入洛陽的為羽林、虎賁,勳貴與士族同列,而那些不願意內遷、世代鎮守邊陲六鎮的則有“國之肺腑”逐步淪落為鎮戶、府戶,身份低下。於是,鬱極思變,就釀成了

六鎮起義

在六鎮起義中崛起了一個大軍閥,便是

爾朱榮

爾朱榮,北秀容人,“世為部落酋帥,其先居爾朱川,因為氏焉。”,北秀容,在如今的山西朔州。

爾朱榮雄健有才略,討平部人之亂,做了並、肆等六州都督。

北朝河陰之變,南朝侯景之亂,拓跋魏走向衰亡,梁武帝含恨而終

爾朱榮

此時,孝明帝與胡太后嫌隙日深,於是,孝明帝秘密詔爾朱榮入京,要誅殺胡太后。胡太后先下手毒死了孝明帝,這才導致了爾朱榮舉兵進入洛陽,立了孝莊帝,殺了胡太后和她立的幼帝元釗,以及北魏王公大臣兩千餘人,史稱

河陰之變

如此看來,這元兇自然是

胡太后

了,爾朱榮是孝明帝的岳父,女婿都被殺了,爾朱榮自然忍不了,又手握兵權,不造反還等什麼?看似正義,實際上也是為了爭奪權力。

古人說女主亂政,放在胡太后身上,倒是有點道理了。所以北魏王朝一開始就奉行

“子貴母死”

制度。雖然看起來殘忍,但為的是

防止母族和外戚專權。

宣武帝好佛,胡氏生子

元詡

,被立為太子,並沒有殺她,而是把她立為貴嬪。

北魏宣武帝死後,元詡即位,是為

孝明帝

,年僅六歲,

高太后

臨朝。高太后想要殺掉胡氏,被中給事劉騰阻止了,胡貴嬪感激他,並和劉騰等合謀,殺了高肇,並弒殺高太后。於是,胡氏自稱太后,臨朝稱制。

胡太后生活奢靡,她看上了清河王元懌,將朝政都交給了元懌,引來了元乂的嫉妒。於是,元乂和劉騰聯合起來除掉了清河王元懌,囚禁了胡太后。劉騰死後,胡太后在高陽王

元雍

的支援下殺了元乂,重新臨朝稱制。

這時,胡太后生活作風愈發奢靡,她大肆營建佛寺,自身行為又不檢點,搞得民怨沸騰,地方更是民不聊生。又和孝明帝之間漸生嫌隙,互相猜忌。

爾朱榮的一個女兒

爾朱英娥

嫁給了孝明帝,孝明帝就秘詔爾朱榮入京,想要殺死胡太后,奪回朝政大權。不料密詔被洩露了,胡太后先下手毒殺了孝明帝。

這樣的親孃還真是可惡,孝明帝是胡太后的親生兒子,她為了個人私慾和權利,竟然和情人合謀殺了自己的兒子。可見,古代不讓女主參政是有一定的道理。

爾朱榮於是舉兵進入洛陽,胡太后害怕,自己躲到了寺院中,被爾朱榮找到,押到了河陰。胡太后還想狡辯,爾朱榮更氣,直接把胡太后扔進了黃河淹死,還有她立的幼主元釗。

爾朱榮立了元子攸為帝,是為

孝莊帝

爾朱榮握有兵權,勢力極大,他也想學劉裕,但是北魏此時已經經過了漢化,像他這樣的胡族很難有立足之地,根基不穩。殺了胡太后和幼主也讓他名聲受損了,既然起兵了,怎麼能再和北魏皇室和解呢?但胡太后名聲更臭,如果到此為止,爾朱榮還能落個撥亂反正的名聲,但他下一個做法才真正讓他在歷史上留下了罵名。

當時的名將

費穆

對爾朱榮說:“你的兵馬不過萬人,如今長驅直向洛陽,前面沒有軍隊敢於阻擋,正是因為你推奉主上,順應民心的緣故。既沒有戰勝者之威嚴,群情一向都不佩服。京師憑著將士之眾,百官之盛,聽說你的兵力情況,必然對你有輕視侮慢之心。如果不大行誅罰,建樹親黨,你回到北邊的時候,恐怕不等到越過太行,內難就會興起。”

爾朱榮聽信了費穆之言。於是,他以孝莊帝的名義將文武百官引至

河陰

淘渚,用騎兵團團圍住之後,爾朱榮大罵群臣:“天下喪亂,先帝暴崩,都是你們不能輔弼造成。而且朝臣貪虐,個個該殺!”

爾朱榮大開殺戒,將北魏的文武百官全部誅殺殆盡,史稱

“河陰之變”

北朝河陰之變,南朝侯景之亂,拓跋魏走向衰亡,梁武帝含恨而終

河陰位置

史書記載,河陰之變中,爾朱榮殺了兩千多人,上至

北魏皇室

,包括當時的丞相、高陽王

元雍

、司空元欽、義陽王元略,下至正居喪在家的黃門郎王遵業兄弟,包括孝莊帝的兄弟,不分良奸,全部殺個精光。 除此之外,還把遷到洛陽已經腐化的漢化

鮮卑貴族

和出仕北魏政權中的漢族大族消滅殆盡。

爾朱榮的這一舉動直接把北魏朝堂廢了,北魏皇室被殺完了,漢化的北魏貴族也被殺了,漢族官員也被殺了。

河陰之變發生在公元528年,六年之後,公元534年,北魏就分裂了。

然而,爾朱榮讓北魏走向滅亡,但他卻不是最後的勝利者,反而讓宇文泰和高歡趁勢崛起。

爾朱榮得不到所有人的支援,高歡支援他稱帝,賀拔嶽反對他,爾朱榮只能重新支援

孝莊帝

。孝莊帝在兩年之後,誘殺了爾朱榮,爾朱榮的堂侄

爾朱兆

聯合爾朱世隆又殺了孝莊帝。

於是,

高歡

反對爾朱氏,攻入洛陽,推翻了爾朱氏,立了

孝武帝

,孝武帝被逼走,跑到了長安,投靠了宇文泰。於是,東西魏開始了,北魏分裂。

河陰之變對北魏的影響巨大,正是因為河陰之變,改變了北魏統治集團的的素質結構,促使北魏分裂,最終改變了北朝的歷史走向。同時,漢化的鮮卑貴族在北朝的統治勢力也被消滅殆盡,這才有了後來的北齊、北周取代東魏、西魏,再重新被漢族統一起來的結局。

02

侯景之亂

北朝有河陰之變,南朝有侯景之亂,兩者僅僅隔了20年。一切就像註定一般,北朝既然分裂了,南朝也不能一家獨大。於是,侯景之亂徹底改變了南朝,加劇了北強南弱的格局。

中國有東郭先生與狼的故事,外國有農夫與蛇的故事,放在侯景身上,簡直的無比的貼合。

侯景就是故事裡的狼,而東郭先生就是梁武帝。

北朝河陰之變,南朝侯景之亂,拓跋魏走向衰亡,梁武帝含恨而終

侯景

侯景本是東魏大將,早期他是爾朱榮的部下,後來投靠了高歡,高歡對他也頗為重用,但當時的世子高澄與侯景不合。

高歡死後,侯景立馬反叛東魏。

剛開始,侯景想要投靠西魏,他以河南六州為禮,想要引西魏的兵攻打東魏,但西魏比較慎重,並沒有被他說動而出兵,於是,侯景改投南梁。

侯景以河南十三州降梁,梁武帝因此起了收復中原,恢復北方的雄心。

收復中原一直是南朝諸多雄主的夢想,這與南宋陸游“王師北定中原日”的情結一樣。可從南朝宋到南朝梁,這都一百多年了,南朝始終沒有恢復北方,梁武帝為什麼認為自己就一定可以呢?

可能,自信過頭了吧。

梁武帝接受了侯景,讓自己的侄子

蕭淵明

去接應,討伐東魏,東魏派

慕容紹宗

討伐侯景,蕭淵明被擒,侯景逃到了壽陽,承諾的河南十三州也沒了。

但梁武帝是好佛之人,即便沒有得到任何好處,也對侯景仁至義盡,還任命他做了

豫州刺史。

梁武帝不僅給自己埋下了禍根,也給梁朝埋下了禍根。

侯景在南梁,見到南朝兵備廢弛,便有了反心,再加之南梁與東魏再次和好,侯景害怕自己被當作換回蕭淵明的籌碼。於是

,公元548年,侯景起兵反梁。

梁武帝命臨賀王

蕭正德

去討伐侯景,蕭正德是梁武帝的侄子,武帝收為養子,本來打算立他為太子的,後來因為太子蕭統出生,武帝便將蕭正德歸還給了兄弟,於是,蕭正德懷恨在心。

蕭正德不僅不聽武帝的命令,反而引侯景渡江,將他開門放入建康城。

於是,侯景攻入建康,圍攻臺城,立蕭正德為皇帝,武帝被餓死在了臺城。

北朝河陰之變,南朝侯景之亂,拓跋魏走向衰亡,梁武帝含恨而終

梁武帝

侯景又殺了蕭正德,立太子

蕭綱

為帝,是為

簡文帝

。簡文帝是侯景手中的傀儡,侯景娶了簡文帝的女兒,還自封

宇宙大將軍

,都督六合諸軍事,江南諸郡縣此時陷入戰亂。

南梁皇室開始了爭奪皇位的戰爭。

實際上,梁武帝一死,南朝梁也算亡了,梁武帝一人就當了47年皇帝,比南朝齊國祚都長了一倍,一人用光了整個王朝的壽命。

此時,梁朝宗室諸王各據一州,互相吞併,他們不想著去建康討伐侯景,卻想著爭奪皇位。

梁武帝第七子湘東王

蕭繹

,佔據荊州,他攻克河東王

蕭譽

於湘州、邵陵王

蕭綸

於郢州,形勢頗強。

公元551年,侯景溯江而上,陷江州、郢州,攻巴陵,被

王僧辯

打敗。

侯景返回建康,殺了簡文帝和太子,立了豫章王

蕭棟

,不久之後又殺了,自立為帝,自稱漢帝。

湘東王蕭繹即位於江陵,是為梁元帝。

始興太守

陳霸先

起兵討伐侯景,梁元帝派陳霸先和王僧辯分道進攻侯景,

公元552年,侯景被擊敗。

侯景這樣的人,落個怎樣慘敗的結局都不為過,他本是降將,被梁武帝收留,不思報恩,反倒背叛,連殺梁朝兩位皇帝,梁武帝也是被他害死。

侯景死後,王僧辯將他的雙手砍下交給北齊的高洋,頭顱送至江陵交給梁元帝,屍體在建康被百姓分食。可見,當時的人們,不管是北朝還是南朝,都對侯景憤恨至極,連他留在北方的兒子都被高澄殘忍殺害了。

這樣的待遇,還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然而,侯景雖然死了,但他造成的毀滅性局面卻無法被彌補了,南朝梁已經名存實亡了。

梁元帝攻打岳陽王

蕭詧

,岳陽王向西魏求救,元帝罷兵。

梁武帝第八子武陵王

蕭紀

在成都稱帝,發兵攻打江陵,元帝向西魏求救,西魏發兵入成都,武陵王敗死。於是,

益州被西魏所取,而東方州郡,也大半被東魏所取

,自巴陵至建康,以長江為界。

此前,南北分界線是以黃河為線,侯景之亂後,南北分界線以長江為線,南朝的疆域大大縮水。

公元554年,西魏伐梁,攻破江陵,梁元帝被殺。

北朝河陰之變,南朝侯景之亂,拓跋魏走向衰亡,梁武帝含恨而終

梁元帝

西魏立岳陽王蕭詧於江陵,是為

西梁

王僧辯和陳霸先立

敬帝

於建康,東魏又將

蕭淵明

送回,立為梁帝,王僧辯本不願意,但是被東魏打敗,於是,王僧辯投降了蕭淵明,廢了敬帝。

陳霸先襲殺王僧辯,重新立了敬帝。

公元557年,陳霸先就取代敬帝,自立,建立了南朝陳。

南朝陳與北朝的分界線也是長江一線,北強南弱的局面再也無法改變過來。

侯景之亂的影響,首先是對南朝梁來說,南梁四分五裂,幾年之後就被西魏所滅,陳霸先崛起,完成了梁陳的易代。

其次,侯景之亂對南朝的經濟破壞是巨大的,對百姓來說,更是重大災難,更是加劇了南朝的困境。

侯景之亂的長遠影響在於對當時南北朝格局。

它不僅加劇了北強南弱的政治格局,還讓

西魏

政權強大起來,西魏強於東魏,

北周

取代西魏,最終北周滅北齊,完成了北方的統一。

北朝河陰之變,南朝侯景之亂,拓跋魏走向衰亡,梁武帝含恨而終

西魏統治者利用侯景之亂,攻佔了南朝大片領土。550年佔漢東,552年,取劍北之地,553年佔領巴蜀,554年攻陷江陵,殺梁元帝,滅南梁。西魏的版圖在這一次侯景之亂中,擴充了一倍以上。

不僅僅是版圖的擴張,在經濟上,西魏也得到了富庶的蜀地,取得了荊益之地,西魏在這次事件中所佔據的領土,恰恰是秦國統一六國、漢朝滅項羽統一天下的領土格局。這便註定了由西魏及後來的北周、隋朝完成統一中國的大業。

北朝的河陰之變和南朝的侯景之亂,發生時間僅僅相隔20年,可以說是同一時期的重大政治軍事事變。這兩次事變共同的影響在於導致了

宇文氏

的崛起,河陰之變中,拓跋鮮卑被削弱,走向滅亡,導致了宇文泰的崛起,20年後南朝的侯景之亂再次讓宇文氏的西魏、北周變成西方強國,最終,由北周而來的隋朝完成了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