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俗語

定海幾百年來好不容易出了一個狀元,卻逼著寧波改了名字

作者:由 中華人說地名 發表于 俗語日期:2023-01-22

寧波童謠從哪裡來

朱元璋對於童謠,對於“明”都有很大的忌諱,因此明州必須要改名,但是改成什麼呢?他犯了難。

公元1381年,那是朱元璋當上皇帝的第十四個年頭。這一年是科舉之年,朱元璋親自殿試參加科考的舉子。他看到一份考卷語言平實,見識不凡,就讓寫這份卷子的人做了本科狀元。

定海幾百年來好不容易出了一個狀元,卻逼著寧波改了名字

皇帝開科取士

這人是誰呢,就是浙江明州府定海縣人張信。其實張信本人從小熟讀四書五經,又被推薦的南京國子監學習,能夠考中狀元也屬於正常現象。但是張信的家鄉人民卻不這麼認為。因為定海就在今天的舟山群島上,那裡地方荒僻,從開始科舉以來,幾百年來,考中進士的人都少之又少,更不用說狀元了。

於是,定海人民便穿鑿附會,傳出一些稀奇古怪的謠言來。甚至有人認為張信是神仙降生,對他頂領膜拜。訊息傳到京城,這可犯了朱元璋的忌諱,因此下詔,請熟知明州府民情風俗的單仲友進京詢問。

單仲友便講了一個民間傳聞:定海縣此前曾修建一座石橋,橋還未建成,便有童謠說:“人從橋上走,狀元此時生。”橋建成後,一男子外出回家,正好經過此橋,回家後,他的妻子便生下一個兒子。這個孩子便是張信。

朱元璋一聽這個訊息就心驚肉跳,想當年劉福通起義時也是利用“石人一隻眼,此人一出天下反”的童謠,如今又出來個童謠,這還了得。

朱元璋沉著臉,若有所思,忽然又問單仲友來自哪裡。

單仲友回說:“浙江明州府。”

定海幾百年來好不容易出了一個狀元,卻逼著寧波改了名字

布袋和尚

朱元璋這時就不高興了。他的國號是“明”,他起義時的宗教是明教,他利用明教法王彌勒佛在民間的影響力推翻了元朝。而明州奉化又是彌勒佛的在中國重要化身之一的布袋和尚的家鄉。

“這難道是巧合嗎?”朱元璋又陷入了深思之中。

單仲友看出了皇帝的心思,便上奏說:“明州府的‘明’犯了我大明朝的忌諱,不如陛下另賜一個名字吧?”

這話說到朱元璋心坎上了。他正有此意,可“明州”這個名字是唐朝人所取,因為當地有個四明山,所以這個名字看起來就有根有據,要是胡亂取個名字那還不被天下後世取笑?

朱元璋在大殿上踱來踱去:“取什麼名字呢?張信是定海人,海要是定了,不就沒波浪,四海太平了嗎?”

於是朱元璋說:“海定則波寧,宜改為寧波。”

定海幾百年來好不容易出了一個狀元,卻逼著寧波改了名字

寧波夜景

從此之後,寧波這個名字就誕生了,一直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