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俗語

暴雪國服停服引爭議 中消協呼籲虛擬財產保護

作者:由 21世紀經濟報道 發表于 俗語日期:2023-02-07

虛擬運營商卡在哪裡買

南方財經全媒體見習記者 嚴燦 北京報道

1月30日,中國消費者協會聯合人民網輿情資料中心釋出了“2022年十大消費維權輿情熱點”。在數字經濟消費維權方面,網路遊戲停服刪檔引發虛擬財產侵權爭議,知網涉壟斷被罰事件這些侵權“新問題”位列其中;電商平臺“保價”服務被指“套路”消費者,主播售假問題兩大“老毛病”也榜上有名。

網路遊戲停服刪檔引發虛擬財產侵權爭議

2022年11月下旬,“網易與暴雪停止合作”事件引發輿論對擁有龐大玩家群體的《魔獸世界》《爐石傳說》等遊戲可能因“停服”導致消費者權益受損隱患的關注。

近年來,一些運營不當的網路遊戲“停服刪檔”引發虛擬財產糾紛,導致消費者投訴的事件屢屢引發輿論關注。相關案例中,輿論爭議的焦點主要在於大多數遊戲在停服後會刪除與遊戲相關的資料存檔,被質疑侵犯遊戲玩家的權益。並且,一些遊戲運營方提出的補償措施大多是引流至公司其他遊戲的禮包或福利,這又導致消費者質疑所謂的補償方案是遊戲運營商換一種方式“割韭菜”。

據瞭解,在網路虛擬財產糾紛中,消費者由於相關知識欠缺、取證難、維權機制不夠健全等因素,往往會陷入維權困境。

輿論認為,消費者的權益不能“想刪就刪”,網路遊戲運營方在調整經營策略時,須尊重消費者意願,選擇消費者可接受的方式。監管部門應督促企業履行好自身職責,自覺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對於侵犯消費者合法權益的違法行為依法依規予以懲治。相關法律法規也應不斷完善,更好地保護好消費者的虛擬財產。

知網涉壟斷被罰事件警示平臺發展不可忽視消費者權益

2022年12月26日,市場監管總局依法對知網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行為作出行政處罰,責令知網停止違法行為,並依法處以8760萬元罰款,對此知網迴應誠懇接受,堅決服從,並公佈了15項整改措施。

知網作為國家支援建設的知識基礎設施工程,已成為我國頗具市場影響力的學術文獻數字化服務平臺。然而,關於平臺“店大欺客”的批評聲近年來越來越多,“大學生起訴知網設最低充值金額是霸王條款”“知網不向個人提供查重服務被教授起訴”“高校學生集體吐槽收費過高的查重費用”等。

中消協指出,知網被處罰,是我國反壟斷執法機構積極迴應社會關切、對平臺經濟依法實施監管的重要舉措,對維護學術文獻資料庫服務市場的公平競爭、促進知識生產和流動、推動創新發展、保護智慧財產權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電商平臺“保價”服務被指“套路”消費者

保價服務成為2022年各大電商平臺在“雙11”促銷活動中的宣傳重點,但其實施成效卻引發輿論質疑。

據悉,不少商家的保價服務事實上附加各種條件,有的將價格先升後降,有的修改商品連結逃避價保責任,有的隨意設定滿減規則,不僅使得消費者“霧裡看花”,還存在侵害消費者權益隱患。

中消協指出,保價服務的初衷本是為了緩解消費者對商品“先漲價後降價”的質疑,但“雙11”期間多個事件顯現了公眾的擔憂之情:保價服務成為電商平臺和商家的又一種營銷手段,而不是保護消費者權益的有效途徑,不僅沒有提升消費體驗,反而多了一個“消費陷阱”。因此,平臺和商家要充分保障消費者知情權,明示保價除外情況,不斷完善保價制度。

主播售假問題暴露直播帶貨侵權亂象

直播帶貨是當下購物的熱門方式,但消費者心動於直播間內物美價廉的商品時,也面臨著假貨帶來的權益受損困擾。

據瞭解,2022年以來,各地公安、市場監管等部門已查處多起透過直播平臺售假案件,其中不少案件涉案金額超過千萬元。中消協釋出的《2022年“雙11”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顯示,直播銷售亂象成為消費者維權焦點之一,假冒偽劣、貨不對版、優惠差異等是主要問題。

輿論認為,規範直播電商行為,需要完備的法律法規以提高違法成本。有關部門應秉持對假貨“零容忍”的態度,嚴肅查處直播帶貨中的違法行為,對帶貨主播、直播平臺形成強有力的震懾。此外,各類平臺也需強化自我管理、壓實監管責任;商家和主播要堅守職業道德、增強社會責任感。消費者也要提升風險防範能力,避免盲目衝動,做到理性消費。

此外,上榜的消費維權熱點還包括“價格刺客”有違明碼標價誠信原則;“科技與狠活”折射消費者對食品非法新增的擔憂;醫療美容風險與陷阱阻礙“求美”消費需求釋放;預製菜產品品質及應用場景存在侵權隱患;“菜刀不能拍蒜”爭議警示企業須尊重消費者權益;“密室逃脫”“劇本殺”等沉浸式娛樂形式隱藏不安全因素。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