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俗語

李自成進北京:一國之都淪為草莽的放縱之地,無辜百姓捲入戰火

作者:由 鄧海春 發表于 俗語日期:2021-10-04

李自成進北京了嗎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已經同國破家亡太遠太遠。即便是回顧一百多年前的清末亂局,我們或許會心懷“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情愫,但也不會體悟到山河不復的痛心。不過我們也想象得到,一個亡國亡家的人應當會有貫徹靈魂的悲痛,有無邊無際的彷徨。然而,這終究是我們想象。崇禎皇帝吊亡在北京煤山的時候,北京城裡的男女老少就並非如我們所以為。

李自成進北京:一國之都淪為草莽的放縱之地,無辜百姓捲入戰火

一、"眾望所歸"的李自成入京

我們很多人在談及李自成入京時心態都有點複雜。一方面,正統的明王朝由此被農民起義政權覆滅,崇禎皇帝在煤山慼慼自縊。而另一方面,黑暗的明朝統治被終結,可接手的大順政權也不算什麼“好鳥”。不過對於北京被攻破一事,我們還是有較為清晰的認識:捨不得這個原本繁華的一國之都淪為草莽的放縱之地,捨不得城中無辜的百姓捲入戰火。

李自成進北京:一國之都淪為草莽的放縱之地,無辜百姓捲入戰火

我們的這份同理心無可非議。不過彼時的北京城或許並不需要我們的這份同情。因為李自成入京,準確來說是李自成被“迎”入京。

崇禎十七年(1644)三月十九一大早,崇禎皇帝已經帶著忠心的王承恩登上了煤山。而原本效忠於大明的數千官員,卻在焦急等待著有人來叩響北京內城的德勝門。曹化淳等崇禎皇帝曾經的“身邊人”,甚至先一步主動為李自成和他的大順軍取下了德勝門的門栓。

李自成進北京:一國之都淪為草莽的放縱之地,無辜百姓捲入戰火

二、早就偏向李自成的京城老少

當李自成逼近北京的訊息在三月十九之前傳進北京城的時候,城內兩三千官員和權貴,悲痛殉國的寥寥無幾,“摩拳擦掌”,準備在李自成麾下大幹一場的卻比比皆是。不少大明高官,甚至已經和大順政權取得了聯絡。這也是李自成的謀士牛金星建議李自成約束手下士兵,不許他們傷害城內百姓的重要原因。

在初入城時,李自成也確實接受了牛金星的建議,更“接納”了主動找上門來的明朝遺臣,甚至包括一些曾左右大明政局的權貴。他下令“敢有傷人及掠人財物婦女者殺無赦”。有兩個士兵就因為在入城後搶奪綢緞而被殘忍處決並示眾。因而城中的大部分百姓,看到大順軍有序入城,不僅曾歡歡喜喜地夾道歡迎,還將把家中女兒嫁與大順將士而為榮。

李自成進北京:一國之都淪為草莽的放縱之地,無辜百姓捲入戰火

李自成還曾下令:“文武百官,於次日投職名,二十一日見朝。願為官者量才擢用,不願者聽其回籍。如有隱匿者,歇家、鄰佑一併正法。”於是原本侍奉大明的庶吉士周鍾、魏學濂、大學士陳演、魏藻德,乃至崇禎皇帝的親戚成國公朱純臣,都換上了表示謙卑的青衫小帽,在三月二十一按時前去拜見李自成。

因而可以說,面對崇禎自縊,大明被大順取代一事,北京城內從上到下的大多數人都是欣喜多過悲愁的。我們所以為的李自成入京而北京城一片刀山火海、哭聲震天的場面其實一開始並不存在。

李自成進北京:一國之都淪為草莽的放縱之地,無辜百姓捲入戰火

三、李自成撕破偽善面具之後的京城實況

當然,李自成入京畢竟意味著兩個政權的更迭,且還是並不和平的更迭。再加上大順政權本身的侷限性,北京城內的眾人很快就嚐到了迎接李自成入京的後果。

三月二十一日,朱純臣等人在宮外站了一整天,幾乎粒米未沾,也沒見到前兩天他們笑臉相迎的李自成。兩天後,李自成終於召見了這些及時投誠的大明遺臣,但他收了權臣的賄賂,收了才子的《陳情書》,卻並未給達官顯貴分一杯羹。在得到大順政權任用的約兩百位明朝舊臣中,絕大多數都是四品及以下官員。原高官,只有楊汝成、葉初春等極個別得到了任命。

李自成進北京:一國之都淪為草莽的放縱之地,無辜百姓捲入戰火

且更讓舊臣難以接受的是,李自成開始反過來向他們徵收“助餉”,並進行所謂“追贓”(李自成認為沒被任命的明朝舊臣,其財產都是從民間搜刮來的贓款)。讓普通百姓痛苦的,則是大順政權放鬆了對將士的約束,燒殺搶掠終於在城中蔓延開來。崇禎帝宮中的宮女,早已悉數被李自成等大順政權上層瓜分。殉國明臣的家眷無論男女皆被賜予大順將帥。一般的武官,被“各戚畹婦女給配”。最普通計程車兵,則是“先拿娼妓,漸及良家婦女;先拿小唱,漸及良家子弟”……

所以最終,戰爭的陰雲還是深深籠罩住了北京。或許李自成也從未想過要好好經營這裡。在一陣縱情享樂之後,他丟下一把火便收拾離開。空留下北京的民眾,對著殘垣斷壁和煤山兀自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