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俗語

為何孩子把你的話當“耳旁風”?溝通中4點誤區,很多家長忽略了

作者:由 糰子媽育兒 發表于 俗語日期:2021-10-26

耳旁風什麼意思

本文由糰子媽育兒原創,歡迎個人評論、分享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會發現孩子總是把我們的話當“耳旁風”,在這邊喊破了嗓子、說到口乾舌燥

孩子毫無反應。

不禁懷疑孩子對自己有意見?這孩子怎麼“油鹽不進”,一點都不聽話等等。

其實這種情況在很多家庭都發生著,並不是孩子本身的問題,而是家長跟孩子之間的溝通存在需要改進的空間。

為何孩子把你的話當“耳旁風”?溝通中4點誤區,很多家長忽略了

家長每天說的什麼字最多?

大家覺得父母跟孩子每天說的話是什麼?吃飯了?我愛你?都不是,大部分家長每天對孩子說的最多的字是:別、不行、不可以、快點。

大概從孩子2歲開始,家長每隔不到十分鐘就會對孩子發出一條指令

心理學家Martin Hoffman表示,孩子接受父母指令的頻率,都等於他每天要遵守50條紀律。

為何孩子把你的話當“耳旁風”?溝通中4點誤區,很多家長忽略了

還記得之前有人說過自己在家的地位,每天從睜開眼睛到晚上睡覺,只要在媽媽身邊就一直被訓,但是什麼話都沒聽進去,

更沒記住。

這種把父母的話當耳旁風的孩子不佔少數,究竟是哪裡出了問題呢?

為何孩子把話當“耳旁風”?很多家長忽略了4個誤區

孩子不是沒有聽到家長說什麼,而是對家長說的話麻木了,甚至可以猜到父母下一句說什麼,也可能是“遮蔽”了父母發出的訊號,多半是父母在溝通同忽略了4個因素。

為何孩子把你的話當“耳旁風”?溝通中4點誤區,很多家長忽略了

1)孩子一直在被禁止

孩子之所以把父母的話當耳旁風,其中之一就是總是被父母禁止做這做那,而且

不知道哪裡有不妥。

這換做是成年人也會不好受,所以孩子屢屢被禁止,無法做發自內心的事情,就會覺得父母不講理,自然不願意聽。

2)父母指令太過於複雜

越小的孩子思想越單純,他們分辨父母說話的時候會選擇抓取重點,於是當父母給出複雜指令時就會迷糊。

為何孩子把你的話當“耳旁風”?溝通中4點誤區,很多家長忽略了

比如很常見情況,媽媽對孩子說:你光著腳在地上跑不涼嗎?到時候該肚子疼了,一天

總要我提醒你

,快點過來把襪子穿上!

孩子在父母說這一大串話的時候,腦子裡也在轉,我怎麼又被批評了?媽媽想說什麼?沒等媽媽說到重點孩子的注意力已經不在這了。

3)不停的被催促

家長比較容易犯糊塗的地方就是面對孩子太急躁,當對孩子發出一個指令時,希望孩子迅速做出反應,然後不停的催促。

為何孩子把你的話當“耳旁風”?溝通中4點誤區,很多家長忽略了

這會讓孩子變得特別焦急,他的注意力不在怎麼做事情,而是想躲避家長的催促,所以把話當耳旁風。

4)孩子正在做自己的事情

還有一種情況是孩子可能真的沒有聽到父母說的話,或者沒有時間立即執行父母的指令,因為

他正在做自己的事情。

可能他剛好在擺玩具,心裡想著該怎麼設計造型,這時父母突然讓他做別的事情他才不願意去。

為何孩子把你的話當“耳旁風”?溝通中4點誤區,很多家長忽略了

孩子把父母的話當“耳旁風”,該怎樣引導?

說話的方式簡單點

越小的孩子越需要父母明確表達意思,家長完全可以換一種表達方式,比如:

寶寶來穿襪子

,地上涼,”“先把作業寫完吧,然後再玩”

省去繁瑣的批評和指責,讓孩子能很快聽出父母到底是什麼意思,才知道該怎樣去做。

少用否定性詞語,多用引導詞語

不論是大人和孩子都不喜歡被限制、被否定,所以家長在對孩子說話的時候要注意少用否定的詞語。

為何孩子把你的話當“耳旁風”?溝通中4點誤區,很多家長忽略了

把你不許這樣、你不能這樣,換成“你可以這樣做”,或者把表達順序調換一下。

觀察孩子的情緒,找對說話的時機

孩子也會有不同情緒,不如當他特別生氣、難過等時刻,旁人說什麼

他都聽不進去

,所以家長若是想讓孩子聽我們說話,也要試著安撫好他的情緒。

給孩子時間和選擇的空間

當我們對孩子發出一條指令,要給孩子一個反應的時間,或者等他忙完自己的事情,總是在一旁催促作用不大。

為何孩子把你的話當“耳旁風”?溝通中4點誤區,很多家長忽略了

另外也要給孩子一些選擇的空間,孩子也會有自己的喜好和想法,如果一味的對家長言聽計從,慢慢的會變得沒有主見。

這樣就會在家長的指揮和管教中,形成一個惡性迴圈,始終無法達到家長滿意的程度。

糰子媽心裡話:

跟孩子溝通需要技巧,否則說了再多沒入耳,沒有任何意義。如果發現孩子總是把我們的話當“耳旁風”,那就要看一看我們與孩子的溝通,是否走進了以上4個誤區。

【今日話題】你的孩子能聽進去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