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俗語

俗話:“窮看碗裡富看穿,大戶人家看門前”,背後是什麼道理?

作者:由 安筠社會 發表于 俗語日期:2021-05-02

炒豆眾人吃炸鍋是什麼意思

據現有歷史考證,我國至少有五千多年文明歷史,文化底蘊極為深厚,許多民間傳統節日和習俗深入人心,比如即將到來的春節。時光飛逝,2020年即將結束,再過一個多月,就要迎來新一年春節,也就是備受矚目的過年。也許每個地方過年時候的習俗活動略有不同,但大致是差不多的,像貼春聯、守歲,以及給長輩拜年等。

對於傳統節日,絕大多數人都如數家珍,哪怕只有幾歲的孩子,也能說出不少節日,像清明節、中秋節、重陽節等。但是,同為傳統文化的精髓,俗語慢慢被邊緣化,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多的俗語只停留在書本里,很少被世人提及。其實,俗語看似簡單粗俗,包含的內容和意義不可忽視,幾乎包羅永珍,涉及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俗話:“窮看碗裡富看穿,大戶人家看門前”,背後是什麼道理?

如今在農村老人口中,時不時聽到常用的俗語,筆者每次回家與長輩聊天,總能學到不少知識,比如“炒豆眾人吃,炸鍋一人事”,你可明白是啥意思?其實就是說,好事大家都想分一杯羹,若此事辦砸了,眾人紛紛推卸責任。當看到有人炫富,老人隨口說出這樣一句俗語:“窮看碗裡富看穿,大戶人家看門前。”是什麼道理呢?

一、窮看碗裡富看穿

在古代,由於農業種植水平相對落後,糧食產品也很低,抵禦自然風險的能力比較差,基本上是看天吃飯。如果風調雨順的話,老百姓都非常開心,至少可以吃飽飯。反之,若遇到一些災荒,比如水災、旱災、蝗災,餓肚子的事情時有發生,古代窮人的理想非常簡單,就是讓一家人不捱餓。

俗話:“窮看碗裡富看穿,大戶人家看門前”,背後是什麼道理?

另外,封建社會的老百姓,不少都沒有土地,或者用手的土地極少,為了養家餬口,要麼租種地主家的田地,按照約定的租金,定期給地主交租。就算豐收之年,交過租金之後,家裡剩不了多少糧食了,勉強養活一家老小,平時基本是粗茶淡飯,逢年過節,或者家裡來客人的時候,或許能吃上一頓肉。

以前的人以吃飽喝足為目標,尤其是家境不太好的窮人,不追求所謂的錦衣玉食,一日三餐不捱餓就不錯了,這也符合馬斯克需求理論,畢竟吃飽飯是最基本的生理需求。所以,想了解窮人的生活水平,不需要關注他的房子,也不需要看他穿的衣服,只看他碗裡的食物就能明白。

俗話:“窮看碗裡富看穿,大戶人家看門前”,背後是什麼道理?

所謂的“富看穿”,對於古代家境比較富裕的人來說,吃喝早已不成問題,一個月吃幾頓肉,甚下幾次館子,也是很容易辦到的事情。富人如何彰顯自己呢?方法很簡單,就是穿著華麗的服飾,也就是常說的綾羅綢緞,而普通人只能穿粗布麻衣,一件衣服穿八九年,有句這樣的順口溜:“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

富人用華麗的衣服裝飾自己,這種做法也很好理解。就像現在愛顯擺的年輕人,渾身上下穿著名牌服裝,鞋子幾千塊一雙,相當於一般人的半個月工資。正因如此,古人才感嘆道:“窮看碗裡富看穿。”這句俗語聽起來很簡單,卻說明窮人和富人的差距,同時也蘊含大道理。

俗話:“窮看碗裡富看穿,大戶人家看門前”,背後是什麼道理?

二、大戶人家看門前

古代所講的大戶人家,不僅是家財萬貫,更重要的是,在當地的身份和地位顯赫,也就是所謂的名門望族,幾乎無人不知。如果只是純粹有錢的話,未必能成為大戶人家,頂多算是暴發戶。“大戶人家看門前”,主要有兩層意思。

一是,修建的大門非常闊氣,距離很遠就能看見,畢竟大門是尊貴的象徵,好比人的臉面。古代說媒的時候,都要講究門當戶對,否則很難促成一段姻緣。二是,門口很熱鬧,往來賓客絡繹不絕,有道是“貧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想高攀巴結大戶人家的肯定很多,門前必然車水馬龍。

俗話:“窮看碗裡富看穿,大戶人家看門前”,背後是什麼道理?

如今人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基本不存在吃不飽穿不暖的情況,追求也更高。但是,攀比心並沒有消失,反而比以前更重,現在比的是豪車、豪宅。所以,筆者認為,俗語“窮看碗裡富看穿,大戶人家看門前”雖然有些過時,但依然有借鑑意義,希望每個人都少一些攀比,生活才會更加幸福,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