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俗語

15斤甘蔗制1斤的古法紅糖,快成“鎮江第四怪”了?

作者:由 盡色視界 發表于 俗語日期:2021-12-11

一噸甘蔗能榨多少紅糖

15斤甘蔗制1斤的古法紅糖,快成“鎮江第四怪”了?

15斤甘蔗制1斤的古法紅糖,快成“鎮江第四怪”了?

白蛇傳中的補品好特別

文字原創 / 保和堂

15斤甘蔗制1斤的古法紅糖,快成“鎮江第四怪”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九月中,氣肅而凝,露結為霜矣。霜遍佈在草木土石之上,俗稱打霜。經過風霜洗禮的花草樹木,會別有風味,

而霜打過的菠菜、青菜等,吃起來也會甜滋滋的。

當然,這種甜,甜不過紅薯,更甜不過甘蔗。

15斤甘蔗制1斤的古法紅糖,快成“鎮江第四怪”了?

霜降了,盡色兄說起了紅薯,我就說說甘蔗。霜降到,甘蔗俏,甘蔗也是秋日進補佳品。

相較於紅薯的土,甘蔗可謂優雅盡顯。

甘蔗文能甘甜,武能防身,有人戲稱“少林棍”。

保和堂小時候很喜歡吃甘蔗,甘蔗掰斷,以牙撕皮後,就“咔嚓咔嚓”啃起來,甜甜的滋味入口,臉上就放縱得樂開了花。這當然談不上優雅。

15斤甘蔗制1斤的古法紅糖,快成“鎮江第四怪”了?

優雅其實源自於甘蔗的一項重大用途——製糖。

北宋雅士蘇軾寫過一首《甘蔗》誇獎過它:“老境於吾漸不佳,一生拗性舊秋崖。笑人煮積何時熟,生啖青青竹一排。”不過,風雅的古人並不拘泥於直接啃食,而是透過製糖技術將甘蔗製成“蔗糖”。

15斤甘蔗制1斤的古法紅糖,快成“鎮江第四怪”了?

15斤甘蔗制1斤的古法紅糖,快成“鎮江第四怪”了?

說來也有意思,“糖”和唐代的“唐”,居然真的有關係!

正是從唐朝開始,透過“一帶一路”,製糖技術引入中國。《唐會要》中記載:“西蕃胡國出石蜜。中國貴之。太宗遣使至摩褐陀國取其法。令揚州煎蔗之汁。於中廚自造焉。

色味逾於西域所出者。

及至宋代,甘蔗種植和製糖業已有很大發展。蘇頌的《本草圖經》記載:“甘蔗今

江浙、閩廣、蜀州

所生,大者亦高數丈。葉有兩種,一種似荻,節疏而細短,謂之荻蔗;一種似竹,細長,榨其汁以為砂糖,皆用竹蔗,泉、福、吉、廣多作之。”

15斤甘蔗制1斤的古法紅糖,快成“鎮江第四怪”了?

宋朝的《白蛇傳》傳說中,提及許仙和白娘子

在揚州對岸的鎮江,開設保和堂藥店,

依據藥食同源的機理,結合白娘子和小青在

四川及雲南

修煉時的經歷,研究了一種製糖之法。

15斤甘蔗制1斤的古法紅糖,快成“鎮江第四怪”了?

這個方法是這樣的:“凡治蔗,用十月至十一月。先削去皮,次銼如錢。上戶削銼至一二十人,兩人削供一人銼。次入碾,碾闕則舂,碾訖號曰泊。次蒸泊,蒸透出甑入榨,取盡糖水,投釜煎,仍上蒸。生泊約糖水七分熱,權入甕,則所蒸泊亦堪榨。如是煎蒸相接,事竟歇三日(過期則釀),再取所寄收糖水煎,又候(九分)熟,稠如餳,插竹遍甕中,始正入甕,簸箕覆之,此造糖霜法也。”

糖製出之後,在秋令時節,

廣發鎮江人民作為進補之品,為時人所稱道。

15斤甘蔗制1斤的古法紅糖,快成“鎮江第四怪”了?

15斤甘蔗制1斤的古法紅糖,快成“鎮江第四怪”了?

蘇軾在鎮江居住期間,

曾給好友黃庭堅寄去一些糖霜。黃庭堅也極為風趣,稱糖霜的美味使得他竟能舌尖舔舐鼻尖,有詩曰:“遠寄蔗霜知有味,勝於崔子水晶鹽。正宗掃地從誰說,我舌猶能及鼻尖。”

15斤甘蔗制1斤的古法紅糖,快成“鎮江第四怪”了?

15斤甘蔗制1斤的古法紅糖,快成“鎮江第四怪”了?

俗語有云:

“秋日甘蔗賽過參。”

誇讚的是甘蔗的滋補潤燥功效。蔗糖屬於單糖,極易被人體吸收利用,適合疲勞、胃口不好的人飲用。

總有小夥伴說,吃甘蔗常常會吃到舌頭長泡,於是就有了“甘蔗上火”的流言。其實,民間素有“立冬食蔗齒不痛”的說法,意思是立冬時節性涼的甘蔗已成熟,吃了並不上火。

我猜,舌頭起泡估計是啃甘蔗動作不優雅所致吧!

15斤甘蔗制1斤的古法紅糖,快成“鎮江第四怪”了?

為了優雅地吃甘蔗,可以到許仙和白娘子曾在的

西津古渡保和堂

看一看,

每十五斤甘蔗才能製作一斤紅蔗糖,

聯合金桂、老薑、玫瑰、紅棗等滋補美容佳品,在優雅地靜候您!

其實,古法紅蔗糖不僅僅只是泡紅糖水那麼簡單。

15斤甘蔗制1斤的古法紅糖,快成“鎮江第四怪”了?

譬如《山家清供》中記載的“沆瀣漿”,便是將蘿蔔切塊,放入蔗糖,一同煮爛成汁,並有潤肺生津、寧心安神的功效。燜羊肉時,丟幾塊古法紅蔗糖,不但能增添羊肉的清甜,還能減少燥熱,

真是一舉兩得啊。

霜降了,天有點涼,生活中需要一點溫暖,也需要一點甜。

不妨來一塊古渡保和堂的古法手作紅糖,

據說現在已經成了有名的“鎮江第四怪”了!

15斤甘蔗制1斤的古法紅糖,快成“鎮江第四怪”了?

15斤甘蔗制1斤的古法紅糖,快成“鎮江第四怪”了?

15斤甘蔗制1斤的古法紅糖,快成“鎮江第四怪”了?

文字原創

感謝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