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俗語

張會民:纏腳

作者:由 張會民散文隨筆 發表于 俗語日期:2022-01-02

裹腳腿怎麼纏

張會民:纏腳

小時候在村裡經常能見到纏了腳的老婆婆,走路小心謹慎,不慌不忙,手裡拄根柺杖,隨著前行,有節奏地敲擊著地面,似乎離了柺杖,出門行走就顯得很膠結困難。要是有急事跑動起來,身體一搖一擺,顯得很不穩,常常引起周圍人的操心。學生娃們碰到,都要自覺地上前主動攙扶,成了學習雷鋒做好事的典型素材,在作文日記中盡情描述,獲得老師的獎勵表揚。

有一老婆婆,老家是河南人,小時候雖然家境困難,但仍在四、五歲時就在母親的示範要求下,很自覺地纏起了雙腳。她說,她自懂事起就常聽父母嘮叨灌輸纏腳的思想。“挖牆拄棍把腳纏,吃糠咽菜把書念”纏腳是女娃娃天生必須做的一件事情,是大家共同的認知和約定俗成的規矩,誰也無法改變,也不願違背這一浸入骨子裡的傳統習俗。“三寸金蓮最好看,全靠腳帶日日纏”開始纏腳時,先由母親幫忙親自操作,用一條布袋將腳緊緊裹住,從而使雙腳的肌肉和骨頭變形彎曲,“小腳一雙,眼淚一缸”纏腳是一件極其殘忍和痛苦的事情,四、五歲的女娃娃,忍受著痛疼,得經過三年日復一日的裹腳纏綁,才能形成“三寸金蓮”的雙腳形狀。

解放前河南那次遭災後,老婆婆揹著才有幾歲的孩子,從河南沿鐵路向陝西方向逃難。路途全憑一雙小腳行走,雙腳磨起血泡,用針尖挑開,繼續行走。在一家富戶要飯時,被狗追攆,由於是小腳,無法迅速逃避,腿部被狗咬傷後的疤痕留了一輩子。老婆婆善良勤快,落戶到陝西后,地裡的莊稼,家裡的活計,裡裡外外都是她幹,窯洞背上的地都開挖出來,種蔥栽蒜,經常掂著那雙小腳,爬梯子上下,好不危險。

張會民:纏腳

老婆婆性格開朗樂觀,愛開玩笑也善言辭,她經常給村裡人講述逃難要飯的經歷,說的最多的要數纏腳受過的熬煎。她也常說:舊社會的爛樣樣和爛規矩就把婦女欺負扎咧,婦女就沒一點地位。新社會就是好,人要知足哩,至少新社會把婦女的腳解放咧!走路跑步能使上勁,再也不受纏腳時的那份痛苦了。

給婦女纏腳的習俗,自唐朝以來就形成,千百年來,腳的大小,成了評判女子美與醜的重要標準。“男人的頭,女人的腳,看得摸不得”這句話好象對女人的腳有了神聖的描述,但一條長長的裹腳布,捆綁束縛著的一雙小腳裡頭,蘊藏著的就是一部中國社會的封建史。至少給婦女纏腳的這種陋習、惡習,肯定是一部泯滅人性的歷史,一部對婦女歧視的歷史,一種變態的傳統文化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