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俗語

它是河南的小香港,是一座值得被看見的城市|小地方

作者:由 單讀Reading 發表于 俗語日期:2022-01-13

上水下白是什麼字

它是河南的小香港,是一座值得被看見的城市|小地方

“小地方”是單讀的新欄目。我們採訪來自不同省份、不同區縣、不同鄉鎮的人,請他們講述自己的故鄉。正是這些你從未聽過卻真實存在於版圖上的名字,組成了今天的中國,塑造了你我或清楚或模糊的面目。

今天是小地方的第六期,我們採訪了 95 後單讀讀者徐瑛,她的家鄉是河南濟源。在很多年前,濟源是河南省的一個縣,隸屬焦作。後來它在一任市長的努力下,從一個縣變成了省直轄市,在縣級市和地級市之間,是河南省內一個比較獨立的市。因為緊挨著山西晉城,濟源的方言會有點偏向山西話;又因為三面環山,相對閉塞,很多古老的話語體系都被儲存了下來……

它是河南的小香港,是一座值得被看見的城市|小地方

王屋山銀杏樹

它是河南的小香港,是一座值得被看見的城市|小地方

它山清水秀,

隱藏著我美好的回憶

其實我每次介紹濟源的時候都特別尷尬,因為對話常常是:“你是河南人啊?老鄉啊,那你是哪的?”“濟源。”“啊那不知道。”或者是“你是河南人啊?‘小妮兒啊’你們河南是不是這麼說話的?”就會順口模仿河南話。但是我接不上大家的話,因為聊起天來我和其他地區的河南人說的話都不一樣,河南話我也不能完全聽懂,只有當碰到濟源人的時候,我才真的覺得我們是一家的,因為語言體系都一模一樣。

雖然很多人不知道濟源,但濟源確實是個風景很美的地方。它山清水秀,整體上是一個綠化得非常好的地方。濟源有很多山,像小溝背、五龍口、王屋山、玉陽山……我們平時會驅車去近一點的地方,近的幾十分鐘就到一個景點,還不夠在北京上班時單趟的通行時間。大家會爬爬山,看看猴子。五龍口就是個猴山,山上有很多猴子,你在上山之前需要把包存在山下,要不然猴子就可能來扒你的錢包,把你的錢和證件撒得漫山遍野。如果你帶吃的上山,它可能就直接從你的手裡搶過來,還挺兇的。有一次,我拿了一根冰棒在手裡,發了會兒呆,旁邊就有一隻猴子爬到石頭上面,準備向我撲過來。當它正要撲向我的時候,我抬頭看向了它,它就立刻轉到另外一個方向了。這些猴子散養在山上,很多遊客見著了都會去喂。可能因為見得人太多了,它們就時常在人群裡走來走去,有時候甚至會下山。五龍口山腳下有一小片停車場,我有次看到一隻母猴子,肚子下面吊著它的小猴子,在幾輛車的車頂上跳來跳去,還挺野的。

它是河南的小香港,是一座值得被看見的城市|小地方

五龍口的猴子

在濟源我最喜歡爬兩座山,其中一座是王屋山。我特別喜歡王屋山的原因是在那兒的半山腰上長著一棵千年銀杏,特別大,特別茂盛,需要十幾個人雙手環抱著才能抱住。樹幹上掛著稠密的紅色的布條和黃色的布條,是人們在附近的廟裡祈福求來的,我每次走到那棵銀杏樹下就覺得特別美好。王屋山下有一個愚公的故居,裡面有老式的紡車,古舊的傢俱。有時候爬山累了,我就會在下面的故居里溜一圈,去那兒的小亭子裡歇一歇,看一看那兒的井,在銀杏樹下待一會兒,就覺得特別滿足。另一座喜歡的山是小溝背,每次提到它都會勾起我一段暗戀的美好回憶,所以對這個地方也總有一種奇怪的感覺。

因為蠟筆小新總是光著身子,

我被罵後到現在都沒怎麼看過蠟筆小新

我們這邊拍成過的影視劇叫《王屋山下的傳說》,也有人叫《愚公移山》,黃聖依曾有參演。他們在小溝背上建了一個影視基地,那時建起的茅草屋,村落的這些東西,現在也變成了旅遊景點。記得是在我小學的時候,劇組裡的工作人員來選拔小演員,我們年級裡有個挺有名、挺帥氣的男生面試上了一個群演的角色,他就演村民裡的小孩子,扎著頭髮,穿著古代的衣服。我當時也特別想去,但是因為訊息不暢通,等到知道面試訊息的時候,面試名額已經沒有了。我覺得在小地方吧,有些訊息會在一定範圍內傳得很廣,但是那些訊息也不會過度地發酵。比如那個男生在演完戲後就回到了普通人的生活,當地人也不會因為他演過戲就覺得他有多麼特別。

後來過了很久,大概在我高一的時候,我才去看了這個影視基地。其實那部《王屋山下的傳說》我到底有沒有看過,我都想不起來了。那個時候我家用的是特別老式的電視,當時我們住在學校提供給老師的宿舍裡,電視的有線是從學校裡架來的,就繞在房間外面,不過不是很靈光,而且還不是現在全國用的那種有線。為了看電視,有時候我就要去房間外面夠牆上的線。那是一條特別長的線,我會拿著小竹竿去挑,或者在它掉下來的時候用手去摸,有時候你要挑很久才能進去看電視,所以在劇情緊張的時候我會先摸一會兒,在門口把那一段給看了,或者我和我媽指使我爸在外面擺動天線。那個時候,我家的電視只有三個臺,一個是中央一臺,一個是濟源臺,一個是濟源教育臺,顯示最清楚的是濟源教育臺。濟源教育臺是個什麼樣的臺?這是我們當地的一個電視臺,全國有線搜不到,而且經常會播那種奇怪的廣告,比如讓村民們在鏡頭前現身說法,表示自己吃過一種藥,吃完後他們就重新站起來了,病就好了之類的。

它是河南的小香港,是一座值得被看見的城市|小地方

玩偶遊戲

除了電視,我還會看 DVD 影碟機,中午會看一會兒《四驅兄弟》,下午到鄰居家看一會兒《大風車》。我爸爸會給我買一些影碟,比如《藍皮鼠與大臉貓》、《海爾兄弟》,還有四大名著。當時我最愛看的一個叫做《玩偶遊戲》的少女動漫,裡面有一對巨帥的雙胞胎。一個是一頭金髮、家庭不怎麼幸福、整天被人欺負的小混混。一個是一頭銀髮、學習特別好的閃光王子這就是很典型的少女動漫,但是我爸爸只買了上部,沒買下部。後來網路開始流行的時候,我在爸爸的辦公室裡搜尋《玩偶遊戲》,在百度影片裡找到了動畫的下部。那天我突破了爸爸給我玩電腦的時間,飯也不吃,瘋狂地看,快進著把下集看完了。

有時候我也去鄰居哥哥家看《奧特曼》,他的《奧特曼》很全,我最喜歡看泰羅。看的時候我會把燈全部都開啟,或者只敢在白天的時候去,因為每次看《奧特曼》之後的晚上我都會做惡夢。如果各種都看膩了,就會去租碟子看。當時租碟子的店家很多,可以在店家那裡押 10 塊錢,之後每次看是五毛錢(如果沒記錯的話)。小時候我借過一次《蠟筆小新》,被我爸看到後猛批了一頓,說你看的都是什麼東西?因為蠟筆小新總是光著身子的,我被罵後到現在都沒怎麼看過蠟筆小新。

考慮到整體教育資源的匱乏,

老師們不會花額外的精力去賭一匹黑馬

可能每個小地方都會有一個“縣一中”的說法,我高中就是個典型。它會集中當地的教育資源,作為這裡去更好學校的一個希望。那個時候,全市考第一第二名的人會有機會到鄭州的省實驗中學讀書,我們就會覺得這些人都好厲害。相比他們,我的眼界沒有那麼開闊,我出生在一個平凡的家庭,理想目標就是去當地最好的中學,覺得去省實驗中學唸書是另外一些人應該去考慮的事情。我最近認識的一個師兄是當時省實驗畢業的,他們講課的進度會更快,據說會在高中就開始安排大一的課程,所以他們競賽的成績往往也好。後來高二分文理班,我進了重點班(文科)之後,也知道學校領導會為我們從北京請一些老師給我們開小灶,想讓我們也儘早地加快整個學習進度,並且還會給理科重點班普及一些大學裡才可能學習到的基本數學、物理、生物這類的課程,以便他們參加競賽。

它是河南的小香港,是一座值得被看見的城市|小地方

濟源一中

但是對於我個人或者很多人來說會覺得這件事仍然離自己很遠,會覺得這些都是非常拔尖的學生才需要考慮的事情,是綜合素質能力非常強的人才能做到的事情。在高二的時候,我認識了一個高三的師姐,她短頭髮,高高的個子,特別利落。她是他們那一屆唯一一個同時參加了兩個競賽的人,令我覺得非常了不起。一般來說,凡是好一點的資源,老師們都會在實驗班內部進行分配,他們認為你有參賽的希望才會給你額外的資源。當時我們一個年級有 40 個班,每個班可能有五六十個人,重點班的文理科班各只有一個,重點班的老師獨立在一個綜合辦公室裡,只管一個班的這些人。更殘酷的是,即使是在這樣一個班中,還會繼續劃分出一個有可能能上清華北大的學生群體,再單獨開小灶培養。因為整體教育資源的匱乏,包括老師們包括老師們也會接到努力衝清北的壓力,沒有人有額外的精力能拿去賭一匹黑馬的出現。所以很典型的結構是,清北之下穩定的重點大學數量並不大,中間有一個斷層。

我會開啟手電筒,

躲在被子裡看那些書,非常刺激

小時候有段時間我過得特別慘。我爸爸媽媽是高中老師,他們因為工作的關係,經常不在家。尤其在星期一的時候,他們都去升國旗了,就剩我一個人在家睡覺,睡醒之後我發現家裡沒有人了,就光著屁股跑到門口去哭。那個時候我自己在家,會看很多的書,在上學的路上也會端著書走路。小學三年級的時候我會看《童年》《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初一之前看了《圍城》。之所以記得是在初一或者初一之前,因為當時我寫的《圍城》讀書筆記受到了語文老師的表揚。老師拿著我的本子在教室的過道里繞著圈,邊踱著步邊念,印象特別深刻。

我自己去買書真的很少,大部分都是我爸拿回來什麼我就看什麼。有一次過生日,我爸爸送了我一套語文和數學的資料書,我把資料書上的笑話翻著全看了一遍,看完之後就扔到了一邊再也不提。其實我自己很想買楊紅櫻寫的《馬小跳》的那些書,《雞皮疙瘩》在當時也很流行。看《雞皮疙瘩》的時候其實我特別害怕,大晚上我會開啟手電筒,躲在被子裡看,非常刺激。

它是河南的小香港,是一座值得被看見的城市|小地方

濟源一中的操場

我們一家人在十多年裡都住在學校男生宿舍樓的一樓,那裡有個一間半的小宿舍。那時候沒有什麼性別意識,夏天的時候沒有空調,我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衣服全部脫掉,剩個小褲衩,跳到書桌後面我爸爸的床上躺著。學校的男生上完課後已經是晚上八九點了,他們路過老師的家門前也會比較謹慎一點,所以也不會有人突然闖進來。

早期的時候很多老師和孩子都住在那個院子裡,哥哥姐姐弟弟妹妹都特別多,所以我們相當於也是生活在一個大院的環境裡。大概是六七點吧,那個時候一般都是晚上做完作業的時候,他們會在我家窗外叫我出來玩,我們就會去操場上玩。我們會設計一個劇情,安排一下角色,比如操場上有四個籃球架,我們會把其中一個籃球架當作城堡的圍牆,然後你是王子,他是士兵,城堡外是一個很貧窮的賣豆腐女孩的家。賣豆腐的女孩騎在小腳踏車上面叫賣豆腐,然後遇見了出城的王子,一群人會在操場上玩這種遊戲。

它是河南的小香港,是一座值得被看見的城市|小地方

王屋山的索道

我們還會玩摸頭髮絲,一二三木頭人,這一類的遊戲。還有一種對撞的遊戲,在地上畫兩個大方格,兩波人抬起一個腳在那蹦著,相互撞來撞去,誰先放下一隻腳誰就輸。大院門前有個石頭做的乒乓球案,我們會用紙折出一個電話來,一男一女躺在那個乒乓球案上假裝家裡夫妻打電話,也是過家家的一種。

不過小時候最開心的事情可能還是在冬天堆雪球吧。那時候雪下得特別大,我們會在宿舍門前團起一個小雪球,慢慢地推。長大以後我很疑惑的一件事情是我再沒有見過像小時候那樣大的雪球,但我後來一想,那時候我能推到跟我半個人那麼高的雪球,其實是因為當時的我太小了。最幸福的時候則是在年十五十六的時候,我們會去學校中央一個樓的頂層看煙火,記憶中有一次爆出了一串小燈籠的煙火,特別可愛,後來再也沒見過了。

北京和濟源最大的差異可能還是眼界吧

比起北京,小城市總會顯得安逸一些,因為我到大城市之後才知道大家工作是沒有午休的。如果你在小城市上班,早上去公司上班,中午回家吃飯,睡上一覺,下午睡醒再去上班。你到公司也沒有簽到機,有時候趕不上了可能找同事幫你籤個字就沒事了,下午遲到了也沒油關係。因為城市小,公司和家都離得特別近,一天可以回家幾趟,不會像在北京從早到晚才能回來一趟。在大城市你會變得特別喜歡出門,因為一出門就意味著要走很遠的路,但是你不會覺得這些距離特別遙遠。有一段時間我每天堅持跑十公里,出門可能走上一站路都覺得很近很近了,回到家就會突然覺得幾百米的路都變得很長。

它是河南的小香港,是一座值得被看見的城市|小地方

濟源最大的廣場:世紀廣場

北京和濟源最大的差異可能還是眼界吧,尤其對於我這樣典型的普通小城市居民。比如我在小城市的時候會覺得英語跟我沒有多大的關係,國外跟我沒有多大的關係,港澳臺這些都跟我都沒有關係,甚至飛機也跟我沒有關係。我們那裡雖然是一個小城市,但是正好有一班花九個小時就能直達北京的小火車,坐一整個白天就能回家,再坐一個晚上就能到北京。我一進大學後就不怎麼學英語了,不知道託福雅思是什麼東西,老是覺得還可以吃以前的老本。直到大三的時候我才突然意識到,託福雅思我是可以去考的,國外我是可以去申請的,交換生不用花很多成本就可以出國。那個時候你就會突然覺得小城市和大城市是真的不太一樣的。

另外小城市可能不會那麼精緻吧。大家出門都會比較隨便,牌子對大家來說不是那麼重要。我有很多衣服,是我的姐姐傳給的,我再傳給我的妹妹,我們的衣服是一代一代傳下來的,可以說是祖傳的。直到初三之後,我才慢慢有了真正屬於自己的衣服。那時候我完全不懂品牌,不知道什麼是香奈兒,什麼是迪奧,我們那兒的人逛街全都是在逛商場,逛大型淘寶現場的那種賣場。到了北京之後我才發現,其實每個衣服都是有牌子的,那些我們不知道的標誌,隨便買來的包,可能就會被別人認出是假貨。但是當你回到小城市的時候,會看到大家身上還是有各種各樣的標誌,大家不會因為你身上的標誌去嘲笑你,他們也不管你穿的衣服怎麼樣。我現在買東西會刻意規避一切字眼標識,因為在北京這些概念都會更清楚一些。

它是河南的小香港,是一座值得被看見的城市|小地方

雞蛋不翻

來到北京之後最惦記的還是我們那兒的食物,尤其是我們當地有一種叫“雞蛋不翻”的早餐。它是用大米漿製成的,把那種大米打出來的面水攤在一種特製的小鍋子上,攤出一個個小窩窩,熟了之後再把它扣過來,在上面蓋一層雞蛋,下白上黃的。因為它用特製的鍋不用太翻面就能熟,也有人說它是以前航海的人們為了防止海船翻船會吃的一種麵食,我其實挺納悶,不知道中原地帶什麼時間人們會去航海。幾年待在北京,整天最想回去吃的,也就是這個“雞蛋不翻”,但是後來生活久了也習慣了,慢慢地我可能回去待上大半個月也想不起來要吃“雞蛋不翻”了。

你的父母雖然心疼你,但是無法理解你

現在回家很不適應一點是家裡親戚和我的關係。有的親戚會因為你的身份對你有一些敬畏的感覺,這令我非常不開心。大家聚在一起吃飯,他們就說北京人回來了呀,我們要請北京人吃飯,言談之間多少有些小心翼翼,倒讓我不知道怎麼像從前一樣放鬆地接近。我希望和他們在一起的時候,他們不會高看我,但我也明白,他們會有這樣的做法是源於對我的期待。

其實直到現在,我的父母也不理解我在大城市做什麼,大部分時候都一直在懷疑我的種種選擇。一方面他們想讓我回到濟源,一方面他們希望我非要要北京,就要去一個大的企業。像我這樣新聞系畢業的學生,他們就希望我能去新華社,去中央電視臺,去他們認知裡值得去的地方。但偏巧因為我一直有些偏愛比較忙碌、人事關係簡單的創業公司,說起在哪裡工作總是需要向人解釋一大串,所以這一年裡爸媽幾乎沒有向別人介紹過我在做什麼,因為他們覺得這是一件沒有辦法和人說明的事情。他們雖然很心疼你,但是不能夠完全理解你,有時候可能也沒有辦法消化你的一個失敗或者沮喪。關於未來的選擇,他們支援我考研,但是不支援我出國,也不支援我去香港,除非是在公派的條件下。除了費用的原因,他們有時候會懷疑我是在攀比,關於我說的想去看看世界多些經歷、有些國際視野幫助做新聞這些說辭,也沒能說服他們。

它是河南的小香港,是一座值得被看見的城市|小地方

農村掛的玉米

我是我家的獨生女,出生的時候是 1995 年。當時我爸爸騎著腳踏車從市區去找接生婆,在老家的屋子裡搗鼓了一晚上,我媽才把我生出來。當時家裡人可能想把我藏起來再生一個男孩,後來因為捨不得就作罷了。考慮到職工編制的要求,我家到現在也就只有我這麼一個小孩。

生活在小城市,有些人會很迴避自己出生在農村這件事情,但是我會很感謝小城市帶給我的農村生活。小時候我特別鬧騰,但我外公特別寵我。有一晚冬天下大雪,我非要回家,非要見爸媽,我外公就騎著老舊的三輪車把我送回了市區,再騎著三輪車回老家。我奶奶家在的那個村裡有很多小朋友,我們會聚在一起玩串螞蚱,玩鈴鐺花。有一次,一個小姐姐帶著我穿過村裡的土路,走了大概一二十分鐘吧,她帶我走到一小片河塘的地方,摘了一片荷葉給我。我就把荷葉舉在頭頂,一路舉著回家,覺得特別開心。荷葉長得就像油紙傘一樣,舉在頭頂的時候我會幻想自己是一個江南美人,慢悠悠地走回家,感覺特別美特別文藝。撿泥蛾(知了蛻皮前或者知了蛻的皮)、在門口的後水溝旁邊用廢棄的食品袋燒火、摘野棗、勾槐花、打榆錢,秋天的時候看一條小花蛇從院子裡大搖大擺穿過院子迅速鑽進土圍牆裡或者站在樓頂扒著水缸等著上水水滿大吼著告訴爸媽。在農村裡你會有很多可以玩的東西,但是現在都很少了。

我一直忘了去了解我家鄉的樣子,

這個地方所蘊含的東西遠比我想象的更多

當一個人從小城市到大城市生活,並且當你還是少數派的時候,你會不由自主地滋生出一種優越感。尤其是在還沒畢業的時候,不論你怎麼掩飾,內心多多少少都會有這個情緒。那個時候回家,走在路上,我的腰板都是筆直的,會感覺自己的姿態很優雅,舉手投足間會有一些從大城市帶回來的習慣。但是近些年來,我會開始思考“我是誰”的命題,之前我總覺得自己是“別人家的孩子”,要給所有人一個很好的交代,但是你在大城市生活沒有人會注意你,你會比較自在地想這些事情。

在我大三的時候,我相繼失去了我的外公和我的爺爺,他們都是因為癌症去世的。在他們去世之後,我才知道我的外公其實是我們當地非常著名的焊工,很多政府的大專案都會請我外公去做。我的爺爺是印刷廠的廠長,但是因為剛正不阿,較為廉潔,即使是在印刷廠這樣賺錢的行業,他一輩子也沒有撈著一分錢。知道這些事情後,我突然意識到我其實忽略了很多發生在自己身邊驚心動魄的故事。我一直企圖向外部世界追求很多很虛的東西,試圖去了解外面的人是什麼樣子,這個世界是什麼樣子。我想去大城市,想去北京,想出國,但我一直忘了去了解我的家鄉是什麼樣子,我的祖上是什麼樣子。而我不知道這些事情的話,我根本無法完整定義出我是誰。我曾經覺得這是一個小地方,後來發現這個地方所蘊含的東西遠比我想象的多。

它是河南的小香港,是一座值得被看見的城市|小地方

小溝背

在這座小城市裡生活,人人都記得你,你忘記的童年會有不同的人來提醒你。人與人之間的聯絡太強大了,很多記憶很難真正地從這座城市裡消失。但是在另一個維度上,很多改建的工作在進行,你念過的中學搬到了其他的地方,原來的地方被改裝成小學。在一個沒有太多記錄裝置的年代,人一旦死了,他就消失了。我覺得95後這一代人也許是最後見過老中國長什麼樣的一代人了。可能 00 後已經不知道沒有手機的日子是怎麼過的,而我們是老手機一部一部用過來的。我們上學的時候用的都是步步高手機,女生拿一個白色的翻蓋手機,就像女神一樣。現在孩子們的審美和他們使用的東西,論先進的程度肯定遠遠超過於我,但是關於中國農村裡的事情,關於祖祖輩輩的故事,他們恐怕是沒有記憶的。

包括現在談到情竇初開的感覺可能也不是那種濛濛朧朧的樣子了。在我小學六年級的時候,我們班有一次大型的表白現場,班裡的男生每個人都買了一條項鍊,週一的時候他們把項鍊放在喜歡的人的抽屜裡,用這樣的方式告別自己的小學。有個男生追我,我們約好去拍大頭貼,在拍照前他買了兩條小金魚送給我,我想現在的孩子追女生應該不會送小金魚了。現在的孩子有一種顯而易見的成熟,對此我也不知道該怎樣評價。但我會覺得 95 後這一代人真的是連線了上下兩個時代的一代人,我們恰好處在一個既傳統又現代的年代,而我個人的經歷就是從一個非常傳統的環境過渡到一個比較不傳統的經歷。

它是河南的小香港,是一座值得被看見的城市|小地方

王屋山山頂

在北京生活的五年,我沒有感覺到它本質上的變化。相比之下,濟源的變化非常多,它是一個“勇敢”的城市。我現在特別想把濟源推到更多人的面前去,告訴他們它是一個多麼值得被看見的城市。我們在自然風光上有像王屋山那樣的 4A 級風景區,相比它周邊的城市,濟源的發展情況非常可觀。很早的時候就有人說濟源是河南的小香港,比如說做醫美這件事,周邊的人更願意選擇到濟源來做,他們會覺得在濟源割個雙眼皮可能會好一些。前一陣我在家看了是枝裕和的電影《小偷家族》,上網查了以後才知道,這部文藝片在很多小城市是不排片的。那個電影院堅持開了很多年,到現在,濟源已經開了很多電影院,甚至開起了健身房。近兩年,濟源建起了一個黃河大學,越來越多家長把孩子送往國外或者香港唸書。我看到這些感到很驚訝,沒想到這座城市能夠改變得這麼多,同時也覺得自己從來沒有真正關心過這個城市。現在回家會感覺非常輕鬆,一切都好像還是從前的樣子,大家的生活還是十分單純,你過著一種完全沒有心機的生活,非常愜意,思想也會平靜很多。

它是河南的小香港,是一座值得被看見的城市|小地方

編輯丨是鴨

圖片來自網路以及受訪者本人

點選上圖,購買全新上市的《單讀 17 :人的困境》

它是河南的小香港,是一座值得被看見的城市|小地方

▼▼不同地方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