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二掃地真的會窮嗎
【
前言
】
大家都知道,大年初一有很多禁忌和習俗。其中,有一條禁忌習俗,是出嫁的女兒不能回孃家。據說,會給孃家帶來窮運,不利於孃家。
那到了大年初二,是不是可以回孃家了?有沒有什麼講究?我是養花綠植,來一起看看大年初二能不能回孃家?有哪些傳統習俗
。
1、回孃家,“法定日”
大年初二,傳統習俗還真不少!其中,大家最熟悉的是回孃家。
大年初一,有不會孃家的禁忌。但到了大年初二,是傳統的習俗:回孃家。民間稱“姑爺節”或“迎婿日”,是已婚女兒回孃家的日子。
這一天,女兒要回孃家,與自己的丈夫,還有家裡的寶寶們一起回家。而且自己的丈夫要一起同行,要給岳父岳母拜年。當然,還要帶上豐厚的禮物啊!所以,在民間,大年初二又叫“姑爺節”。
大年初二回孃家,是民間傳統的習俗。大家忙碌一年了,有時也難得一家老小、兄弟姐妹們團團圓圓,聚在一起。過年了,大家好不容易團聚在一起,是個值得慶賀的好日子
。
2、祭財神,“求財日”
大年初二,回孃家是春節期間的傳統習俗。還有一個非常喜慶和重要。那就是祭財神。
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是求得財運滾滾,年年發財。各行各業的人員都祈求新的一年財源滾滾,錢財廣進。尤其是是經商人員,更加重視。
在正月初二這一天,人們要舉行祭財神的活動。準備好豐富的祭品,雞魚肉蛋等等,更有的準備五大件:整雞、整魚、整鴨、整豬、整羊等,把大年夜請來的財神好好祭祀,還要燒大量的紙錢和紙元寶等等,進行祈禱。
祈求和希望財神眷顧和保佑,今年發大財,財運滾滾來。
3、開年飯,“開齋日”
大年三十除夕夜是團圓飯,闔家歡歡喜喜共同聚餐,快快樂樂過大年。大年初一講究吃素食,吃大年夜剩菜,既是對神靈的尊重,更是寓意年年有餘。
但到了大年初二,就要吃一頓豐盛的開年飯,又稱為開年
。開年事關一年的時運,都格外重視,寓意新的一年事事順利,好運連連。
開年飯,是非常豐富,菜品寓意非常喜慶。自然少不了大吉大利的大雞,還有紅紅火火的紅燒肉,吉慶有餘的大魚,更有用生菜墊底,上面鋪上金針菇,寓意生財和金錢滿地等等。
4、初一的餃子,初二的面
俗話說得好!“初一餃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往家轉”。
過年期間,在吃的方面,講究可真不少,這也是一輩輩流傳下來的習俗。而且還有三個講究,不得不知。
一是用初一的餃子面來做手擀麵
。初一包餃子時,可多準備點麵糰,預留下來做麵條。
二是做麵條用冷湯。
麵條煮好後,過兩遍水讓麵條冷卻,然後配上滷子,做成打滷麵等。
三是麵條要整齊勁道。
不能出現斷斷續續的問題,要順順滑滑。
看到了吧!,“初二的面”,還是有講究的。寓意生活上是順順利利,親戚朋友子女之間常來常往。
5、初二禁忌
一是不能洗衣服、倒汙水、。
大年初一、初二不要洗衣,傳說這兩天是水神生日,因此不要洗衣,也不要去動水,以及倒掉汙水。
二是回孃家,禮物不拿單數。
初二回孃家,是大喜的日子,一定帶上豐厚的禮物,而且講究禮品數目,不要為單數,也就是一、三、五、七等樣數。在民間,認為單數不吉利,要好事成雙。
三是不要掃地,也不要垃圾。
在大年初一初二,都講究不要打掃衛生,防止把財氣掃掉,對財運不利於。
【
小結
】
常言道:五里不同風,十里不同俗
。各個地方,有各個地方的風俗,尤其是過年期間,習俗和禁忌比較多。但都是祈求新年好運連連,平平安安,寓意吉祥美好。
通常,在民間,過完正月初五,從正月初六開始,要求和禁忌就少了,就恢復正常生活和工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