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曲藝

編輯部聊天室|成年後的我們,如何重新理解和父母的關係

作者:由 介面新聞 發表于 曲藝日期:2022-07-26

親屬關係是怎樣的

編輯部聊天室|成年後的我們,如何重新理解和父母的關係

043期主持人 | 尹清露

父親節剛過去沒多久,這一天似乎與母親節和諧友愛的討論氛圍截然不同。有不少網友表示,自己和父親的關係十分複雜、難以言說,引起對於父職缺失的又一波批判;“人物”雜誌於6月16日發表的文章

《第一代「海淀媽媽」和女兒的「雞娃」陰影》

也讓許多人產生共鳴,想起自己也有一個同款媽媽。原生家庭是一個常熱話題,但每次都可以精準揭示出某種隱痛,一種既愛又恨的複雜感受。

我也會在自己身上感受到一些國內家庭的共通之處,我的家庭已經足夠幸福,我沒有被“雞娃”,但是來自母親的期望有時也讓我焦慮。就像人類學者閻雲翔去年在一篇

專訪

中所說,代際之間的親密關係上升了,但同時,家庭也變成了一個要去經營的專案,父母大量介入子女的生活、工作等選擇。在更早之前他就已經提出,中國並不存在西方意義上的個人主義,當我們從集體中脫嵌,社會風險轉嫁到個人身上,我們又會回到家庭中尋求保障,成為“關係中的自我”。另一名研究非西方社會親屬關係的人類學者Marilyn Strathern也發現,她的研究物件並不是不可分割的堅固個體(individual),而是與上一輩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的“可分之人”(dividual)。

不過好在,成年後的我們有了更強的反思能力,當我們回溯和父母的關係時,也會多出一些新的理解,並能夠和他們保持一種更合適的距離。我小時候和媽媽更親,但長大後會反思這種親近意味著什麼,比如我媽的性格比較女強人,她會督促我要有上進心,這種督促反而讓我變得自由散漫,失去自覺性。近幾年來,我意識到這種反向影響力的存在,開始嘗試接受她的建議,試著生活得更自律一點。我和父親的關係也經歷過變化,兒時和我爸的交流並不多,長大後才更加了解他,比如他寫得一手好書法,這讓我發現我倆其實挺像的,都有一些自得其樂的小愛好。

成年之後,我們如何重新理解父母,進而理解自身?較為理想的家庭關係是怎樣的?而我們又如何看待對於東亞家庭“有毒”的指責,以及有關家的複雜敘事?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什麼是長大?沒有人是完美的成年人

林子人:

我和我媽關係更親近。我媽是一個女強人,在職場上大放異彩,而且性格豪爽,無論走到哪裡都能和人打成一片。進入中學特別是高中之後,我和我媽的關係就像是朋友,我特別喜歡聽她講她工作上的事情,因為她在聊到自己工作的時候,像是整個人都在發光。她可以說給我樹立了一個榜樣,告訴我要努力成為一個優秀的職場女性,發揮才幹,創造價值。

對我爸則是隨著成長逐漸祛魅的複雜感情(笑)。客觀而言,他在“中國式父親”中實屬不錯,親力親為地參與育兒(我小時候上鋼琴課都是他在監督,中小學時期的數學題也沒少得到他的指點),但他也是讓我在日常生活中看清父權社會本質的那個人——我已經記不清我媽抱怨過多少次我爸不做家務,但好像他們之間的性別分工也一直沒有什麼改變,彷彿默認了我爸就是什麼都不會,沒辦法。另外,明明我媽是那個更外向、能力更強、社會關係更多的人,但在對外的時候她總要刻意表現得比我爸低一頭,聲稱我爸才是家裡的主心骨和做決策的人,因為要“給男人面子”。還有,我爸在家裡做錯事從來不道歉。這曾困擾我許久,直到我理解了“不道歉”是等級制社會中上位者自認為“應得的權利”。

葉青:

我比較好奇大家內心真的有那種很強烈、篤定的“我成年了,我是大人”的感覺嗎?成年人究竟該是什麼樣子,我不太確定,是要更懂事、更有智慧、更負責任嗎?除了多些社會經歷,更會裝出一副大人模樣,我好像並不覺得和20歲的我有什麼本質區別。

去年正式邁入了我媽開始當媽的年紀,我時常在想,如果現在我是一個孩子的家長,我會做得比她好嗎?不太可能吧,我連顧好自己都算勉強,怎麼會有能力為另一個生命的人生的負責。光是想想我都頭皮發麻,因而也更能理解和體諒她當初的難處與無奈。作為一名文化水平不高的農村女性,她在25歲時不得不成為大人,面對著手頭並不充裕的選擇,她已經做到了她能做到的最好。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尹清露:

子人和葉青的回答讓我產生了一種矛盾的心情。一方面,我現在確實可以更平等地和父母交流了,在選擇伴侶、探尋自我這類事情上甚至比他們更有經驗。我小時候,我爸的口頭禪是“你不懂”(邊說邊報以意味深長的微笑),後來也逐漸明白那只是男性慣用的搪塞,而不是我真的對世界缺乏理解力。

然而另一方面,這些值得自豪的經驗可能更多的是我們這輩人普遍受到的眷顧,就心理年齡而言,我好像並沒有太多長進,十八歲、二十五歲這些所謂的關鍵節點都已經悄然逝去,但是我也沒有變成更加不同的人。讀研時一名前輩曾說“人這種東西是不會成長的啦”,語境已經忘記了,但冥冥中覺得這句話道出了某種本質。這樣想來,當初被賺錢養家推著走的父母們也很了不起,他們必須逼自己面對這些場景,就此度過無知無覺的青年期,我媽也是這樣的。她年輕時按部就班地結婚生子,人到中年才展開閃耀的職業女性生涯,即便如此,她也會遇到舉棋不定、困惑的時候,這些時刻讓我明白,父母並不總是完美的成年人,沒有人是完美的成年人。

理想家庭什麼樣?相敬如賓,像好友那樣時常小聚

林子人:

離家工作以後,我開始和爸媽保持相敬如賓的關係,而不是像以前那樣什麼事都會和他們說,徵求他們的意見。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如今的我和他們在知識、眼界和生活經驗上已經出現了越來越大的差異,所處的社會環境和父母同齡的時候所處的社會環境也截然不同,會覺得很多事情去和父母講只不過給他們平添煩惱而已。他們沒法再給予我的人生任何指導,而我也能更獨立地為自己的人生負責,維繫我們之間關係的只是愛和適度的關心。在我心裡,這樣的家人關係就很好了。

尹清露:

我有時會懷疑是否存在理想的家庭關係。隨著自己長大,發現只要不跟父母吵架,平時多聯絡聯絡就挺不錯的,而這一點的基礎是雙方都有各自的事要忙,互相都沒有太多索取。我也見過父母非常依賴子女,反而導致家變得支離破碎的例子,這使得有些人與上一輩徹底切割,然後用其他方式來補足缺失的部分(比如透過個人成就,或者組建屬於自己的家庭),雖然比較悲傷,但我覺得這也是一種選擇,而且已經是他們能做出的最好的選擇。

葉青:

不知道大家會不會這樣,春節或長假剛回家的前兩天好幸福,好愛爸媽,好想念他們,他們就是最好的,家裡的飯菜真好吃,家就是全世界最安心最溫暖的地方。但到了大概第三天,開始看彼此有些不順眼。媽媽又在唸叨從小到大已經唸叨了無數次的東西,我就是不想改或者改不了,為什麼不能放過我?爸爸又是吃完了飯就躺在沙發上看電視,家裡的事一點都不放在心上,看著好不順眼。第五天內心開始大吼“我要回成都”,戰爭隨時一觸即發。我覺得和父母的關係距離和關係最好就像和好朋友那樣,我們應該時不時聚一聚,但為了我們對彼此的愛,實在不用時刻黏在一起——摩擦在所難免,吵架這種事情還是留給彼此的另一半吧。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有毒的”東亞家庭?孝道與自我的衝突難以避免

徐魯青:

關於“有毒”親子關係很精彩的一段文字,是魯迅回憶小時候讀《二十四孝圖》,雖然他針對的是中國孝文化,但或許和東亞父母關係有隱約的聯絡?《二十四孝圖》是魯迅第一本畫圖冊子,裡面的故事很有名,連阿長都能滔滔不絕地說出來。幼時的他在讀完書後大受衝擊,發現禮俗要求的孝順不單要“聽話”和“從命”,還得臥冰式自我犧牲,或肉麻地拿著“搖咕咚”詐老父開心,他只好自嘲“想做孝子的計劃,完全絕望了”。等再翻了幾頁看到“郭巨埋兒”的故事,心態成了“不但自己不敢再想做孝子,並且怕我父親去做孝子了”。

我相信現在大多數人讀“二十四孝圖”都能覺察到其荒誕可笑,並且面對“聽話”“從命”這樣的要求也會本能反感,這是奴隸的話語,即使用在伴侶動物身上都不應該,何況親子之間。豆瓣上的“父母皆禍害”小組曾經紅極一時,其中大多數矛盾都集中在父母把子女當私人財產,認為要求“聽話”理所當然。記得曾讀到過一個帖子:媽媽不同意女兒選擇的城市和工作,於是連夜飛到女兒城市,闖進她的公司“要和領導談談”,最後以經典句式“這都是為了你好”收尾。光是讀這個故事我都倒吸一口涼氣,暗暗感謝父母沒有過度干涉我的生活。東亞家庭裡常見的壓迫式權力也最有可能逆轉,小時候是父母讓孩子“聽話”,老了孩子讓老人“聽話”,不把彼此當平等獨立的人看,更容易冤冤相報,進入毒性迴圈。

魯迅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73-4

林子人:

日本歷史學家竹內康浩在《從前的中國》中用了一個章節的篇幅闡釋傳統中國的孝道。他認為,中國人的生活方式紮根於“人自降生就有父母、需要履行家族傳承的責任”這個普遍觀念之中,因此過去中國人的生活離不開家和家族,“繼承祖先的智慧,再傳授給後代,實現迴圈性依託的就是家。”在他看來,“孝”其實是生活在一個以集體(家族)為中心的世界裡的中國人驗證自己的價值、讓自己具有現實存在意義的最重要方式。這當然和強調平等、獨立的現代社會相比是一種非常不同的意識形態。我們仍處於價值觀轉型的劇烈變動期,家庭關係複雜、代際衝突不斷——父母覺得我們不聽話、不孝順,我們覺得父母對自己的生活幹涉太多——正是因為如此。

順便說一句,現在的國學班如果教的是《二十四孝》那真的太low了,古代的正經文人讀的都是《孝經》好嗎!不過按照《孝經》對孝的標準——“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出人頭地才是孝的終極目標,恐怕對很多人來說盡孝也是可望而不可及吧。

姜妍:

這種被認為所謂的“有毒”的或者說相對複雜的家庭關係,會不會和國內家長與子女的“糾纏”和牽絆更多有關?比如說在經濟上面上一代提供的支援,比如在養育第三代的時候大多數中國家庭也避免不了需要父母的付出,這些更多的“索取”,可能也需要以失去一部分自在感作為交換,至少會讓自己的生活主動或者被動地被介入更多。

我自己年紀漸長以後,會更多進行反向思考,比如父母為什麼會成為這樣的人,在他們的成長過程裡經歷了什麼,我們是否真的理解他們,作為子女有什麼地方是自己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