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曲藝

中國人的精神世界,從未荒蕪——馬致遠:蟾宮曲·嘆世二首

作者:由 頨你同行 發表于 曲藝日期:2022-09-03

四面楚歌表達什麼情緒

蟾宮曲·嘆世二首

【元代】

馬致遠

咸陽百二山河,兩字功名,幾陣干戈。項廢東吳,劉興西蜀,夢說南柯。韓信功兀的般證果,蒯通言那裡是風魔?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醉了由他!

東籬半世蹉跎,竹裡遊亭,小宇婆娑。有個池塘,醒時漁笛,醉後漁歌。嚴子陵他應笑我,孟光臺我待學他。笑我如何?倒大江湖,也避風波。

中國人的精神世界,從未荒蕪——馬致遠:蟾宮曲·嘆世二首

馬致遠字千里,號東籬,是“元曲四大家”之一,是我國元代著名的戲劇家、散曲家。馬致遠所作的雜劇以《漢宮秋》為代表,他被後人譽為“馬神仙”,有“曲狀元”之稱。

一說到他的作品我想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天淨沙

·

秋思》,寥寥幾個字把秋天的意境刻畫得入木三分,被後人尊為“秋思”之祖。

說到元朝,除了成吉思汗和忽必烈帶領蒙古騎兵一路打到歐洲的

歷史以外,在文化上就似乎沒有什麼成就了。當時統治者是漢族以外的蒙古族,整個社會重武輕文,文化落後,知識貧乏,更別說“元詩”了,可以說是一片荒蕪,真的是這樣嗎?

華夏的文化,越是璀璨的時候,就越是能包容,之所以說中華民族的文化從未斷絕,是因為民族和文化的包容性。元代是一個思想與言論都自由的時代,政府在文化上無所作為和缺少干預,成就了自主和自由自在的文化發展狀態。

今天我們說:唐詩、宋詞、元曲,這是從相對狹隘方面的具體劃分,我們不可否認的是在文字裡的那種從《詩經》、《楚辭》裡

傳承而來的可以令人一再回味和引起共鳴的“詩意”,所以從小的方面來說,《

蟾宮曲·嘆世二首

》是屬於元曲

·小令,從大的方面來說,我們也可以稱之為古詩的一種表現形式。

《蟾宮曲·嘆世二首》是馬致遠遭遇貶謫後,從高高在上的官位淪落成為普通老百姓,面對世態炎涼而發的感慨。

中國人的精神世界,從未荒蕪——馬致遠:蟾宮曲·嘆世二首

第一曲從咸陽易守難攻的險要山河寫起,千軍萬馬,烽煙來去,不為了紅顏一笑,為的是“功名”二字。接著說楚霸王項羽意氣風發滅了東吳,剛愎自用“英雄”氣,怎敵溫柔鄉里美人泣。項羽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爛,落得四面楚歌垓下兵敗,

最終無顏見江東父老,自刎烏江長遺恨。

反觀劉邦在西蜀興國,屢敗屢戰、永不放棄,最後

建立大漢百年基業,

不過也是南柯一夢。韓信點兵,指揮若定,卻主宰不了自己的命運,反而因為功勞太大失了性命。謀士

蒯通力勸韓信謀反自立不成,不得不裝瘋賣傻,為求苟活於世。

“蕭何月下追韓信”被傳為愛護人才的佳話,但韓信怎麼也沒想到,力薦劉邦重用他的蕭何,會反過來設計陷害他。最後馬致遠得出結論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這句話成為後世常常引用的成語之一,所以詩人感嘆說:算了,不如喝醉了一切隨他去吧!

第二曲透過自嘲的方式表達自己對世道不公的不滿。“東籬”的說法自陶淵明“採菊東籬下”而起,馬致遠自號“東籬”,想來是以陶淵明的後來人自居,嚮往、追求他那樣是生活。

從《秋思》可以看出馬致遠十分擅長用看似平常的意象描繪絕美的意境,“

竹裡遊亭,小宇婆娑。有個池塘,醒時漁笛,醉後漁歌。” 寧靜閒適的田園生活中彷彿可以放下世間的種種七情六慾,然而接下來的句子就道出了平靜海面下難以掩飾的暗潮湧動。

嚴子陵他應笑我,孟光臺我待學他。嚴子陵曾是漢光武帝劉秀的少年好友,光武中興後,劉秀力邀他為官,他堅決不去,隱居富春江。嚴子陵是真的不貪念官位與榮華富貴,而馬致遠卻難以釋懷被貶之事,所以嚴子陵會笑話他。孟光是漢代的醜女,與梁鴻成婚,後來一起逃到山中隱居,與愛人舉案齊眉以進食。“舉案齊眉”後來成為夫妻相敬如賓的象徵。

“笑我如何?倒大江湖,也避風波。” 用嚴子陵和孟光的例子自嘲,暗指自己既不願意和官場的腐敗同流合汙,又無法擺脫也無力與之抗爭。只能在鬧市中尋一片清靜之地,學學陶淵明的“心遠地自偏”,偌大一個江湖,“躲到小屋成一統”,也可以超然物外,聊以自慰了。

上下兩曲短小精悍,卻包含了如此之多的典故,精巧而恰到好處地體現出馬致遠所要表達的思想情緒。身處被貶謫的悲苦境遇,卻可以從歷史中找到可以“類比”的名人,項羽劉邦、韓信

蒯通那樣的英雄人物,一樣是南柯一夢般的轉眼即逝,唯有真隱士可以在茫茫江湖中找到自己不必隨波逐流的立身根本。所以說馬致遠代表的是元朝在異族統治下文人的一種豁達心態:人生天地間,不過是寄居而已,若不能效力國家,則可以寫文弄詩,做一個“隱逸”閒人。

中國人的精神世界,從未荒蕪——馬致遠:蟾宮曲·嘆世二首

我們說中國人的精神世界從未荒蕪,是因為我們有傳承五千年的文化自信。無論是意氣風發的金榜題名時,還是被貶千里的蠻荒之地,只要有一卷詩書,一根筆桿,就可以與幾千年的文人墨客秉燭夜談,就可以和千里萬里之外的故人對影邀明月……這是怎樣一種精神財富啊,它在華夏兒女的血脈裡汩汩流傳不息,滋潤著古人,也激勵著現在的你和我。

此生不悔入華夏,來生還做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