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曲藝

一個代工廠的獨白:請品牌方棄單以後給我一條活路

作者:由 砍柴網 發表于 曲藝日期:2022-10-10

代工廠怎麼接活

一個代工廠的獨白:請品牌方棄單以後給我一條活路

科技自媒體 / 倪叔

作為品牌的“配角”,代加工企業,也就是我們以前常說的外貿企業,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如今也成為了最艱難的存在。

隨著市場環境發生鉅變,無論國內國外,消費者需求都更碎片化,變化也更迅速——百萬十萬的大訂單不復存在,幾千件的訂單就是大訂單;同時交貨週期在縮短,過去幾個月,現在幾天就得交付,否則就會錯過市場視窗;與此同時,品牌商的庫存負擔也在加劇,品牌燒掉庫存的訊息不時見諸媒體。

而這樣的壓力也傳遞到了生產端,讓代工廠在用工難、接單難、原材料漲價的困難之外,又多了一個難點:清庫存。

而代工廠在不得不自己面對市場的時候,它們發現自己沒有品牌、沒有渠道,這些事情過去都是它們代工的客戶來做。

如何去庫存,已經成為當前困擾代工廠的重要問題。

代工廠的煩惱,無處安放的庫存

寫代工廠,是最近與朋友聚會,遇上了兩位做服裝代加工的朋友,向倪叔好好吐槽了一番。很意外的一點是,他們吐槽現在生意難、利潤低之外,都不約而同提到,

現在庫存是讓他們非常頭疼的問題。

從理論上來說,一般都是工廠只管生產,銷售都由品牌負責,如果銷售成績不好,庫存是由品牌方來管理的,與工廠無關。

但實際上發生的情況是,工廠是靠品牌方來養活的,品牌是甲方,工廠是乙方,因而現在經常出現的情況是:品牌選定了一個款之後,就會找到工廠下單,但等到第一批商品上市售賣後,如果售賣情況不好,很可能出現的情況就是品牌一句話說不要了,就把這些已經制造好了的衣物甩給工廠了,造成工廠巨大的虧損,不少工廠負責人為此不惜給品牌方下跪,請求品牌方能把衣服收走,但往往只能遭到拒絕。

先說說王森(化名),他做服裝已經有10年了,一直都幫人做代加工,有外貿加工,也有國內品牌的加工,人家樣子過來,他們照單生產,比較機械化的操作。

頭幾年,生意還比較好做,接到幾萬件、幾十萬件的大單是常有的事情。但是最近這5年,因為品牌迭代太過於迅速,接到的單一般都是幾百件,幾千件已經算是挺大的單子了。而問題是,這麼零碎的單子,還會有尾貨,甚至退單。這些單子就基本壓在工廠這一塊了。

王森說,這幾年他踩庫存的坑是常有的事,比如有的品牌說,這個款不好賣,我們就不要了;還有品牌方會說,這個款,我們定多了,剩下那些就不要了……反正一個單子有幾十件庫存是常有的事。

“去年,我接了一個品牌的單子,踩了一次庫存的大坑。

就是那種在網上開預售的單子,他們第一次下單了300件,一晚上就賣空了,然後馬上來下第二批,這次他們下了1000件,這批貨他們打算分兩次拿,第一次拿300件,後面等我們全部完工拿走,因為我們生產能力還可以,所以一週都全部生產完了。他們先是把那300件拿走了,後面的700件一直不來拿貨,我就著急了,催他們來拿。結果,他們說這700件不要了,我問他們原因,他們說沒想到這個款賣的不如想象中好,後面加的300件已經賣的比較吃力了,這700件就不要了。因為我們之前合作也比較多次了,這次他們下單的又比較著急,所以並沒有籤合同,定金他們是付了一些,但根本抵不了貨款,這筆庫存我只能自己解決了,當然和他們我也不會再合作了。”

王森估算了一下,在每年都進行好幾次集中處理的情況下,他的廠裡現在至少有4、5萬件庫存。“好在我還是有不少好單子的,不然光這些庫存都能壓垮我,當然,現在也讓我很苦惱了,因為如果庫存再增加,可能我得專門找一個大倉庫來堆放這些庫存了。而且庫存處理起來也是很頭疼,管理的好一點的衣服,還能賣出地攤貨的價格,管理不好的,只能賣出抹布價了——5塊錢一斤。”

還有一位是安華(化名),她現在已經不做加工廠了,她就表示,她會關掉加工廠,就是因為庫存太多了。品牌動不動就退單,加上一些壞單、延期單,一年下來就有好幾千件庫存。“去年,我把服裝加工給關掉了,太難賺錢了,淡季搶訂單,旺季搶工人,做內單賬期拖不起,做外單價格又太低。而且,品牌方都比較牛,我都快要跪下請他們把貨拿走了,但他們只會說自己負責。

我十幾年服裝加工做下來,得到的就是一堆庫存還有一屁股債。”

一個代工廠的獨白:請品牌方棄單以後給我一條活路

2019年

代工廠可能面臨更加艱難的狀況

作為代工廠的前端,品牌方發展的情形,直接關係到代工廠的日子好不好過。不過,很遺憾的是,2019年服裝行業的情形,並沒有看到好轉。麥肯錫釋出2019年全球服裝行業趨勢,就對行業不那麼樂觀。

第一個原因,全球經濟週期波動帶來的相關問題會對2019年的全球經濟發展帶來不確定性,

服裝行業也受到了全球經濟所輻射的風險。《時尚狀況報告》(Stateof Fashion report)調查的高管(42%的受訪者)認為,2019年的行業狀況將進一步惡化。

第二個原因,是消費人群發生了變化。

年輕一代正成為購物主力軍,包括Z世代(Z世代是美國及歐洲的流行用語,意指在1990年代中葉至2010年前出生的人)和千禧一代將成為服裝零售的購買主力軍。僅以美國市場資料為例,千禧一代與Z世代代表著3500億美元的消費市場。他們選購商品更加沒有規律可循,喜好的東西更加個性化。這樣的經濟變局之下,很多服裝企業都在走下坡路,包括HM等快消品巨頭的都紛紛進入寒冬期:Topshop虧損,與中國合夥人解散,退出中國市場;NewLook 業績不佳,關店潮,退出中國市場;H&MNyden 業務重組,CEO辭職;GAP退出澳大利亞市場,關店潮,關閉第五大道核心旗艦店;Forever21 退出法國市場………

第三個原因,在2019年,服裝款式設計和潮流更替不再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趨勢更新加快,品牌和商家們需要利用技術加快產品線更迭的頻率。而這一趨勢對於訂單生產週期和出貨量也有更高的要求。

每一個原因都對品牌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快出貨,或許還需要有更多存貨,而對處在下游的代工廠而言,這些變化都可能成為趕工、庫存的負擔。

代工廠只能遮掩去庫存的尷尬

有了庫存之後,自然只能清庫存了。為了清庫存,各個廠家也是絞盡了腦汁。因為他們沒有渠道,也不面對客戶,只能採用最原始、最麻煩的方式去庫存。

安華為了清理庫存,有段時間,就叫她媽媽和大姨到農村去擺攤賣衣服。“我給她們算25一件的工資,早幾年這樣還能賣出去,後來農村淘寶也很方便後,這樣擺攤也不太好賣了。”

王森去庫存嘗試的辦法更多:

找國內外客戶收購;賣給國內批發商、零售商;做網店自己賣;做促銷品……每一種方式處理起來都很麻煩。

因為王森的庫存裡,有很多是品牌庫存,他還不能明目張膽地叫賣,“我們還是要顧忌品牌方的利益,明明是品牌方下的訂單,按照品牌方指定的樣式生產的衣物,但我們不能拿著品牌方的名義出去售賣,更不允許以打折,促銷等名義出現。畢竟我們未來還是需要合作的,不然,我加工廠開不下去啊。”

王森說的,也是很多代工廠的生存現狀。

最終,

代工廠處理庫存的方式,一般來說就是:

剪標出售。比如說:某代工廠有XX品牌的衣服,他們就會將商標部分全部剪掉,然後放到線下三五線城市、超市等等地售賣,找一些相對不那麼打眼的渠道去處理。

正是因為有了這麼一層“不可言說”的痛苦,導致這些渠道販售起來也只能遮遮掩掩,往往讓人感覺真假莫辯,因而引發很多糾紛。有顧客買到衣服後,會質疑這是假貨了,然後再掉頭回來索賠。

其實,只是出貨的渠道不一樣而已。

以庫存電商平臺愛庫存為例,愛庫存是以處理品牌庫存為主的,但這些庫存有多種來源,也不會100%來自品牌方,有一些是在工廠端的,但100%是正品。

在與上游供應鏈的合作中,愛庫存也接觸過不少王森這樣的代工廠,對他們的遭遇深感同情,也建立渠道幫助他們去庫存。

如何助力有生產實力的代工廠

走上良性發展之路?

代加工廠的生產能力,很多電商平臺都看在了眼裡。為了切實解決代加工行業的痛點,手握消費者資料的他們,打算賦能生產端,形成新的商品流通模式。阿里、網易等巨頭都已經在接入生產端。

電商工廠,已經是網際網路和製造業融合的一種新形式。

電商平臺直連工廠,儘可能消除中間環節,以前端消費者資料為驅動,降低生產的不確定性,從而形成新的商品流通模式。

庫存的產生是因為需求的不確定性。透過電商平臺鎖定一個相對確定性的商品需求,工廠再進行規模化生產降低成本,以最短的路徑和時間送到消費者手中,形成新的商品流通模式,或許零庫存可期。

愛庫存聯合創始人兼CEO冷靜就在3月底博鰲亞洲論壇上表示,新消費時代已經從原來的流量時代全面往產品和供應鏈時代發展,社交電商只是傳播的方式和渠道不一樣,比拼到最後,還是落在供應鏈、產品、服務這些核心能力上。而愛庫存也將運用大資料、雲計算等科技,打造智慧供應鏈生態系統。

當然,目前的情況是,電商平臺與代工廠的合作並沒有想象中的緊密。工廠的核心訴求是訂單和生產利潤(更低的生產成本,更高的出貨價格),但在生存壓力下,代工廠不可能放棄品牌方的大訂單,這是他們的主要訂單來源,會優先考慮這部分訂單的穩定性。這個原因也造成目前跟電商平臺合作密切的多是中小工廠,大一些的代工廠仍選擇訂單形式的合作,即使改造也是單獨分出一條生產線做嘗試。

所以,庫存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可能都還困擾代工廠,而去庫存依然是代工廠不得不面對難題。只希望各方都高抬貴手,讓代工廠去庫存之路走得順暢些,不要動不動就被質疑是假貨。

一個代工廠的獨白:請品牌方棄單以後給我一條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