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曲藝

彰顯嶺南風格 展現時代氣質

作者:由 南方日報 發表于 曲藝日期:2022-12-15

一起學堂怎麼設定總群

彰顯嶺南風格 展現時代氣質

何鏡堂。

近日,南方日報記者在位於廣州五山的何鏡堂工作室專訪何鏡堂院士,請他深度解析中國國家版本館廣州分館的建築設計理念、文化內涵與時代特質,以及如何打造傳世經典的中華文化殿堂形象。

談整體理念

讓人文氣息和山水環境高度契合

南方日報:中國國家版本館廣州分館的整體設計理念是什麼?

何鏡堂:中國國家版本館是中華文化的典藏庫,也是文明種子的基因庫,它必須體現中國文化特色。我們為廣州分館提煉的定位是“中華典藏、嶺南山水、時代新韻、文明燈塔”。

首先,它必須體現中國文化特性。我們借鑑了中國傳統的殿堂式建築風格,在設計中貫穿了一條非常清晰的主線,我們稱之為“禮制”,整個建築群落營造了山門、橋、亭、主樓、明德樓這條主線,體現中國古代書院、傳統殿堂式建築的文化內涵。

第二,它要體現嶺南文化特色。設計中既體現中華文化的根,又具有嶺南文化底蘊,還體現鮮明時代特徵。我們對廣州的鎮海樓、中山紀念堂等建築進行抽象提煉,從中得到啟發,將之與新的時代精神進行融合。我們還力求讓建築與周邊自然環境完美融合。中國國家版本館廣州分館所選的地塊,擁有非常好的自然山水環境,前有流溪河,背靠鳳凰山,是築造殿堂式建築的理想之地。我們借鑑嶺南園林手法,讓建築人文的氣息與嶺南山水環境高度契合。

第三,它的文化定位非常高,是文化的殿堂、文明的基因庫,建築本身要體現傳世經典性,是能留傳後世的。它要成為這個時代的文化殿堂和文化高地,我們對標了世界上的知名文化建築,力求中國國家版本館廣州分館在建築上成為民族文化的驕傲,展現文化自信,讓它成為將建築與自然、人文環境與山水風貌、傳統內涵與時代精神高度融合的集大成之作。

談文化內涵

體現中國文化精神與禮儀序列

南方日報:中國國家版本館廣州分館的設計體現了傳統的形制,建築與嶺南山水形成高度融合的禮樂格局,這是如何建構的?

何鏡堂:我認為中國文化的特點主要包括天人合一、厚德載物、師法自然、和諧共處等。中國國家版本館廣州分館在設計時,充分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和諧精神與禮儀序列,形成了兩大鮮明特點:

一是按照殿堂式建築的空間序列,建構清晰主線。中國國家版本館廣州分館,坐北向南、前低後高、逐步升級,沿著中軸線步入其中,橋、湖、亭、主樓、藏書閣貫穿成線,西側為展覽場所,東側為研究機構以及辦公生活區,這條主線突出中國的禮儀序列,突出文沁閣主樓的主體,組合形成完整的建築群落體系。

二是讓建築與山水、自然高度融合。僅有一條主線顯得過於工整,我們將嶺南園林的流暢風格融入建築群落,使得山水、建築、樹、廊等恰如其分,有機融合成為一個整體。

南方日報:文沁閣主樓前的水池中,專門為一棵200多年的古樹闢出空間,但古樹並不處於中軸線之上,這是出於怎樣的用意?

何鏡堂:這棵原本生長在這裡的200多年格木古樹,是非常好的“伏筆”。

最初佈局時,這棵古樹位於中軸線之上,我們擔心會對主體建築造成遮擋,便有意把整個建築群往東移了一點點,與墨硯形成了一種“不對稱的平衡”組合,在文沁閣主樓、古樹和端硯三者之間構造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關係。可以說,我們很好地完成了上天留下的這一點睛之筆。

設計中,我們充分讓古樹跟建築融為整體,形成互相咬合的關係。為保護古樹,我們在水池中闢了很大的空間,讓古樹長起來,讓樹與建築互為依靠、相得益彰。水池底使用黑色石材,還安放了一尊墨硯,是中國目前最大的端硯,我們希望藉此傳遞水墨丹青的意境,借鑑傳統水墨寫意精神,傳遞嶺南畫派水墨意蘊,使整個建築形成與山水、自然和園林的深度契合。如文沁亭中有一處書卷石的景觀設計,寓意中華文化的長久延綿,就運用了寫意手法。

談嶺南風格

與嶺南文化、山水、氣候

交融共生

南方日報:中國國家版本館廣州分館的設計如何提煉生成嶺南印象?

何鏡堂:首先是建築與文化的關係。廣州有2000多年曆史,嶺南文化既根植於中國傳統文化,又有鮮明地域特點,還具有上千年與海外交流形成的多元文化特徵。我認為,嶺南文化具有多元、和諧、融匯、實幹、創新等特點。中國國家版本館廣州分館的設計基於這些文化理解去進行。

二是建築與嶺南氣候的關係。廣州是亞熱帶氣候,炎熱潮溼,氣候、風俗、風物與北方差異很大,中國國家版本館廣州分館的設計必須解決好遮陽、隔熱、通風、防潮等問題,體現嶺南建築的風格特點。例如,我們借鑑嶺南騎樓的傳統理念,用現代手法設計了風雨廊,透過它將整個建築群落與園林串聯起來。我們注重營造整個建築群的通透性、互動性,讓室內室外有機融合在一起。

三是建築的時代性特徵。我們運用現代的材料、技術和審美觀點去實現“嶺南印象”。整個建築群,既處處傳承體現嶺南文化精神,又敢於創新運用現代材料、技術和審美觀念,形成與時代的緊密契合。一方面,我們從明代古建築鎮海樓,中山紀念堂和廣東古代廟宇、學堂、學宮等建築中得到啟發;另一方面,我們大量運用現代的材料、技術、表現手法去實現,例如主樓挑簷很深,有利於遮陽,但我們沒有采用古典琉璃瓦,而用石頭、石板展現傳統形態。在工法上追求簡潔大氣與創新,嶺南傳統牆面常使用灰磚,我們用淺灰、中灰、深灰三種灰色石頭取而代之,構造出與水池、植物在視覺上和諧映襯的關係。

我們的設計非常鮮明地體現了“嶺南印象”,整個建築群是與嶺南文化、自然、氣候交融共生的。我們團隊在長期實踐中總結出“兩觀三性論”理論——建築要有整體觀和可持續發展觀,設計要體現地域性、文化性、時代性的融合。中國國家版本館廣州分館是對這一理念的充分實踐,是體現文化、地域、時代三者完美融合的作品,高度體現了我們常年紮根嶺南大地創作的智慧結晶。

南方日報:請您詳細解讀一下主樓文沁閣的設計理念。

何鏡堂:中國國家版本館廣州分館的主體建築是文沁閣。它從始建於1380年的明代鎮海樓(俗稱五層樓)的建築中提取元素,借用五層樓的概念,從外面看,文沁閣與鎮海樓呼應,都是五層樓。但文沁閣內部實際上有七層構造,分別是名為“文明基石”的下中庭與名為“面向未來”的上中庭。從內部走入,穹頂透光,負一至四層借用中國古代寶塔層層疊高的形制,運用大塊石頭造型錯落堆疊,象徵中華文明基石累積高聳。上面還有五到七層的上中庭,特別在七層設計了一個寬敞的瞭望平臺,可供人們舒目遠眺,將南面的山體盡收眼底。整個建築群注重營造大山大水環繞的天際線。可以說,內部看得見文脈,外部望得見山水。

談建築價值

建築是版本館的第一件展品

南方日報:您曾經說,優秀建築應成為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文化標誌、精神象徵,您對中國國家版本館廣州分館有什麼期望?

何鏡堂:中國國家版本館廣州分館是珍藏民族重要文化基因的種子庫,可以說,整個建築群就是版本館的第一件展品。我希望這個展品能經得起時間和歷史考驗,成為傳世之作。

我們的圖紙畫了成千上萬遍,不知經歷了多少輪修改。3年多來前前後後做了很多方案,包括建設現場很多細節調整以及材料選用,都廣泛論證、反覆推敲、細心打磨,確保了最終的效果非常理想。建築蓋好、水池放水後,我在現場的感覺是,它超過了我的預期,它是地域性、文化性、時代性融合的傑出作品。我認為,中國國家版本館廣州分館的建築既體現了中國、嶺南的風格氣派,又具有新意,展現出強烈的時代氣質,找到了一條正確的道路。

談未來期許

輻射周邊建成新的文化高地

南方日報:中國國家版本館廣州分館的設計在您設計生涯中具有怎樣的意義,未來有怎樣的期許?

何鏡堂:我始終認為,建築沒有100分的作品,建築沒有唯一性。建築在技術性一面,有嚴謹理性的標準,但在文化性的一面很難有唯一標準。同一命題,可以有不同做法。目前看,中國國家版本館廣州分館的建築效果比我想象的還好,是一件非常成功的作品。

它也是我們團隊共同的作品。團隊包括了我的博士生,他們駐紮現場,付出了大量努力。記得第一次奠基的時候,我認為這個地方非常漂亮。當時還有另外幾處選點,但我認為這種要千年保留傳承的建築,需要有大的自然環境作為依託,而它的西面、南面就留有大量輔助用地和延伸空間。

我們甚至有個“文沁園”的設想,未來能夠以中國國家版本館廣州分館為中心,在附近建設一個範圍更大的文化活動區域,形成對大灣區有強大輻射力、讓老百姓充分融入的獨一無二的嶄新文化陣地,使其真正成為代表當代嶺南文化高峰的殿堂和高地。

南方日報記者 黃楚旋 李培 王涵琦 肖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