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曲藝

雷神科技上市破發,為愛發“電”難贏未來

作者:由 鈦媒體APP 發表于 曲藝日期:2023-01-13

洪和雷神差多少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丨科技新知  作者丨主木  編輯丨 伊頁

在全球智慧手機市場都要進入黃昏階段之時,還有一家傳統個人電腦廠家悄悄成功IPO。

12月23日,誕生於海爾創客平臺,從事計算機硬體裝置的設計、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雷神科技,在北交所正式上市。

然而,二級市場對其的不看好,在股價上表現得淋漓盡致。即便有綠鞋機制兜底,也沒能阻止破發及連續下跌。雷神科技發行價為25元,但首日開盤就下跌12%,隨後更是一蹶不振,上市一週下跌超20%。

事實上,雷神科技在上市之前便陷入資料造假的輿論漩渦,招股書中對大客戶的依賴問題,更是浮出水面,廣為詬病。

對於未來的雷神科技而言,能否穩健發展主要取決於,能否降低對大客戶依賴的同時,又保證業務的多元增長。

資料被質疑,上市路曲折

雷神科技的IPO之路並非一帆風順,其招股書中的銷量、份額排名曾備受質疑。

招股書中引用了一段來自第三方公司QYResearch的研究報告資料,稱2020年雷神科技在國內電競膝上型電腦及桌上型電腦市場的銷量份額達8。87%,位列第三,銷售收入份額達7。83%,位列第四。

隨即招來了北交所關於“該資料是否為定製、付費資料”的問詢。

因為今年8月中旬,有媒體曝出QYResearch存在“按需定製”資料報告的行為,這種需求包括“把客戶的資料做得好看一點,比如提高客戶在行業的排名”等,錢到賬3個工作日即可出報告,報價最少千元,最貴不過4萬元。

「科技新知」諮詢客服得知,QYResearch主要提供各行業資料報告,包括產品的市場資料、地區資料以及企業的競爭狀況等,報告分為常規報告和定製報告兩種,其中定製報告即是根據客戶需求製作的資料調查報告。

值得關注的是,這種定製也包括滿足客戶“調資料”的需求,客戶可以先給到資料,再根據情況“調整”資料,包括行業排名、市佔率等。

QYResearch一位客服提到,如果是比較偏僻的細分賽道,一般可以根據客戶需求做出前幾名。“(這種報告)賣過很多了,我們就是提供報告,具體客戶那邊要做什麼專案的話就是根據報告資料來弄。”

有媒體向QYResearch相關人員詢問雷神科技資料真實性的問題,該人員也表示,此公司確實存在定製報告,但這屬於內部資料,不方便透露。

因此,北交所對雷神科技這份資料產生質疑並非空穴來風。此資料引用刻意強調了電競膝上型電腦及桌上型電腦,但並沒有明確其與普通或高配置遊戲本、遊戲桌上型電腦和職業電競裝置的差別。界限的模糊為其資料留存“易容”及背後操作的空間,定製痕跡明顯。

事實上,直到現在雷神科技也在大肆宣傳自己的市場份額,但透過其他第三方資料進行參照對比,其真實的市場規模應該並不算大。

例如同樣主打遊戲、電競的華碩、微星,兩家在2021年的營收分別為1233億元和466億元,而雷神科技的收入僅為26億元,甚至不足微星的十分之一,淨利潤更是不足前兩家的零頭。此外,戴爾旗下高階電競品牌外星人2021年的總銷量為7407萬臺,佔全球銷量的21。7%。

面對當下的市場格局,雷神科技也坦言,“若未來市場競爭進一步加劇,或者公司不能透過持續的產品開發、升級迭代、最佳化產品結構,推出符合消費趨勢、使用者喜好的計算機硬體產品,可能會面臨業務增長放緩及市場份額下降的風險。”

另外,出身“海爾系”的雷神科技,除了在資本方面依賴海爾集團外,業績方面也一直沒能擺脫海爾關聯方等大客戶的扶持。

依賴大客戶,短期難“斷奶”

雷神科技一方面很少涉足上游生產製造環節,另一方面又幾乎完全採用經銷商模式,只做中間產品組裝商輕鬆盈利,這就導致了其對上下游供應鏈嚴重依賴。

2019-2022年上半,雷神科技的前五大客戶的銷售收入合計分別為14。74億元、17。18億元、22。38億元和29。33億元,佔同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70。48%、76。22%、84。0%和79。39%,集中度較高。

其中,怡亞通為公司核心經銷商,買斷式採購雷神的產品後,再對下游客戶進行銷售。這種做法存在業績穩定性較差,無法有效開拓客戶資源等不利因素。

最關鍵的還是上游生產方面,雷神科技2021年8月才開始設立子公司籌備,生產單價較低的產品且佔比較小,主要產品還是由其他工廠代工。

在這種倚重外協的生產模式下,雷神科技的生產獨立性存疑。從招股書來看,大幅依賴原材料及提供外協加工服務供應商,CPU、螢幕等主要核心部件主要由英特爾、AMD、三星等境外供應商提供。

2019-2021年,公司前五大供應商採購比重分別為71。22%、69。56%和62。69%,截至遞交招股書的上一個會計年度,對供應商的依賴性仍然較強。

而其採購的主要原材料價格也受供應、匯率等波動影響,再加上雷神的“成本加成定價”模式,導致盈利能力始終受限。

由於雷神科技的產品以電競硬體裝置為主,銷售部門會根據財務部門提供的產品成本,上浮一定比例後,再向客戶進行報價。

假設原材料價格顯著上升,議價能力較弱的雷神科技,若未能將波動向下游客戶進行有效傳導,就將面臨採購成本大幅上漲而帶來的壓力,進而擠壓利潤空間。

以2021年的營業收入、營業成本和原材料採購價格為基數推算可得,在銷量等其他外部條件保持不變時,主要原材料價格波動5%,那麼其利潤總額在承擔20%、10%、5%價格波動時,分別會下降11%、5。5%、2。75%。

整體來看,近些年雷神科技的營收規模逐年遞增,由2019年的20。9億元增至2021年的26。4億元,但同期利潤卻僅由0。6億元增至0。8億元,CAGR為15%。且2022年1-9月,營收開始出現下降,歸母淨利潤更是同比下降22%至0。34億元。

另外,雷神的核心盈利指標毛利率,也一直保持在較低水平。2021年僅為12。3%,雖然受產品結構最佳化影響較2019年盈利能力有所提升,但整體盈利空間有限。

對於雷神科技而言,上市除了繼續提升硬體裝置的綜合競爭力以外,還需要進一步增強品牌影響力,為業務拓展奠定基礎。

此次IPO擬募資3。1億元,其中的0。7億元擬用於品牌升級與總部運營中心專案,還有1。2億元擬用於產品開發及硬體開發專案,二者合計佔到募資總額的63%。

當然,業務的最佳化升級並非一蹴而就,後續效果仍有待觀察。

電競偽需求,信創博未來?

創業初期,雷神就打著電競的旗號搶佔市場。

前幾年電競行業經歷了一輪資本催熟,但即便如此,雷神科技也逃不過那個最致命的問題,電競電腦到底是不是偽需求?

「科技新知」向一位遊戲行業從業者詢問此問題時得到這樣的答覆,“品牌是否屬於電競品牌其實主要就是看是否贊助了電競賽事,因為遊戲能否在電腦上流暢運營本質上是取決於電腦本身配置,只要配置高的都能打電競,本質上與傳統PC沒有區別。”

事實正是如此,在體驗多款電競電腦後,除了配置更高外,其實並沒有更多在遊戲方面的最佳化,或者說品牌方並沒有給到消費者一個更為獨特的遊戲體驗。

所以當下行業巨頭如聯想、戴爾、惠普等,以及國內專業化品牌機械革命等,紛紛持續加強對其計算機硬體產品的宣傳推廣、賽事贊助、新品投放、渠道建設等,與雷神科技直接開展競爭,並且憑藉資金、渠道、產品線組合等優勢,形成降維打擊。

不過雷神科技從2020年開始發力電競生態打造,涉足電競產業園、電競酒店、電競教育等領域,並且贊助各種電競比賽,打造品牌影響力,其中電競酒店更是佈局的重要一環。

但這項業務並沒有為其帶來太大實際效益。酒店業務在2021年整體是虧損的,雷神其中一家子公司濟南悅住經營的雷神電競酒店(濟南奧體中心)已於2022年8月底停止運營,10月濟南悅住店也進行了工商登出。

雷神科技的招股書中也提到了信創,這算得上未來重點投入也是比較有想象力的業務。

據悉,目前雷神科技已經推出博越信創系列相關產品,但目前該系列也大多賣給了海爾相關公司。要知道整個信創產業不僅涉及基礎硬體國產化,更考驗企業在應用軟體、資訊保安、終端產品安全等方面的能力,而“擅長組裝”的雷神在這些方面還未能給到市場信心。

當下的雷神科技不僅沒有擾亂PC市場格局,也沒有建立起電競生態帝國,追逐信創風口的想法還有些尷尬。而此次上市吸金能否打破僵局,破發只能算起了個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