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曲藝

多爾袞有兩次稱帝的機會,一次輸在實力不足一次輸給老天爺

作者:由 雨夜讀史 發表于 曲藝日期:2023-01-27

多爾袞有機會做帝王嗎?

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初九,皇太極暴病身亡,由於他沒有指定接班人,此時皇位的有力爭奪者只有兩位,一位是皇太極的長子豪格,另一位就是皇太極的十四弟多爾袞。多爾袞為什麼沒有當上皇帝?

1.多爾袞其實在爭奪皇位戰中並不佔優勢,所以退而求其次做了攝政王

按照努爾哈赤的規定,新任皇帝由八旗的主旗貝勒推舉出來。當時的八旗是正黃、鑲黃、正白、正藍、鑲白、正紅、鑲紅、鑲藍這八個旗,這八旗是按照地位的高低排序。

多爾袞有兩次稱帝的機會,一次輸在實力不足一次輸給老天爺

其中正黃旗和鑲黃旗由皇太極親自掌握,這兩旗對皇太極忠心耿耿,皇太極死後,兩旗的許多將領對豪格表忠心,豪格自己則掌握著正藍旗。支援豪格的勢力總共是三旗。

多爾袞有兩次稱帝的機會,一次輸在實力不足一次輸給老天爺

多爾袞劇照

多爾袞這邊,他與同母兄弟多鐸和阿濟格掌正白旗和鑲白旗,再加上正紅旗和正黃旗中也有部分人支援,總的來說,和豪格算是實力相當。

鑲藍旗的旗主是努爾哈赤的侄子鄭親王濟爾哈朗,而努爾哈赤的次子代善則掌握了兩紅旗,這兩人屬於中立派,但是兩人都傾向於立皇太極之子,所以從形勢上看,豪格似乎要略佔上風。

豪格的優勢是皇長子,而且是皇太極在世的兒子中唯一成年的兒子,豪格能征善戰,軍功顯赫。他的劣勢是他的母親地位不高。

多爾袞的優勢同樣是軍功顯赫,另外他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他的兩位同母兄弟堅定不移地支援他,這是豪格所欠缺的。多爾袞最大的不足就是他是皇太極的弟弟,而當時父子相承的觀念已經是主流。

8月14日,多爾袞召集諸王大臣議立新君。兩黃旗的索尼、鰲拜率先發言,他們提議立皇子。

多爾袞以八和碩貝勒共議國政的舊制為由,將索尼和鰲拜趕出去。多爾袞此舉一下扭轉了局勢,將兩黃旗支援豪格的人排擠出最終的選舉大會。

接下來,七位有選舉權的貝勒繼續會議,這七人分別是多爾袞、豪格、代善、濟哈爾朗、多爾袞的哥哥阿濟格、多爾袞的弟弟多鐸、代善的孫子阿達禮。

這七人當中代善的資格最老,因此他率先發言,他說豪格為帝之長子,當繼大統。隨後濟哈爾朗對代善的提議表示贊同。

這時形勢對豪格十分有利,兩位中立派都支援自己,關鍵時刻,豪格下了一步臭棋,他以為自己穩操勝券,於是他準備謙虛一下再繼位,他急忙擺手說自己福小德薄,非所堪當。

此時多爾袞的弟弟多鐸趁機站出來反對豪格繼位。形勢一下子就逆轉了,並沒有出現豪格期望的眾人勸進的局面。

豪格看到自己以退為進的策略失敗,就指使兩黃旗的大臣進行武薦,於是部分黃旗的大臣佩劍而前說:“如果不立先帝子,則寧死從帝於地下!”

多爾袞有兩次稱帝的機會,一次輸在實力不足一次輸給老天爺

豪格劇照

此時敵對雙方劍拔弩張,雖然在會場內多爾袞略佔上風有四人支援自己(多爾袞三兄弟加上阿達禮),但是在會場外多爾袞的勢力並不佔優,多數八旗大臣們傾向於立先帝之子。

這時高明的多爾袞也玩了一招以退為進,他提出豪格已經主動退讓,沒有繼統之意,只有立先帝第九子福臨,因為福臨年幼,所以由自己和濟爾哈朗共同輔政,等福臨成年後再還政給他。

多爾袞的這個建議平衡了各方利益,為大多數人接受,因此順利透過。

多爾袞雖然沒能成功爭奪皇位,但是他其實是這次奪位的勝利者,因為本身他奪位的阻力非常大,立先帝之子是許多人的共識,如果多爾袞此時強行稱帝,也許清朝會爆發內戰,這樣整個滿清都是輸家。

透過立皇太極的幼子,自己攝政,多爾袞取得了實際的統治權,因此他是最大的贏家。

這次奪位之爭,最大的輸家就是豪格,本來他略佔優勢,但是卻被自己愚蠢的以退為進把到手的皇位拱手相讓。從這點來看,豪格只是一介武夫,他的政治水平和多爾袞相差甚遠,所以他的失敗是必然的。

2.多爾袞當上攝政王后不斷強化權力準備成就帝業,可惜英年早逝

2.1打擊政敵,強化權力

做了攝政王的多爾袞不甘平庸,他不斷打擊政敵,先是在順治四年三月(1647年),以濟爾哈朗的府邸逾製為由剝奪其輔政的權力。同年七月,多爾袞以弟弟多鐸為輔政叔王,與自己共同輔政。

對於爭奪皇位的對手豪格,多爾袞更是不遺餘力地打擊。順治元年(1644年)四月,多爾袞以豪格圖謀不軌的罪名,準備處死豪格,只是由於順治帝苦苦求情,多爾袞才饒了豪格一命,但是將豪格削去王爵,廢為庶民。

順治五年(1648年)二月,多爾袞以豪格包庇部下貪功、任用罪臣家屬的罪名下獄,不久豪格死於獄中。

2.2率清兵入關並且定都北京,建立不世之功

順治元年(1644年)四月十五日,多爾袞收到吳三桂求援的書信,多爾袞徵求明朝降將洪承疇的意見,洪承疇堅決主張帶兵入關,並且獻上進軍方案,建議多爾袞暫時不要與明軍為敵,把打擊目標鎖定為農民軍。多爾袞欣然採納了洪承疇的建議。

四月二十一日,多爾袞率清軍與吳三桂合作,在一片石大敗李自成。

五月初二,多爾袞帶兵進入北京,隨後他以政治家高瞻遠矚的眼光,決定遷都北京。

之後多爾袞打著“除暴救民”、“復君父仇”的旗號,迷惑和籠絡了一批漢族官兵和老百姓,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就攻下南京,將南明的弘光政權消滅。多爾袞為清朝一統天下立下汗馬功勞。

2.3不斷提高自己的地位,架空順治帝

順治即位後,多爾袞不斷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先是停止諸王貝勒議政的權力,不久又宣佈諸大臣奏事必須先奏報多爾袞。

順治元年(1644年)四月,多爾袞與濟爾哈朗共同輔政,並稱攝政王。順治元年十月定都北京後,順治帝加封多爾袞為“叔父攝政王”,順治二年五月,多爾袞的稱號提升為“皇叔父攝政王”,順治五年十一月,順治帝尊多爾袞為“皇父攝政王”。

多爾袞政治地位的不斷提高,反映出他對帝位的覬覦。

多爾袞最終之所以沒能登上帝位,是因為在他39歲時狩獵墜馬,不幸英年早逝,還沒來得及篡位就死了,可謂是出師未捷身先死。

多爾袞的一生有兩次機會爭奪皇位,一次是皇太極剛病逝的時候,那時的多爾袞實力還不夠超群,只是和豪格勢均力敵,最後多爾袞只好放棄爭奪皇位的打算,只是做了攝政王。

第二次則是在做攝政王后,透過不斷提高自己的地位,多爾袞已經無限接近帝位,只是這次他輸給了老天,他的英年早逝使他再次與皇位失之交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