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曲藝

居里夫人的科學世界:登高之路,青年時代的願望

作者:由 居里的科學觀 發表于 曲藝日期:2023-02-02

居里夫人是美國人嗎

瑪麗內心矛盾,非常為難。最後,終於做出了拒絕的回答。但是她答應從國外對實驗室的工作加以指導,並且建議由她的兩名最好的助手――波蘭人達尼什和維丹斯坦因去擔任主任。一九一三年,健康情況還很不佳的瑪麗到華沙參加鐳學實驗室的開幕典禮。在擠得滿滿的大廳裡,瑪麗生平第一次用波蘭語做學術報告。同年七月,巴黎的鐳學研究所也落成了。在樓房的正面牆上用石頭鐫刻著;“鐳學研究所——居里館”這是一座壯觀的大樓,明鏡般的大窗子裡,夜晚燈火輝煌。瑞果教授已經搬進去了,他和助手一道開始在那裡工作。幾個月後,瑪麗也要把自己的物理儀器搬到比埃爾·居里大街的新實驗室去。

居里夫人的科學世界:登高之路,青年時代的願望

一九一四年戰爭的爆發,使一切計劃都化為泡影。戰爭剛進行幾個月,巴黎就面臨著入侵的威脅。當巴黎的老年人和青年人都奔赴前線的時候,瑪麗已經無法再留在實驗室裡研究學問了。她關閉了實驗室。把那克以莫大代價換來的鐳轉送到波爾多(法國西南部的一個大城市)去,安置在一個安全的地方,然後又返回巴黎。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還沒有人想到要為後方醫院和野戰醫院裝備X光透視裝置。瑪麗按照自己的首創思想,搞來了二十部私人汽車,組織了一個流動X光透視急救隊,她自己親自帶隊。她乘坐一輛老式的雷諾牌汽車,到了最危險的凡爾登(法國西北部的一個城市)前線。

居里夫人的科學世界:登高之路,青年時代的願望

對這位鬢髮斑白的瘦削婦女,戰地救護所和野戰醫院的戰士們已經很熟悉了。她同她的汽車總是隨叫隨到。她還經常親自為傷員透視。學者的冷靜和一絲不苟以及護士那種真誠體貼精神,在瑪麗的身上完全融為一體。不久,整個前線都認識了瑪麗的汽車,戰士們親切地稱它為“小居里”。在自己遍體鱗傷的汽車裡,著名的居里夫人賽著一件軍大衣過夜。當司機不在的時候,她常常自己親自開車,這一切已經不會使任何人感到驚奇了。人們還常可以看到她冒雨站在泥濘的馬路上,在敞開的汽車頭前彎腰檢查冷卻器,或是在艱難地拖拽新的汽車輪胎。瑪麗對體育的愛好和善於應付各種情況的能力,在這次戰爭中幫了她的大忙。

居里夫人的科學世界:登高之路,青年時代的願望

她珍視婦女的勇敢精神和獨立自主性,她也用這些品質去培養教育自己的女兒們。她的大女兒伊倫,當時已經是個十七歲的姑娘,她也在一輛“小居里”上工作,馳騁在戰爭前線。除了流動X光透視急救隊以外,瑪麗還建立了二百二十個透視站,並且為這些透視站培訓了管理幹部。大戰的結束和波蘭的獨立,為瑪麗帶來了雙重的喜悅。一九二0年瑪麗給哥哥寫信說:“在奴役中誕生、在禁錮中生存的我們,即將看到我們所憧憬的祖國復興。本來我們自己並未指望會趕上這一天,只望我們的孩子能看到它。然而,這一天居然來到了我們面前。我和你一樣,相信我們的未來”遠離祖國,在異國他鄉工作的瑪麗,從未停止對祖國的懷念。建設華沙鐳學研究所的想法,一直在她腦海中縈迴。

居里夫人的科學世界:登高之路,青年時代的願望

意料之外的美國之行,把這個計劃推遲了幾個月。這次旅行是那樣富於浪漫色彩,簡直象傳奇一樣。一天早上,著名的美國女記者梅洛尼夫人出現在瑪麗的實驗室中。梅洛尼夫人是瑪麗的熱情崇拜者,二十年來一直渴望能見到她。她從交談中得知,著名的鐳的發現者不擁有任何財富,也沒有從自己的發現中獲得任何物質利益,她感到非常驚奇。瑪麗嚴肅地說道,“鐳不應該使任何人發財。鐳是一種化學元素,應該屬於大家。”這個回答使女記者悵然若失。“那麼,如果把世界上所有的東西任你選擇,你最願意要什麼呢?”“這是一個愚蠢的問題。”梅洛尼夫人後來在自己的日記上這樣寫道,“然而卻成了具有決定意義的問題。”對這位美國女人的“愚蠢問題”,瑪麗略為遲疑了一下,答道:“我很想能有一克鐳進行科學研究。我不能去買它,對我來說,它太昂貴了。”用巨大勞動換來的唯一的一克鐳,瑪麗已經把它交給鐳學研究所,用於醫療方面了。梅洛尼夫人想出了一個絕妙的主意。她知道美國人民崇敬居里夫人,那麼美國人民難道不能向居里夫人贈送這樣一件禮物嗎?回國以後,梅洛尼夫人以美國人特有的那種氣魄著手這項工作。在美國,幾乎所有城市都出現了“居里夫人鐳基金協會”。轉眼間一年過去了。瑪麗已經忘卻了自己同美國記者的談話。這時候,她突然接到了一封來自美國的信,信上說她渴望的一克鐳已經有了,將交付她支配。崇拜者們邀請她去美國,從總統手上接過這一禮物。

居里夫人的科學世界:登高之路,青年時代的願望

一九二一年五月,相當講究的遠洋輪船“奧林匹克號”,把瑪麗和她的女兒們帶到了美國海岸。紐約人民穿著節日盛裝,手持花束前來歡迎她。所有工會都派出代表團前往迎接。樂隊裡鼓樂齊鳴,五彩繽紛的美國、法國和波蘭國旗迎風飄揚。巨幅標語牌上寫著歡迎“人類的造福者”。二百名銀裝素裹的婦女和姑娘,向瑪麗身上拋撒著紅白兩色玫瑰花瓣,這是旅美波蘭僑民的歡迎隊伍。在瑪麗經過的所有火車站和所有碼頭上,都有法國和波蘭國旗同美國國旗並排在空中飄揚。偉大的學者瑪麗·居里是屬於全世界的。美國的每一座城市都盼望能在自己城裡看到她。每一所大學都渴望能榮幸地授予她榮譽博士學位。五月二十日,美國總統在華盛頓向居里夫人贈送了禮物——一克鐳,更確切地說,是這克鐳的象徵物。鐳這個“客人”太珍貴,也太危險了,不便於親自出席這樣隆重的集會。它正呆在工廠裡,藏在一個鑲鉛的錦匣中。在華盛頓桌子上擺著的,只是它的象徵物。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之後,美國總統哈定授予瑪麗一把開錦匣的小鑰匙和一份贈送證書,證書上面繫著三色綬帶。艾芙在敘述這次旅行的時候,描繪了一個細節。在舉行贈送儀式的前夜,瑪麗看到了贈送證書,她當場宣告說:“這個贈送證書必須修改一下。美國貢獻的鐳應該屬於科學,應該是送給我的實驗室的禮物。如果按現在這種說法,就意味著我死後這克鐳將成為私人的財產,也就是我女兒們的財產,而這是不可能的。我們今天還可以找到公證人吧?”

居里夫人的科學世界:登高之路,青年時代的願望

時候已經很晚了,所以費了很大勁兒才找到公證人,把贈送證書按照居里夫人的願望作了修改。對這次美國之行,瑪麗的感想是各種各樣的。那兒有精良的科學試驗裝置,有那麼多采用鐳進行醫療的醫院,而一九二一年的法國還沒有一所專門治癌的醫院。波蘭就更是無從談起了,那裡甚至連鐳學研究所也還沒有。這不免引起瑪麗一些不愉快的聯想,如果當初她和比埃爾申請了專利權的話,那麼用所得資金在法國和波蘭該能建設起多少個實驗室、研究所和治癌的醫院呀?!難道我們拋棄這筆財富是對的嗎?從美國回來後,瑪麗在自己的一篇日記中談到這個問題,並且最終找出了答案。“儘管如此,我仍然深信我們做的是對的。”她這樣寫道,“毫無疑問,人類需要講究實際的人,這種人能從他們的工作中取得最大的利益,在不忘記大眾福利的同時,仍能維護自己的個人利益。然而,人類也需要幻想家,這種人醉心於發展一種大公無私的事業,因而無暇關心自己的物質利益。“亳無疑問,這些幻想家不配享有財富,因為他們不渴望發財。然而,一個組織得很好的社會,應該為這些工作者提供條件,以便使他們能夠完成自己的任務。使他們擺脫物質憂慮,能專心從事研究。”

居里夫人的科學世界:登高之路,青年時代的願望

瑪麗自己就是這種“人類需要的”幻想家之一。她從切身經驗中得知,這些幻想家——學者們,由於輕視物質利益,付出了多麼高昂的代價。於是她盡一切努力,為這樣的學者們創造一個使他們“擺脫物質憂慮,能專心從事研究”的生活條件。瑪麗是國際文化合作委員會最積極的委員之一。她以最大精力從事國際科學補助金的組織工作。“難道委員會的宗旨不是首先幫助發展科學才智嗎?”瑪麗在一篇總結報告中發問道,“我認為,使人成為學者的才智,是異常珍貴和罕見的財寶。聽任它毀滅,是荒唐的犯罪行為。應該把所有的才智聯合起來,加以精心保護,並且為他們提供各種發展條件。”艾芙寫道,“作為巴黎鐳學研究所多年的所長和巴黎大學的教授,瑪麗有很多機會可以把自己的深刻信念付諸實踐。大學生和研究生們熱愛她,不是沒有理由的。瑪麗真誠地為他們所取得的每一點進步而高興,一向把他們的勝利看作是自己的勝利。”

居里夫人的科學世界:登高之路,青年時代的願望

對自己生活中的物質困難,瑪麗是從不介意的,然而她千方百計地為有才華的學生去謀求助學金。為了保護未來的科學家,她能夠一直找到最高機關去申訴。她培養了幾代學者。難怪她的一位助手在聽到她去世的噩耗時大驚失色,絕望地喊道:“一切都完了!”從美國回來以後,瑪麗一直惦記著在華沙建設鐳學研究所的事。她利用幾次回國的機會,做了巨大努力,來促進這個想法的實現。困難是巨大的,年輕的共和國十分貧窮,每前進一步都會遇到缺乏資金、缺乏技術的問題。但是瑪麗並不氣餒。她藉助姐姐德烏斯卡醫生的幫助,動員所有的社會力量。她竭盡全力地宣傳建設研究所的意義,同時也毫不吝惜自己的金錢。一九二五年瑪麗乘車來到華沙,參加研究所大樓的奠基典範禮。

居里夫人的科學世界:登高之路,青年時代的願望

幾年過去了,研究所的工程已經進入尾聲。剩下的工作就是要搞到最重要的東西——鐳,研究所必須用它武裝起來,它是從事研究工作和實施鐳醫療法必不可少的東西。這時候,瑪麗又一次想到了她的忠實朋友梅洛尼夫人,決定再次向她求援。美國第二次向瑪麗贈送了禮物―一克鐳。瑪麗又去了一次美國,這次是以波蘭的名義向美國表示感謝。一九三二年五月二十八日,瑪麗來到華沙,參加鐳學研究所開幕典禮。望著那座漂亮的大樓,那和諧的線條,按最新衛生要求設計安裝的寬大玻璃窗,瑪麗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心想,多年來欠祖國的債終於償還了。青年時代的願望——用自己的知識為祖國服務——也實現了。這是瑪麗最後一次來華沙。好象她已預感到了這一點似的,在離開華沙的那天清早,瑪麗獨自一人來到維斯瓦河邊散步。同一天,在給女兒艾芙的信中,她努力描繪了這條河異常迷人的風光,信的結尾這樣寫道“克拉科夫(波蘭的第二大城市)有這樣一首讚美維斯瓦河的歌,歌中唱道:‘誰要是愛上了你,死也不會忘懷’。我覺得這話十分貼切,至少對我來說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