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曲藝

齊魯青未了|插秧插出臨清秧歌戲

作者:由 齊魯壹點 發表于 曲藝日期:2021-05-12

走場是什麼意思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歡迎大家收聽齊魯晚報·齊魯壹點音訊欄目《齊魯青未了》,今天外面要分享的文章是李學樸的《插秧插出臨清秧歌戲》。

插秧插出臨清秧歌戲

□李學樸秧歌是古代傳統歌舞遊藝活動,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在素有“繁華壓兩京”“富庶甲齊郡”之美譽的魯西北名城臨清,秧歌盛行於窪裡村城南一帶,其歷史久遠,是當時由古運河傳來的南方歌舞。最初,僅是農民在田間插秧、拔草時哼唱的民歌(又稱稻歌)。後來,隨著表演較複雜的故事和不同性格的人物的要求,逐漸分出行當,搬上舞臺,演變成富有民間特色的地方戲曲藝術。臨清秧歌戲以載歌載舞的表演形式反映人們邊勞動、邊歌唱的生活內容,所以生活氣息十分濃厚。

齊魯青未了|插秧插出臨清秧歌戲

臨清窪裡秧歌產生於民間,有著廣泛深厚的群眾基礎,特別為廣大農民朋友喜聞樂見。“吃飯吃窩窩,看戲看秧歌”,這句流傳於當地的佳話,生動地反映了窪裡秧歌與農民的密切聯絡。窪裡秧歌特點是,以文戲為主,多反映家庭和日常生活中的小故事,悲、喜劇皆可演,內容多與人們的命運息息相關,善於體現人的感情與願望,人物生動活潑,帶有極濃厚的地方色彩和芳香的泥土氣息。秧歌一般是舞者扮成各種人物,踩著鑼鼓點,表演形式十分活潑。窪裡秧歌主要角色有玩傘人,也叫“傘頭”,是秧歌隊的開路先鋒和嚮導,他指揮整個隊伍變換場面和演唱內容,也是這支秧歌隊的總指揮。他手持一把傘邊舞邊唱,象徵著風調雨順。“傘頭”唱的內容基本上都是即興發揮,也有當地的民間小調,其開場道白詞“話說話,糊說糊,蕎麥地裡耪三鋤,一耪耪到棗樹上,桑葚落的黑打糊,撐起兜來拾桑葚,茄子、黃瓜兩嘟嚕,拿到家裡熬瓜菜,咕嘟一鍋小豆腐,張三吃、李四飽,撐的馬五滿街跑,東西衚衕南北走,出門撞見人咬狗,拾起狗來咂磚頭,磚頭咬了我的手”。而後,他後面跟著裝扮成男女老少和丑角類的各種人物,走出各種隊形。在鑼鼓、嗩吶的伴奏下,邊扭邊舞。那動作詼諧有趣、樸實可愛,具有廣泛的娛樂性和群眾性。

齊魯青未了|插秧插出臨清秧歌戲

臨清窪裡秧歌表演形式十分活潑,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扭,表演者手持扇子、手帕、綵綢等道具,踩著鑼鼓點,步履輕盈,邊扭邊舞;二是走場,一般開始和結束時為“大場”,中間穿插為“小場”。大場是邊走邊舞的各種隊形組合的大型集體舞,表演出“龍擺尾”“雙過街”“九連環”等各種圖案的秧歌舞。小場是由兩三人表演帶有簡單情節的秧歌舞小戲,如“劉海戲金蟾”“跑旱船”等。三是扮,舞者扮成瓦間傳說、歷史故事中的各種人物,型別有文武公子、少婦、醜婆、貨郎和小孩等。緊接著,藍旗人,緊跟玩傘人,是秧歌隊的領隊;高罩人,由二人扮演,各執高罩立於藍旗人兩旁。他們所用的道具有傘、鼓、鑼、落子(金錢落子)、高罩寫秧歌隊的標誌,上寫“窪裡村”另一罩寫“秧歌會”。那時的臨清窪裡秧歌隊在節慶之日伴以鑼鼓,“舞畢乃歌,歌畢乃舞”,通宵達旦,好不熱鬧。

據當地老藝人說,在宋元時期,農民深受封建制度的壓迫和剝削,當時,他們受梁山好漢聚眾起義的影響,不少農民沿運河北上,一路走,一路遊唱,深受老百姓的歡迎。清末時期,他們又化裝成梁山英雄人物,去攻打大名府,這種歌舞形式也隨之流傳到臨清、堂邑、冠縣等地。秧歌作為一種民間舞蹈,既不需要多大的體力,還可以透過這種娛樂活動舒松筋骨,很適合不同年齡的人參與,它給人們帶來了歡樂、幸福和吉祥。活躍於民間的窪裡秧歌,儘管在封建時代遭到統治階級的輕賤和糟蹋,但在注重保護、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今天,它為我們積累了相當豐富的遺產。從文化的角度看,民間風俗作為源遠流長、影響廣泛的社會習尚,是人們精神生活、物質創造和行為方式的重要表現形式,因而成為特定民族文化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目前窪裡秧歌也面臨諸多困境,過去的秧歌老藝人越來越少,出現了青黃不接的現象。窪裡秧歌如何保護傳承下去,需要人們共同努力,共同鑄牢民間藝術這塊豐碑!

主播/後期:嚴寧逸(實習)

編輯:劉雨絲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尋微信小程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線上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