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曲藝

盛千蓮《倉公古方中醫養生》—醫學名著介紹(5)

作者:由 倉公古方中藥養生 發表于 曲藝日期:2021-10-24

現代誰的脈學造詣深

《脈經》—最早的脈學專著

我國現存最早的脈學專著——《脈經》,是由魏晉時期醫學家王叔和在總結前人脈學理論的基礎上,編著而成的一部中醫脈學的集大成之作。將我國脈學研究推進到一個新的階段,促進了中醫診斷學的發展。

戰亂頻繁的東漢末年,人民顛沛流離,王叔和的家族在戰亂中多次遷移,約公元190年,他跟隨族人從洛陽遷往荊州;王叔和自幼立志學醫傾慕張仲景的高超醫術;當時,東漢著名的醫學家張仲景,正家居荊州所屬的南陽,一到荊州,他便親往南陽拜張仲景為師,研習醫術;王叔和刻苦鑽研,四處行醫治病,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很快便以“學識淵博,洞識修養之道”著稱,成為當時頗有名氣的醫生。

漢獻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劉表病逝,劉表之子劉琮率部眾投降了曹操,王叔和與他的家族也一同歸順;曹操自己常犯“頭風”病,又目睹老百姓因病或痛苦呻吟或不幸死亡,他終於意識到名醫的重要性,後悔當初殺了華佗;公元220年曹操建立魏國後,便啟用醫術精湛的王叔和做了魏國的“太醫令”。當時魏、蜀、吳三國鼎立,連年征戰,大軍所過之處,生靈塗炭、疫病肆虐,人民飢寒交迫、流離失所,呈現出“家家有伏屍之痛,戶戶有號泣之聲”的悲慘情景;為了避免疫病傳染,曹氏父子每次上前線都讓太醫令王叔和隨軍前往;隨軍征戰的王叔和一面防病治病,一面利用太醫令優越的工作條件,在淮北、江南等地蒐集古典醫著和華佗、張仲景等人的遺作,為後來著《脈經》做充分的準備。

在王叔和之前,我國醫學在脈學上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早在《周禮》中就有關於切脈可以診察五臟六腑病變的記載,《黃帝內經》《難經》中記載著豐富的脈學知識;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至今天下言脈者,由扁鵲也。”稱戰國時期名醫扁鵲為我國脈學的開創者;東漢名醫華佗也精通脈學,後人稱他為:“療病平脈之候,其驗若神”;醫聖張仲景對脈學的造詣頗深,他在《傷寒雜病論》中列出的脈學知識已達二十餘種,廣泛地把切脈識病作為辨證施治的根據。

但是歷史上有關脈學的記載零亂、繁雜,沒有形成體系,為了提高脈學的科學性,更好地發揮其在臨床診斷中的作用,王叔和深感有必要將其系統化和規範化,於是他不辭勞苦,毅然擔任起著述《脈經》的重任。他利用做太醫令時搜求的各種脈學資料,採前人之長,博古納今後又結合自己的臨床體驗,按照百病的根源,分門別類,依類編排,精心整理歷代脈學資料,終於在公元260年寫成了這部偉大的著作。

王叔和在《脈經》中首先闡述了脈的生理、病理關係,說明診斷的部位和脈象的辨別方法及治療,他把各種脈象歸納為浮、芤、洪、滑、數、促、弦、緊、沉、伏、革、實、微、澀、細、軟、弱、虛、散、緩、遲、結、代、動24種,並一一加以描述和簡明的註釋,他還指出了8組相類似 的脈象排列在一起加以比較,以引起人們的注意,便於後人理解,這些脈學知識基本上包括了迴圈生理上的所有脈象,後世醫家多以此書為論脈辨證的依據,如現在常用的28脈,其基本脈象仍未超出《脈經》的範圍。

以研究脈學著稱的《脈經》,對針灸學的論述也很精闢,書中對經絡症候,辨證分型,腧穴理論,刺灸方法等都有所涉及,補充了針灸學的部分理論,王叔和的觀點是:在進行針灸治療前,必須先進行診斷,診斷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切脈,《脈經》中對於診療的觀點是將切脈於臟腑經絡辨證結合,以脈象為先導,論述症候或者症狀,最後決定針灸方法,診治時主張針灸、藥等相結合。

這部著作不僅儲存了漢晉以前寶貴醫學資料,而且為研究我國古代的脈學知識提供了寶貴資料;《脈經》問世後,一直受到歷代醫學家的重視,自隋唐以來便被列為醫家習醫的必讀之書,書中的內容很大部分一直為後世沿用至今,仍有很高的實用價值。在國內有深遠影響的《脈經》,對國外醫學的發展也有一定的貢獻;隋唐時期我國醫學得到了全面發展,這部書便隨著我國醫學的外傳流入日本,以後又傳到阿拉伯,對西歐脈學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中世紀,阿拉伯醫聖阿維森納的《醫典》中對於切脈部分的論述,基本上引用了《脈經》的內容,歐洲人拉希德·丁·哈姆達尼在他的《伊爾汗國的中國科學寶藏》中也提到了《脈經》;公元17世紀時,波蘭人卜彌格曾把《脈經》譯成拉丁文;18世紀英國著名醫學家芙羅伊爾因受王叔和《脈經》的影響,發明了切脈時脈搏計數表,並於公元1707年在倫敦出版了《醫生診脈》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