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曲藝

你知道嗎?咱們天津原來是介樣式兒的(下篇)

作者:由 格羽網路茹定 發表于 曲藝日期:2021-12-26

老戲樓能改造做生意嗎

提起天津的百餘年的歷史不得不說一說天津八大家,在晚清和民國時期,“天津八大家”赫赫有名,無人不曉。元明時,天津逐漸成為漕糧北運的樞紐。到了清代,天津的海運、鹽業興旺起來。

乾隆、嘉靖年間,天津出現了數家糧商兼地主、從事海運、承辦鹽務的大家族。咸豐初年,天津即有“韓、高、石、劉、穆,黃、楊、益照臨”八大家族之說。即“天成號韓家”、“益德裕高家”、“楊柳青石家”、“土城劉家”、“正興德穆家”、“振德黃家”、“長源楊家”、“益照臨張家”。

到二、三十年代,天津的紗布業有了很大的發展,這些綢布紗商號賺了大錢,都又投資開辦了許多家錢莊、工廠和其他商號,在天津又出現了新的豪富,形成了“新八大家”。我們先從老八大家說起~~~

水西莊

你知道嗎?咱們天津原來是介樣式兒的(下篇)

你知道嗎?咱們天津原來是介樣式兒的(下篇)

這裡首先要提的著名文人查為仁與其父查日乾水西莊由天津蘆鹽鉅商查日乾與其子營建的私家園林別墅,始建於雍正元年,擴建興盛於乾隆年間。

水西莊的自然環境與景觀十分幽雅精緻,憑河造景,巧奪天工。其構思佈局,體現出高超的造園藝術水平。園內樓臺亭榭命名頗富詩意,如攬翠軒、藕香榭、枕溪廊、花影庵、數帆臺、泊月舫等,昭示出濃郁的文化底蘊。

聽其名,觀其景如詩如畫。水西莊豪華生活和豐富藏書文物古玩,成為了《紅樓夢》部份生活素材的。

你知道嗎?咱們天津原來是介樣式兒的(下篇)

水西莊雖然是一座私家園林,在當時吸引著大量文人墨客慕名而來,其中梅成棟是當時天津詩壇公認的領袖,與文人名士結成‘’梅花詩社‘’,有許多詩作在士林傳誦,曾為振興天津詩壇做出突出貢獻,並由此贏得南北詩人交口稱譽。

他主張‘’詩不求奇但寫真‘’,為性靈派在北方之優秀傳人。其作品一秉杜甫、白居易現實主義傳統,發散著‘’唐衢饒涕淚,杜甫擅歌行‘’的悲愴震撼力。

著有《欲起竹間樓存稿》、《四書講義》、《管見篇》、《吟齋筆存》等,輯有《津門詩抄》。與崔旭、姚元之同出大詩人、著名書畫家張船山(名問陶)門下,人稱“張門三才子”。

梅成棟詩詞選

津門詩鈔輯成題以長句

鼠齧蟫穿二百年,搜求遺草出塵煙。題名不必登科錄,小傳如標獨行篇。

前輩有靈來紙上,舊交無數晤鐙前。寒窗料理間中業,聊結枌榆翰墨緣。

敢雲此卷少遺珠,聞見非多愧小儒。略為詩人傳梗概,忍令古本盡荒蕪。

海濱耆宿傷存歿,沽上風流半有無。漫道漁洋常感舊,詞壇振臂望同扶。

八大家之華家

高臺階華家指華世奎家,華家本為無錫望族,早年雖經營鹽業,但不具規模。華家之所以位列八大家,不是因其富,而是源於華世奎在晚清的尊容顯貴和他一筆官氣十足的顏體字。

華世奎曾任八旗官學教習、內閣中書行走、萬壽慶典撰文、文源閣軍機章京領班、三品章京會議政務處幫提調、政編查館行走、政治官報局局長等要職。但華世奎在天津出名,更在於他寫得一手好字。

“ 天津勸業場”牌匾出自他手。

你知道嗎?咱們天津原來是介樣式兒的(下篇)

你知道嗎?咱們天津原來是介樣式兒的(下篇)

八大家之石家

石家大院是天津“八大家”之一,當年的創始人靠漕運發家,一度財勢顯赫,聞名遐邇。曾有“華北第一宅”之稱,是中國北方最大的民宅。無論從規模還是從豪華程度上,完全可以和山西的“喬家”,“王家”媲美。

你知道嗎?咱們天津原來是介樣式兒的(下篇)

石家大院位於楊柳青鎮估衣街和河沿街,始建於1875年,後又陸續擴建,形成今天的格局。這座大院佔地6000平方米,南北長96米東西寬62米,有200多間房屋。

從清朝中葉到民初,其財力號稱津西首富~~~

你知道嗎?咱們天津原來是介樣式兒的(下篇)

石府大戲樓寬敞華麗,可供200人聽戲飲宴,是華北民宅中最大的戲樓,京劇名家孫菊仙、譚鑫培等都曾在此獻藝,其中花靈格扇全部是楠木原色,精雕細刻,極為華貴……

新八大家之卞家

” 天津八大家”的第三次變遷是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這時候,一些生意人在天津經營綢布賺了大錢,隨後又投資開辦錢莊、商號、工廠,生意越做越大,一時間,坊間又出現了“金潘、孫、胡、卞、範、喬、紀”八大家的說法。金和潘,是瑞興益棉紗莊的金桂山、潘耀庭;孫和胡,是元隆綢布店孫烺(lang)軒、胡樹屏;卞,是隆順棉紗莊的卞潤吾;範,是同益興棉紗莊的範竹齊;喬和紀,是敦慶隆綢布店的喬澤頌、紀慰瞻。與此同時,這一時期還有“錢業八大家”、“棉布業八大家”、“電料業八大家”等等諸多說法。不過,這些生意場上的大家族,無論財力還是勢力都已遠遠不如過去的“八大家”,所以,新“八大家”之說難以獲得一致的公認,也就被人們慢慢遺忘了。

“津門卞家”曾聲名顯赫,所經營的“隆順號”、“隆順榕”及“隆昌”數代相傳,其“鼎食鳴鐘”的朱門盛景被人們撰以歌謠“天津衛,有富家,估衣街上好繁華。財勢大,數卞家,東韓西穆也數他”而傳至大街小巷。“

你知道嗎?咱們天津原來是介樣式兒的(下篇)

你知道嗎?咱們天津原來是介樣式兒的(下篇)

卞家先祖18世紀早期遷居天津,清嘉慶年間由第四代開始創業,所經營的“隆順號”“隆順榕”及“隆昌”數代相傳。

我的前半生

《我的前半生》1964年由群眾出版社出版,作者愛新覺羅·溥儀。是中國清朝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在撫順戰犯看管所中所寫的“反省式”自傳。

溥儀作為清朝的第十二位皇帝,也是我國封建王朝最後一位皇帝,三歲登基,合法在位三年,之後又任偽滿洲國皇帝13年。

《我的前半生》記錄了溥儀從登基到流亡到接受新中國“改造”等過程,是一部回憶錄,更是一本特定歷史環境下的自省書,從中,可以清晰地瞥見特定歷史環境末代皇帝的悲劇與喜劇,他的人生道路凝聚著近現代社會的變遷。

你知道嗎?咱們天津原來是介樣式兒的(下篇)

館內珍藏

好了,寫了這麼多,你們是不是也看得

還不夠過癮呢,那就來館裡看看吧,絕

對有驚喜呢~~~

你知道嗎?咱們天津原來是介樣式兒的(下篇)

你知道嗎?咱們天津原來是介樣式兒的(下篇)

你知道嗎?咱們天津原來是介樣式兒的(下篇)

館內體驗區:煎餅果子傳習室

天津近代歷史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