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曲藝

諾貝爾獎不再增設獎項,“另類諾貝爾獎”成立,諾獎會被替代嗎?

作者:由 8點半站臺 發表于 曲藝日期:2022-01-11

司馬英文怎麼寫

文/8點半站臺

要說得獎這件事伴隨著我們成長,我想應該沒人會反對。

從幼兒園的一朵小紅花開始,到真正能拿到考場上角逐資格的大賽證書,學習生涯似乎一直伴隨著獎狀的增加。

走進各行各業,多多少少都有方式方法來評個優劣,

就連咱們小區也要評個“文明住戶”的獎項。

差別就是獎項的知名度和含金量各有不同。

藝術界的獎項聲勢浩大,熱鬧非凡;科學界能達到這個水準的當屬馳名全球的“諾貝爾獎”。

諾貝爾獎不再增設獎項,“另類諾貝爾獎”成立,諾獎會被替代嗎?

畢竟,這是一個連大爺大媽都能聊上幾句的超級大獎,其他人要抬高某獎項的身價,常常會用到“堪比某某行業的諾貝爾獎”來形容,足見其地位。

諾貝爾獎的開獎時刻是一場大型競猜遊戲,熱心觀眾紛紛投入其中,甚至還有人為其加註下碼。

當年莫言獲得文學獎,國內文學愛好者掀起一股追星狂潮;屠呦呦女士摘得醫學獎,國人談論此事時,腰桿子都挺得更直。

眾所周知,諾貝爾獎只涵蓋6個領域且不再增加,其他科學家怎麼辦?於是,“另類諾貝爾獎”誕生了,並且特意選在諾貝爾獎揭曉的前一天頒獎,別有一番風味。

諾貝爾獎不再增設獎項,“另類諾貝爾獎”成立,諾獎會被替代嗎?

01

經濟學獎惹爭議,諾貝爾獎不再增設

諾貝爾獎的基礎是創始人諾貝爾先生價值3100萬克朗的遺產產生的利息,最初只發給物理、化學、生理學或醫學、文學等領域的傑出學者和維護和平的相關人士。

獎項涉及的領域這麼少,總有人要提出建議和意見。

財大氣粗的瑞典國家銀行就提出增設經濟學獎的請求。為了達到目的,銀行又出錢又出力,還不要名——將獎項掛在諾貝爾獎名下。

諾貝爾獎一看,是個好事,裡外都是賺,就答應下來。於是,飽受爭議的“諾貝爾經濟學獎”誕生了,諾貝爾獎的獎項從5個增加到了6個。

諾貝爾獎不再增設獎項,“另類諾貝爾獎”成立,諾獎會被替代嗎?

有了成功的案例,就有更多的人想要複製成功。

瑞典

集郵家

雅各布帶著方案和錢也來到了諾貝爾獎的辦公室,他希望能複製“經濟學獎”的路,增加兩個獎項:環境獎和貧困獎。

遺憾的是他被拒絕了。

理由很簡單,“諾貝爾經濟學獎”雖然成功設立,但帶來的爭議之大卻有點超過諾貝爾獎的預期。

搞錢的事也能算“科學”嗎?銀行投機者搞個獎,不就是為了賺更多的錢?

當時的科學家們打心底裡瞧不上“經濟學獎”,就算坐在同一個領獎臺上,也並不太認可。嫌棄之情就差如《甄嬛傳》裡的華妃那般,翻出一個白眼了。

再加上經濟學獎的獲獎者自己也不太爭氣,比如1997年的獲獎者是因降低金融投資風險而摘走“諾貝爾經濟學獎”,結果不到一年,這兩位卻因槓桿加得太大,差點破產。

笑話鬧得太大,臉打得啪啪直響。因此,諾貝爾獎決定不再犯同樣的錯誤,關閉增設獎項的通道。

諾貝爾獎不再增設獎項,“另類諾貝爾獎”成立,諾獎會被替代嗎?

02

“另類諾貝爾獎”

說真的,咱們普通人只會湊著看頒獎的熱鬧,誰會想著去增加獎項呢?我連做夢都沒想過這種事,可能還是覺悟太低。

能想且敢幹這件事的人是被拒絕就會放棄的主嗎?

瑞典

集郵家

雅各布來晚了,錯過了增加獎項的時機。

既然尋求合作不成,那就只好靠自己。

有錢有計劃的雅各布

成立一個

“正確生活方式獎”

,用於獎勵全球對人類和環境有貢獻的人或組織。

為了表達對諾貝爾獎的不爽,雅各布特地把頒獎時間設定在諾貝爾獎頒發的前一天,這個獎也就被稱為“另類諾貝爾獎”。

諾貝爾獎不再增設獎項,“另類諾貝爾獎”成立,諾獎會被替代嗎?

別看該獎成立的過程似乎有點“隨意”,卻不是“野雞獎”。

該獎到現在,已經有150多位獲獎者,遍佈61個國家。在歐洲,大家更是把它看作“諾貝爾替代獎”,含金量、權威性和認可度並不亞於諾貝爾獎。

“另類諾貝爾獎”的行事方式也跟創始人一般“野性十足”,諾貝爾獎只接受精英提名,但“正確生活方式獎”卻是

任何人都可以提名

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試試,搞不好,下一位獲獎者就是由你提名而來,這絕對可以吹一輩子。

或者,乾脆大膽一點提名自己,成功的機會至少是50%,從此走上人生巔峰。

諾貝爾獎不再增設獎項,“另類諾貝爾獎”成立,諾獎會被替代嗎?

03

諾貝爾獎會被替代嗎?

不管諾貝爾獎願不願意承認,這個100多歲的獎項延續至今,過得不算容易。曾經,文學獎就差點因一些“桃色”風波處理不當而選擇暫停頒發。

被替代,那是極有可能發生的情況。

說到底,還是因為獎項太少,更多的科學領域值得被關注和表彰。為人類發展做出過突出貢獻的人太多,榮耀豈能禁錮於諾貝爾獎的6個領域之中?

發明創造本就是科學家們的天性,既然諾貝爾獎無能頒發,那大家就各自發揮。

諾貝爾獎不再增設獎項,“另類諾貝爾獎”成立,諾獎會被替代嗎?

不論諾貝爾是不是真的因為“情敵”的緣故忽略了數學獎,數學界的大佬們還是為自己設立了

“菲爾茲獎”和“沃爾夫數學獎”

這兩個獎貫穿了數學家的整個職業生涯,前者只頒給40歲以下的數學家,後者到現在為止,還沒有低於40歲的數學家獲獎。

包含了多個科學類獎項的

“克拉福德獎”

除了提供與諾貝獎同一水平的名氣,還慷慨地頒發50萬美元的獎金。

諾貝爾獎不再增設獎項,“另類諾貝爾獎”成立,諾獎會被替代嗎?

在文學界,能夠給諾貝獎帶來威脅的獎項也不少。比如“永遠站在雞蛋這一邊”的村上春樹,雖然他跟諾貝爾獎的緣分尚淺,但他早就光臨過

“耶路撒冷獎”

的頒獎舞臺,拿走了屬於他的榮譽。

同樣獲得該獎的米蘭昆德拉的獲獎演說《小說與歐洲》至今以他獨特的視角和言辭被大眾念念不忘。

諾貝爾獎不再增設獎項,“另類諾貝爾獎”成立,諾獎會被替代嗎?

“一獎獨大”的情況並不會出現,在各行各業,萬千領域之中,無數的“無冕之王”沒有獎項,卻還是在發光發熱。

就算諾貝爾獎不承認有被替代的風險,事實上,各種領域的獎項從沒停止過設立和頒發。

人們需要認可,6個獎項的諾貝爾獎不夠了。

未來,還有更多的傑出人才會出現,也會有新的獎項設立。一代又一代領獎人會登上頒獎臺,發表演說,接受同行和世人的掌聲。

我們要知道的是

並不是獎項賦予了獲獎者名望,而是獲獎者的成就讓獎盃閃閃發光。

至於諾貝獎為何這樣有名?我猜,大概是它發的獎金更多,含“金”量更高吧。

我是8點半站臺,正兒八經說教育新鮮事,茶餘飯後聊教育趣事,有點意思!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8點半站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