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曲藝

陳豔萍:故鄉的擺端陽

作者:由 文學泉 發表于 曲藝日期:2022-01-20

嬃字代表什麼稱呼

陳豔萍:故鄉的擺端陽

陳豔萍:故鄉的擺端陽

故鄉的擺端陽

陳豔萍

陳豔萍:故鄉的擺端陽

故鄉把過端午節叫擺端陽。

端陽,是很古老的叫法。五是陽數,五通午,五月就是干支歷午月。午月裡第一個五日,稱端陽。

我的故鄉,初五,是小端陽。十五,是大端陽,我們過大端陽。

這個就有趣了,是江漢平原上的獨特規矩。聽老人們說,五月初五時節,田地裡割麥種稻,忙得沒有時間過節。而這個節日,又非常重要,遂推到十五來過。

說擺端陽,其實很形象。這天,小街上的孩子們穿著新衣的胸前多了樣東西。奶奶用納鞋底的索子編個鴨蛋絡子,裡面裝一個鹹鴨蛋,也或是煮雞蛋,掛在孩子胸前。孩子興奮極了,走著,跳著,擺著。等哪一時高興過頭,掏出來,吃了它。

給孫子掛好蛋絡子後,奶奶們開始張羅雄黃酒,這是過端午節的重點。端午節過後,進入暑熱季,容易發生洪水或者乾旱,對糧食收成有很大影響。猛陽和暴雨交替,邪氣重毒性大,孩子容易生病長瘡。雄黃粉末和白酒調兌後,蘸了在孩子的額頭上寫一個“王”字,寓意驅邪解毒。也灑些房間角落,保家人暑天清吉平安。

所以我非常贊成端午節是由上古時期的夏至節延續與演變而來。祖先們對於夏季到來是恐懼的,以這個節日來祈禱神靈,能驅災逐疫,能風調雨順,能諸事順遂。

二奶奶面板不好, 俗語說,疼好忍,癢難耐 。這天,她必是採回一大筐艾草,掛一把門前,再用它煮滿滿一鍋水,仔仔細細從頭到腳清洗,期望藉著大自然的魔力,身體上的癢症能自行消失。當然,也會掛一把在神龕上。孩子出世,第一次洗澡,就用艾葉水。

陳豔萍:故鄉的擺端陽

這天,定了親的男女,男方一定得上門送茶。送茶,並不是送茶葉,而是酒肉副食之類。副食,不是芝麻綠豆糕,而是一種叫作哈饊的油炸食物。

茶分主茶和副茶。主茶是給準岳父岳母,八斤肉,八斤魚,外加哈饊。副茶是給女方家的哥嫂和叔伯親戚們,每家兩斤肉一瓶灑,外加一斤哈饊。

這天,出嫁的女兒也必是回孃家送茶。這時候,是兩斤肉,一斤哈饊。除了父母家,哥嫂叔伯家也得送。

哈饊,是現如今到處有賣的饊子。那時可不像現在,只端午節前後幾天有,排著隊買,彷彿是特意為送丈母孃而準備。實在沒錢,可以背面粉和菜油去換,還可以賒。

叫“哈饊”,大約是那一根根盤著的樣子像蝦子的腳細細彎彎。蝦,我的故鄉人讀哈。不,也不一定。那半圓的散散的樣子,像奶奶搖的蒲扇,說不定也是取“扇”的讀音,而叫它哈饊。

小街上,程媽媽炸油餈粑,端午前後這幾天,她會突擊炸幾天哈饊,小兒子站在旁邊幫忙。他一邊做事,一邊盯著媽媽的手。哈饊是麵粉搓成,有的地方太粗,不好看,把它折斷,吃了。有的地方太細,不均勻,把它折斷,吃了。也或者有鼓泡,不好看,弄斷吃了它。其他孩子圍著,羨慕,只怨自己媽媽,不會炸哈饊。

我們家沒有出嫁的女兒和待嫁的大姑娘,也就沒有人送茶。每到過節這天,奶奶會在集市上稱一把哈饊來應景。哈饊除了直接拿著嚼外,還有別的吃法:用肉湯泡。

陳豔萍:故鄉的擺端陽

吃了蝦饊,覺得家裡不熱鬧,沒感覺自己在過節,興沖沖地往秋媽媽家去。

愛姐姐和新女婿要回孃家送茶,剛剛收穫的小麥,秋媽媽準備蒸粑子。

準備蒸粑子,秋媽媽會提前幾天做好米酒,一是蒸粑子發酵用,二是煮成清水米酒喝。 小麥粉磨成麵粉後製作 ,為什麼不說饅頭呢?對,饅頭,是北方人的叫法。我們就叫粑。

端午節的餐桌,除了粑子,還必得有一蒸屜肉上桌。

蒸肉和扣肉不同。扣肉是辦紅白喜事時的一道壓軸菜。而蒸肉,是家裡偶爾改善生活,也或者重要的親戚登門,再就是過年節時,家裡必有的一道菜,且是隨蒸籠格子一起端上桌。

這道菜有傳說,和曾經的大漢皇帝陳友諒有關。張鳳道是陳友諒的第二位夫人,醇和毓秀,陳友諒很喜歡她。1354年,紅巾軍退避黃蓬時,生活條件惡劣。張鳳道在陳友諒的部隊裡工作,為了讓戰士們吃上熱氣騰騰的飯菜,她親自下廚,將肉、魚、藕等其它蔬菜分別拌上米粉和佐料,猛火蒸熟。兵士們食用後,很喜歡,大大鼓舞了士氣。

陳友諒是沔陽人,這道菜在沔陽流行開來,而後在整個江漢平原流行開來,謂之蒸菜。

不過,也只是傳說,真假不一定。我倒是聽說,透過天門石家河文化的考古發現,四千年前,此地就有了蒸菜。

難得吃一頓肉,豬肉大抵不會摻在菜裡炒,而是最大化地利用它,讓它特別鮮,那就是蒸。

愛姐姐兩口子踏進家門,秋爸爸接下女婿手裡用草繩子繫著的肉。

天氣熱,秋媽媽趕緊將豬肉洗淨切片,加鹽和醬油,胡椒和味精拌勻,醃製後再加米粉和好。

陳豔萍:故鄉的擺端陽

吃蒸肉的動靜很大。蒸籠久不用,得端去池塘清洗。一大摞舉著,孩子知道要吃肉,緊緊跟在媽媽後面打轉。

肉有油氣,不能漏在鍋裡浪費,蒸籠格子裡,得鋪上厚厚的底菜。底菜,各種各樣。藕、芋頭和紅薯可以。茼蒿、白菜和蘿蔔可以。紅莧菜可以,幹豆絲泡軟墊在裡面也可以。眼下這個季節,莧菜正當時,且有一個說法:端午節吃紅莧菜,眼睛會亮。

粑子捏好,擺在鋪著南瓜葉的蒸籠裡。拌好的肉,一塊塊擺在莧菜上面。大土灶,大鐵鍋,堆疊得高高的。長辮子的愛姐姐坐在灶口,火光印紅了她的臉龐。她一邊往灶膛裡遞草把,一邊和媽媽說著體己話。

糯米酒發酵做出來的粑子,鬆鬆軟軟 ,有一股獨特的清香味,還泛著微微的苦。這苦,不是真的苦,而是酒的餘韻。蒸籠屜子端出來,擺在桌上,滿屋肉香瀰漫,臥著的貓狗連忙起身,翹著尾巴張望。暗處的老鼠,滴溜著眼睛蠢蠢欲動。

“夏吃黃鱔賽人參。”

端午節前後,是鱔魚最肥美的時候。這天,餐桌上肯定會有一道鱔魚。

陳豔萍:故鄉的擺端陽

男孩子,是摳鱔魚的高手。溝渠的土壁上,有一個個圓洞。晚間,他們拿著手電筒,照著這些洞穴,分得出來哪是蛇洞,哪是鱔魚洞。一旦確定鱔魚洞後,用手摳,十有八九能捉到鱔魚。有時運氣好,能追到鱔魚一家。傳說,入夜後,鱔魚是朝著北方的。

鱔魚的個子不大,但骨頭小。剖好後,切成段,加點青椒,隨隨便便一炒,便肉質滑嫩,鱔味獨特。我無法形容它的美味,只覺得它比豬肉好吃,是我吃過的最好的菜餚。

除了鱔魚,一定會有一盤藕帶。藕帶,是越採越發,只是不能踩壞了泥裡的藕根,需要些經驗。

下到河裡,找荷葉剛出水但又沒有舒展開的荷葉,也就是楊萬里寫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這個時候,人們叫藕尖。伸出手,順著藕尖往下探摸,一直摸到淤泥裡。一般不會蠻深,要看地形。摸到藕節的地方,也就是藕帶分支處,輕輕掐斷,慢慢往回拉。水是有阻力的,而藕帶很嫩,手重了,就斷了。

大約十來根完整的藕帶,就可以炒一大盤。這道菜,做起來簡單,掐成段,隨便炒炒。喜歡吃辣,給點辣椒。不反感醋味的,可以加一點。藕帶帶點微酸,更可口。這道菜,脆嫩清甜爽口,確實比其它蔬菜好吃。這道菜,屬於夏天。不僅好吃,而且好看,看起來清涼。

陳豔萍:故鄉的擺端陽

江漢平原,是魚米之鄉,我們也包粽子,只不過,不是每家都包。

糯米的格調很高,種植過程中,假若谷種摻雜進了別的品種,那一季糯米就失敗了。我們的糯米,口感非常好。那時候,只包清水棕,吃的時候也不太可能蘸糖。

一直到現在,我始終喜歡吃原味的糯米粽。用青綠的粽葉裹著清香的糯米,棉線纏著。清水煮熟,植物的清芬滲透進米香,清淡中有日月的滋味。

現在的端午,商家真是絞盡了腦汁,粽子的品種多得驚人。近年,更有一種皮蛋粽問世。我沒吃,看了看,大約是把皮蛋敲破,灌進去調味的糯米,用錫紙包著。

這樣的行為,過猶不及。說心裡話,還近乎無聊。

下午,愛姐姐和丈夫該回家了,他們必不能空手。媽媽喚秋秋去河裡採幾片大荷葉,荷葉裡包著粑子,給他們帶回去,做接物,送給親家品嚐。

那幾天的孩子,最開心。擺了端陽,吃了蒸肉,上學路上,拿一把哈饊,也或粑子,也或粽子,邊走邊嚼,滋味百般好,記憶萬年長。

陳豔萍:故鄉的擺端陽

但自從屈原時代誕生後,端午節就有了相對統一的儀式:划龍舟,吃粽子,懷念屈原。

屈原,名平,貴族,是皇族的子孫,生於約公元前340年,皇賜名靈均,官號三閭大夫。屈原是哪裡人,其實誰也不知道了。也或者說,他是哪裡人,已不重要。他的詩,他的賦,太偉大了,已讓他活在了每個人的心中。不是古人,而是神仙。每個人都勸他隨波逐流,他不從,寧可在政治,人生,愛情上處處失敗,而最終以詩歌和死亡進行自我完成,成就自己大藝術家的節操。

“女嬃之嬋媛兮,申申其詈予。”女嬃,就是屈原的姐姐,她反覆勸說弟弟:大禹的父親過於剛直而死於羽山之野,你如此博學又有修養,為何也要堅持得如此孤傲?人人身邊都長滿野草,你為何偏偏潔身自好?民眾不可能聽你的解釋,有誰能體察你的情操?世人都在勾勾搭搭,你為何獨獨不聽勸告?

《漁父》裡,漁夫勸說他:“聖人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世人皆濁,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舉,自令放為?”屈原不聽,漁父說:“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說完,駕著小船,飄然而去。

後來的賈生,入湘江,想起屈原,作出一首情理深致的《吊屈原賦》。司馬遷讀後說道:“餘讀《離騷》、《天問》、《招魂》、《哀郢》,悲其志。適長沙,觀屈原所自沉淵,未嘗不垂涕,想見其為人。及見賈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遊諸侯,何國不容,而自令若是。

他們都在說,屈原,你為何要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姐姐,漁父,太史公,都是這樣勸說他的。

那屈原,到底對嗎?我想,這不是對與不對的問題。流傳到現在,那就是一股生命氣息的飛揚。對生死的理解,你可以學屈原,讓生死進入到一個層面。也可以學莊子:自我保全。

人一生的精彩,就是在得與失和是與非中平衡。

陳豔萍:故鄉的擺端陽

陳豔萍,湖北天門人,現居武漢。從生命的原香出發,與美同行,抒寫生活,鄉愁,詩情以及遠方。

陳豔萍:故鄉的擺端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