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曲藝

野丫頭的山野四季——捯地瓜

作者:由 山間清溪 發表于 曲藝日期:2022-02-09

山芋是哪裡的方言

文/山間清溪

捯地瓜,是我兒時當地土話用詞兒。“捯”字在這兒讀dao,我覺得應當就是這個字兒吧。

野丫頭的山野四季——捯地瓜

改革開放前,村裡的土地都歸村集體公有,無論是春種還是秋收,全由村裡各大隊統一安排。收支實行工分制,大隊有專門的人記工分。年底公分值核算成錢發放。當時,村裡還辦起了村辦工廠,也歸集體所有。我記得當年有磚廠、織布廠、預製板廠等。當時做工、務農、民辦教師教學等都實行工分制,工分是按勞動量和產出核算的。做工、務農、教學有不同的計工分辦法。應當很公正,因為當時沒聽說村裡人因工分起糾紛。

秋天,大約就是現在這時節,生產隊都會組織刨地瓜。地裡的地瓜全部刨收後,一部分上繳,一部分隊裡統一存放備饑荒,剩下的按人口分給各家各戶。記得村裡的防空洞還存過備荒地瓜。

地瓜統一刨收後,地裡可能還會“倖存”一些小地瓜。若廣挖深掘,或許還會發現“藏”起來的大地瓜。這個時候,誰在地裡“翻拾”到就是誰的,這些地瓜不再姓“公”。這個深挖地、遍找“倖存”地瓜的過程,我們稱之為“捯地瓜”。當然,不只可以捯地瓜,還有捯花生、捯芋頭。。。。。

捯地瓜的工具,一般用鐵鍁、橛頭。有土質硬的地,還用得上鎬頭。有時三般“武器”齊上陣。

我諮詢了“度娘”,“捯”讀dao時,就有刨根問底之意。所以我覺得“捯地瓜”就應是這個字。

野丫頭的山野四季——捯地瓜

捯地瓜,村裡的整勞力是不屑去做的。出工出力刨地瓜已經夠累了,哪還有餘力去撿拾漏掉的地瓜。所以,捯地瓜的大都是半大孩子。我當時還小,只是跟在小叔和堂哥堂姐們身後湊熱鬧罷了。他們捯出來,我就往簍子裡裝。

還真有些會捯的,每次都能捯上大半簍。簍子是山上的荊條編的,大半簍也有十幾斤二十幾斤的樣子。一個秋天下來,對家裡也是很大的貢獻。因為那時地少人多,分到戶的口糧、特別是地瓜根本不夠吃。所以別小看這些捯回來的地瓜,能幹的孩子經常會得到大人們誇讚。而孩子們覺得能給家裡做點貢獻,頗有成就感,我也很羨慕他們。

野丫頭的山野四季——捯地瓜

捯回家小一點的地瓜,家裡的大人一般會放一段時間。等“放了醬”,煮了曬成“地瓜棗”,我們當地又叫“幹嘣甘”,儲存到冬天長一層“白布”,很甜,可拿來當零食吃。

半大地瓜或不小心鏟碎的地瓜,往往被切成地瓜片晾曬,曬乾後稱“地瓜幹”。地瓜幹可用來磨成地瓜面,蒸了吃,摻點麵包包子都可以。我記得奶奶常常用水和(huo)好地瓜面,用一隻手一捏成一個,無論啥形狀都可以,擺滿“飯笊”(一種黑土燒製的有孔的容器),放大鍋裡蒸熟,顏色是黑的,吃起來有嚼頭艮悠悠甜絲絲,我們稱之為“盅餑餑”,我很喜歡吃。

地瓜外皮兒連著一點肉的部分曬乾了,我們稱之為“地瓜皮子”。地瓜皮子一般用來餵豬,還可用來到生產水果的大隊換蘋果、桃、梨等水果吃。一斤地瓜皮子換幾斤蘋果,到現在四十多年過去,早已記不真切了。

野丫頭的山野四季——捯地瓜

1978年改革開放後,村裡實行了聯產承包責任制,分田到戶,家家戶戶都有了自己的田地。每到農忙季節,那些能幹的半大孩子也都成了家裡的“整勞力”,再也不會像從前那樣漫山遍野“捯地瓜”。而如今,隨著城市化程序,田地早就沒有了,“捯地瓜”這個詞兒或許也只有我們這些四五十歲以上的人偶爾在回憶裡浮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