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易卦

《學會提問》如何引出恰當的好問題

作者:由 廣學君 發表于 易卦日期:2022-06-17

審問什麼詞

《學會提問》一書,作者尼爾·布朗與斯圖爾特·基利,是一本關於批判性思維的經典讀物。並不是說簡單的提問,而是提出好問題,提出另類、有意義的問題需要斟酌學習。本書英文名原為Asking the right questions,也就是學會提出恰當的問題。

《學會提問》如何引出恰當的好問題

本書從學會提出好問題開始,也就是從批判性思維開始,關於批判性思維,在西方就比較重視培養。記得在大學時候,我們英語老師就比較喜歡“Critical Thinking”這個詞,從對事物的質疑開始,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可避免盲從。

要激發批判性思維,在聆聽事物和閱讀的時候,要對自己耳聞目睹的一切進行系統的評判,這需要一整套的技能和態度。

如今網路發達,往往很多網路文為了迎合大眾吃瓜心理,往往對一些事實斷章取義,沒有系統性的報道或者僅擷取其認為大眾所喜好的內容,很多人也道聽途說的,聽風就是雨,這就是缺少批判性思維的表現。所以在個體缺乏批判性思維的時候,容易滋長謠言的誕生。

而從個體到大眾,心理更容易被煽動,勒龐

《烏合之眾》一書,闡述了群體以及群體心理的特徵,指出了當個人是一個孤立的個體時,他有著自己鮮明的個性化特徵,而當這個人融入了群體後,他的所有個性都會被這個群體所淹沒,他的思想立刻就會被群體的思想所取代。而當一個群體存在時,他就有著情緒化、無異議、低智商等特徵。

所以在網路社會,網民也是一個群體,容易被一些思想或情緒帶偏,而作為個人,就更需要保持理性,保持批判性思維,多從其他角度思考,而不是一味情緒化。

《學會提問》如何引出恰當的好問題

有兩種常見的思維方式,一種是海綿式思維,一種是淘金式思維。

海綿式意為類似海綿放到水中一樣,充分吸收水分,對待思維也是,儘量去吸收更多的資訊,資訊接收的越多,越能體會到世界的千頭萬緒,越能對獲取到知識後進一步開展更深沉次的思考。海綿式思維相對而言,比較被動,就是被動地接受外界有現成的資訊和觀點來充實自己,對待這種思維方式,需要有取捨。

另一種是淘金式思維,相對而言,則更為主動,自己去選擇該相信什麼和忽略什麼,做出取捨。例如看書,帶著問題,帶著你自身的態度的讀書,去獲取你所需的內容。這種方式更為積極地參與進來,更有互動性。

海綿式思維更強調單純的知識獲取結果,而淘金式思維更重視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與知識展開互動。

兩種方式都各有優劣,兩種思維方式進行互補是最好的。

《學會提問》如何引出恰當的好問題

本書比較有意義的是提供了多種例子來訓練批判性思維,也讓人感覺到確實生活中有些事情確實只要多去思考就會冒出很多有趣的新發現來。

我們從小的教育裡都是覺得師者、長者所說就是對的,小時候覺得從老師嘴裡說出來的話都是教條,也很少去質疑老師,甚至沒有質疑這個概念。這也是我們教育的欠缺,導致一些小孩很多新奇的想法或者個人創作得不到舒展,被抑制住。如果在小時候就能培養批判性思維,讓孩子學會獨立思考,那小孩成長定更有個人想法,長大後也更具有創造性,更具創新能力。

廣東的兩所985高校,中山大學和華南理工大學大學,用的校訓幾乎一致,唯獨華工校訓少一詞,中大校訓為“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華工校訓為“博學、深思、明辨、獨行”。作為華工一名弟子,感覺遺憾,華工少的“審問”一詞,而恰恰是審問就是批判性思維的一面,對待事物如何能批判性地提出疑問來?本書強調學會提問,也就是有沒有能力提出好的問題來,或者對待事情抱有應有的懷疑態度,進而更科學全面地瞭解事情。

多抱批判性思維,在遇到一些報告,一些文字,一些評論的時候,先不要著急立馬跟風加入網民隊伍,或者進入批鬥群體。或許多些思考能減少盲從的風險,例如一些標題報告:40%的大學生飽受抑鬱質的折磨!似乎都是吸引眼球的文章,如果不加思考還真容易信了。但是如果先想想,這資料究竟從哪來的,調查了哪裡的大學生,群體有沒有代表性,等問題。想想:在對這樣的資料做出反應之前,先從其他角度問問這資料怎麼來的。

如果一直加強對思維的鍛鍊,不僅可以避免盲從跟風,遇事減少慌亂。還能加快對知識的吸收和理解,在遇到問題的時候,提供更有建設性的方案來。有時間的朋友,不妨一讀。

與本書類似的書籍還有《批判性思維》、《思考的藝術》、《專注力》、《邏輯思維簡易入門》、《批判性思維工具》、《決策的智慧》、《改變提問,改變人生》

廣學君

閱讀號 : V-learning

孜孜走在拆書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