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易卦

唸佛人,做到這2點,福報圓滿、智慧圓滿!

作者:由 重樓逾陀 發表于 易卦日期:2022-07-02

何謂安住一念心性

我們今天身為念佛修行人,面對浮躁及諸行無常,要守住內心的安寧與福田,何其不易。聖凡之別,在於思維。把心安住空性,調伏自心 - 從假入空。俗語說:“相由心生,命由念轉”。在逆境中,用佛法/哲學來熏習自心,把念頭轉換,從另一個角度看待問題,會發現障礙自己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的念頭。思維/念頭想通了,那顆本來煩躁的心瞬間就會平靜下來。不要擔心問題,勇於面對它,解決它,放下它。。。 對人生會有所體悟,那麼怎麼把心準備好呢,化解自己的障礙,積累福慧呢?

唸佛人,做到這2點,福報圓滿、智慧圓滿!

在《楞嚴經》裡面,佛陀開示我們,我們要做到這2點:

第一個、安住的問題:

菩薩云何應住。你安住了沒有,這是一個關鍵。從《楞嚴經》的開示,佛陀是先處理安住的問題,因為這是根本。我們一個修行人最大的障礙就是不得安住。一個明瞭的心跟外面的人事接觸的時候,由於過去的善惡業力的推動,會產生一個感受。善業力強的人,他出現快樂的感受,他看到人都很高興,他看到每一件事情都順他的心意,善業力強;我們一般人,業重的人,看到什麼人、什麼事都不滿意,這個人內心有業。

我們的心就住在自己的想象,安住在妄想,這是我們眾生一個非常普遍的問題。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學佛學了這麼多年,我們每天都做功課,但是我們的心還是起起伏伏,有時候覺得自己修得不錯,有時候覺得自己一無是處。

唸佛人,做到這2點,福報圓滿、智慧圓滿!

因為你住在妄想,妄想本身是和外境是互動的,諸行無常、諸法無我,你完全做不了主。所以我們現在完全活在一種被動狀態,外境讓我們快樂,我們就得快樂,外境要讓我們痛苦,我們就必須要痛苦,因為我們完全做不了主。所以,我們臨終的正念就充滿了不確定,要看你的福報、看你的因緣。

那麼這個問題出在哪裡呢?事出必有因,這個不安穩性是怎麼來的呢?就是我們住錯了地方,我們不應該住在妄想。

所以佛陀告訴我們第一件事情——菩薩不要住在想,應該住在心。把心帶回家,你要安住在一念明瞭的心性,眾生本具、諸佛所證的一念心性,它是離一切相的,它是不與一切萬法為伴侶的。

所以我們前面講到從假入空,就引導一個菩薩從一個假名假相的因緣當中回到一個清淨的空性,這是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情,也是最重要的事情,菩薩在一念心性中如實地安住。

唸佛人,做到這2點,福報圓滿、智慧圓滿!

 第二個、調伏的問題:

你是不是內心真實地調伏了。

安住以後,接著呢,就從空出假,調伏。菩薩遠離妄想以後,開始重新又面對妄想。

所以我們在對治妄想,不是馬上面對妄想,不對。遇到妄想,馬上處理妄想,這個是錯誤的,你不是它的對手。

我要提醒大家,不要住在妄想來調伏妄想。這是不對的。

先遠離妄想,觀想本來沒有妄想,它只是一個因緣和合的假相,你遠離它以後,你安住真實的心性,然後才用法門,斷惡修善度眾生的善巧法門來對治妄想。

唸佛人,做到這2點,福報圓滿、智慧圓滿!

所以我們在整個修學過程當中,遇到事情不是馬上處理,《楞嚴經》不是馬上處理,先把自己的心安住,要養成習慣。你自己安住了,因為你遇到事情馬上處理,你很容易被你的情緒所轉,所以你看我們一生很多事情做後都後悔——沒有安住。沒有安住就做調伏,次第錯誤了。

所以我們先把自己的心帶回家以後,然後再來看人世間的因緣、如夢如幻的因緣,該怎麼做你還怎麼做,你這個時候沒有個人的愛憎取捨,完全沒有。你再用你的法門,該斷惡、該修善、度眾生的方便,去做調伏。

唸佛人,做到這2點,福報圓滿、智慧圓滿!

諸位想想,我們要加強我們心靈的力量,就要做到安住跟調伏兩件事情,你看我們皈依三寶,在皈依的誓詞裡面,“皈依佛,兩足尊”,“兩”就是安住與調伏,“安住”是滿足,“調伏”就是福慧!這是世出世間最受人尊敬的,他的福報圓滿、智慧圓滿,這是佛。有滿足又有福慧就好了,他就有了財富,他可以為社會造福、利益一切眾生,則他的富貴,子子孫孫都享受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