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易卦

十個老闆九個虧,正財偏財分不清

作者:由 睦融小智 發表于 易卦日期:2022-07-03

什麼叫利正財而不利偏財

十個老闆九個虧,正財偏財分不清

【現金流管理的基本定義】:透過現金流的制約管理,使得經營者能夠緩解精神壓力,並冷靜分析市場、作出客觀的反映。

從定義中我們可以看到:

現金流管理不是目的而是手段,起的作用不單單是預防破產,更重要的是緩解企業主精神壓力。

現金流管理的最終目的不是制約企業發展,而是適當降低槓桿,讓企業主冷靜下來,作出客觀符合市場的判斷。

以下有兩個種企業主,都是小智的客戶,看看我們更喜歡哪種:

A。李老闆年開票收入60多億,但自身負債卻微乎其微。他告訴小智,經營三十多年,沒有長期負債。他是白手起家,當時沒有關係背景,從小作坊開始一步一步做到現在。借錢對他而言只是工具,缺錢就週轉一下,用完了就還回去。

B。王老闆開票收入30億,名下經營性物業全部抵出,流貸該做的也做過了。創業10年,面容憔悴,精神壓力大,雖然40歲不到但面相看上去接近50歲。

小智在這裡保證,兩位老闆的智力、能力肯定不會差太多。但是生活質量方面,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李老闆20歲創業,經營滿10年時年收入200萬,30年達到60億,膝下一兒兩女,孝順體貼,老大還能幫忙打理生意。王老闆雖然僅花了10年的時間做到李老闆一半的規模,但孩子得了自閉症,也正和妻子鬧離婚。

十個老闆九個虧,正財偏財分不清

研究表明,80%以上的人操作自己年利潤10倍以上現金會產生心理壓力,這種壓力是決策力下降的重要禍源之一,當一個人面臨的壓力越多,越需要自我調節和釋放。但往往我們還沒來得及調整,新的壓力又來了(包括人事、家庭、社會等)。

所以現金流管理是一門制約的藝術。它告訴我們如何打理貨幣資金使我們的精神富裕。從而防止我們的心態失衡。今天我們講的就是第一課:分清正財與偏財,並學會如何投產。

第一章:分清正財與偏財,創業10年內儘可能重“正財”輕“偏財”

【分清正財與偏財】

如果你是一個企業主,以下賺錢方式,你比較喜歡哪個??!

1。勤奮努力地工作。

2。證券股票基金的短期投資。

3。組織管理生產、貿易經營。

4。走一槍換一炮囤貨居奇。

5。做自己能夠穩定變現的,且行業預計十年內不會大變。

6。只是聽說人家做成過,想試一試這種一次性收入相對較高的專案。

以上,1、3、5為正財;2、4、6為偏財。正財是指我們透過日常努力獲得的回報,而偏財是指不經意間得到的回報。

思考:如果我們是一個證券交易者的話,投資收益是正財還是偏財?

十個老闆九個虧,正財偏財分不清

【會計學上的正財和偏財】

會計學上的“正財”和“偏財”就是“營業收入”和“營業外收入”。其中,營業收入又分為主營業務收入與其他業務收入;而偏財就是營業外收入。

主營業務:

1年內

主要且實際

為自己創收的業務模式、板塊。

其他業務:

與主營業務相關,但是並不是主要的收入模式、板塊。

營業外收入:

投資收益、罰金收益等一切偶然得到的收益。

十個老闆九個虧,正財偏財分不清

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都是我們的“正財”,

這兩項都是實際已發生的收益

。而不是預估收益。“正財”是已落袋為安的錢,並不是商業計劃。

相信日常生活中我們有許多這樣的例子:

【案例】:隔壁王阿姨是國企職員,經常找鄰居商量她5個億的專案:幫某國企牽線搭橋某塊融資,成功後能拿到500萬佣金。王阿姨家裡頓時人頭攢動。天天各種各樣的“有關係”的人物前去拜訪,招待各位“領導”。自此就不上班了。

案例中王阿姨的能賺500萬隻是她的假設,之前並沒有成功案例,也沒有落袋為安。但是她為了這種假設投入了她的精力和財力。屬於把“偏財”當做“正財”來幹。而我們說的“正財”是立竿見影的,1年內是有收入的,是能養活自己的。所以“正財”我們要拿90%的精力和財力去維護。

【案例】:小李是國企職員,但年輕的小李希望挑戰自己。在自家樓下租了個門面,開起了小餐館。

如果小李一年內能掙到錢養活自己,那開餐館就是“正財”。如果小李一年內虧本且養不活自己,那暫時只能算為偏財,要麼最佳化產品再努力,要麼另尋他路。

十個老闆九個虧,正財偏財分不清

“正財”中的主營業務收入與其他業務收入區別在於:主營業務收入佔比較高,一般在50%以上。其他業務佔收入佔比較低,一般在40%以下,但其他業務與主營業務相關聯。一般一種主營業務模式用了幾年後可能逐漸失效、面臨轉型,而其他業務收入中效率較高的那部分可能最終轉換成主營業務收入。

【案例】:2015年以後,由於市場產能過剩,王總的鋼貿生意急劇縮水,但是王總底子好,負債率低,及時調整心態,隨後發現公司的型鋼租賃業務好過往年,就逐步加大投資。最終第二年業績反而增長了20%。

所以,我們知道了,“正財”就是透過你的經營,即刻就能創造收益的財富。如果是創業,1年之內必須馬上有收入。兵貴勝不貴久,人如果太久沒有收入,自信心會受到極大的挫敗,從而失去決策力,並最終失去賺錢能力。日本大蕭條後很多御宅族成天窩在家裡啃老,就是這個道理。故小智覺得,不賺錢更多的是心理疾病,和智力、體力、綜合能力相關甚少,再笨的人也能賺錢養活自己,而賺不到錢更多的是心裡過不去那道坎。

十個老闆九個虧,正財偏財分不清

“偏財”就好理解。營業外收入,就是我們不透過經營得到的額外收入,包括員工罰金、政府補貼、炒股、炒房、炒XX的投資利得等(這裡排除職業炒家)。

所以我們常見的錯誤有:

1。 錯把不穩定的其他收入當成主營收入:

【案例】:王老闆經營貓糧生意,每年穩定增長10%。期間搭配賣貓爬架,偶然間貓爬架的銷量激增300%,王老闆覺得貓糧生意增長太慢。決定將第二年的收入全部投入貓爬架,誰知第二年貓爬架不流行了,王老闆血本無歸。

2。 把“偏財”當成主營收入:

【案例】:王總原本是A公司建築設計師,2018年透過買賣鋼材賺了100萬元。隨後辭職專職投入鋼材貿易,然而2019年鋼材價格波動並沒有達到王總預期,最終因資金吃緊破產。

案例中王總的主營是設計,鋼材貿易不是他的專長,所以2018年的盈利有一點投機成分。而錯把投機當做“正財”的王總如果投身到鋼貿行業,那必定要先交學費。

十個老闆九個虧,正財偏財分不清

【如何選好主營業務?選好“正財”?】

客觀上,主營業務收入的穩定性決定一個人的長期發展狀態,如果一個人的主營業務經常更換,他的精神狀態和收入都是堪憂的。造成主營業務更迭太快(3年內更換一次)的主要原因是:

1。選擇的行業競爭壓力太大,迭代速度飛快。

2。選擇的行業並非“剛需”,客戶需求捉摸不透。

【案例】:陳女士是一名醫院的護士,老公經營賣畫生意。近20年來他們苦心經營的生意越來越差,將自己的住宅賣了。投資金山的房產又嫌賺得太少轉賣了出去(在金山房價大漲之前),2017年後買了四川的房產。誰知由於當地金融環境太差、房產暴跌血本無歸。至今只能靠著租房過日子。

任何一個老闆,手頭上一定要有一門生意10年內的客戶需求是基本不變的,也就是我們所謂的“剛需”。客戶的需求“不太剛”,頻繁調動,對核心生意(主要賺錢的那門生意)不是一件好事。年輕的時候我們能跟上市場節奏,但到年紀大了,思維運轉速率下降,是非常吃力的。

十個老闆九個虧,正財偏財分不清

所以我們見到一般做得大的企業,都是找到自己行業內的“剛需”。把“剛需”做成主營,或把主營做成“剛需”,有了長期穩定的收入,吃飽飯有力氣了,才去適當玩一些其他專案做備手。而不是等虧了錢後被迫開發新專案。

我們經營環境有個不好的現象,就是投機者太多。這些老闆天天哪裡好做做哪裡,從來不鑽研自己的戰略規劃及資源積累,每每換一次行業扒一層皮,既要失去原有的人脈關係,又要重新搭建新關係。社交名片越來越差,最後企業越做越小。所以找到“剛需”的主營就好比找到大樹的樹幹,枝葉等到樹幹長粗了,自然而然就富足了。在中國有太多的老闆只求枝葉漂亮不求樹幹殷實。

所以陳女士和他的老公犯了這樣額錯誤:

一,沒有找到穩定、剛需的主營收入。如果一門生意1年內沒有正向現金流入,應當及時反映,迭代或者換一門生意。

二,把營業外收入當做主營業務,炒房炒到魚尾巴行情。陳女士之前並不從事房地產行業,也沒有任何炒房經驗,看見人家賺錢了眼紅了才想起來炒房。投入了大量不必要的精力。

三,由於生意長期沒有正向收入,導致心態崩潰,想要一夜歸本、一雪前恥,買了四川的房產。這就是我們開篇提到的“心態失衡”、“失去冷靜”的一種形式。

十個老闆九個虧,正財偏財分不清

最後我們總結一下,今天我們主要學習了現金流管理的第一章,

分清“正財”和“偏財”,創業10年內儘可能重“正財”輕“偏財”。

有以下要點我們要記住:

1。要將90%的精力和財力花在“正財”上,而不是“偏財”上。

2。正財分為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其他業務與主營業務相關且是它的“候選人”。

3。主營業務的需求越“剛性”,對我們財富、人脈的積累越有利。

4。如果我們長時間沒有主營業務收入,我們的心態就會失衡。決策出現偏差。

我是睦融小智,下期再見

十個老闆九個虧,正財偏財分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