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易卦

梁山好漢的替天行道:神異色彩賦予的合理合法,偽飾所有粗蠻行徑

作者:由 眼史 發表于 易卦日期:2022-07-04

為何水滸替天行道

水泊梁山之上,各路英雄好漢相聚於此。他們遠離皇帝所在之朝堂,身居草莽,搭建一個流氓集團的小型社會。他們的身上有著一股江湖氣,秉持追求快活的生活價值觀,論秤分金銀,異樣穿綢錦,成天吃酒,大塊吃肉,快活似神仙。然而在宋江成為梁山的第一把交椅之後,將“聚義廳”改為“忠義堂”,一群粗野莽撞之人便開始標榜忠義,並且打出“替天行道”的旗號。一群落草為寇之人,行打家劫舍、殺人越貨之事,竟然口口聲聲宣稱“替天行道”,似乎有點不合常理,令人生笑。

梁山好漢的替天行道:神異色彩賦予的合理合法,偽飾所有粗蠻行徑

忠義堂

細細想來,“替天行道”這一神異敘事的模式,其實在中國古典小說發展史上由來已久。中國古典小說發展之初,不僅借用了經史子集的正統內容,還融入神話以增添玄幻色彩,達到一種多種文化融匯一體的效果。神話的“加盟”,便開啟了中國古典小說神異敘事的模式。魏晉志怪小說崇揚“萬物有靈”,唐傳奇追求“怪誕夢幻”,宋元話本大談“今古奇觀”。《水滸傳》中的所謂“替天行道”,其實就是神異敘事的體現。

細細品析“替天行道”這一口號的深刻內涵,不僅符合了傳統敘事的深刻理念,還能夠合理解釋梁山好漢的行徑。“替天行道”的口號,使整個《水滸傳》的傳達理念多元而豐富。

梁山好漢的替天行道:神異色彩賦予的合理合法,偽飾所有粗蠻行徑

梁山好漢

解析“替天行道”——“天”的來源

自古以來,“天”這個概念就不由自主地在中國人腦海之中根深蒂固了。我們相信在冥冥之中,在超越人世生存的層面,存在著威力無窮的“天”,它引導著人間社會秩序的發展,給予一切事物因果報應。“天”這一信仰的存在,更好地確立了人類的生存向度與根基。

所謂“替天行道”,其實正是發源於傳統理念。

梁山好漢的替天行道:神異色彩賦予的合理合法,偽飾所有粗蠻行徑

“替天行道”劇照

(一)“天人感應”的傳統

早在商周時期,先民便認為天能夠干預人事,於是在行重大之事時,必先問自天意。特別是帝王的重大決策,上天能夠自行感知,所以商周特別流行占卜之風,利用龜甲獸殼來預知吉凶。占卜被認為是一種與天溝通的手段,占卜的結果便是天的意旨,人類必須恪行。

到了西漢,

董仲舒提出了“天人合一”、“天人感應”之說

,這一學說正式把“天”這一概念賦予給政治社會秩序。天人感應強調,天是有意志的,而天人之間可以互動感應、進行溝通。並且獨立個人與浩渺天地、人民意志與天道意旨、倫理道德與天理秩序、政治執行與宇宙秩序之間,都是一種相向的關係,冥冥之中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特別是治世理政這一方面,人類的行為與天道理念是休慼相關的,此種感應特別強勢,人能夠上感於天,天也能下應於人。如果人類社會治理得好,上天便會降祥瑞以表嘉獎;若治理得不盡人意,上天也會降災難以示懲罰。所以古代政治追求“天地感而萬物化生,聖人感人心而天下平和”,尋求治世安寧、和氣致祥。

(二)家族觀念的延續

“替天行道”這一觀念,其實也是家族觀念的延續。在原始社會,團體之間的紐帶是血統,氏族觀念盛行。

後來隨著私有財產的累積,以氏族為基礎的血統團體開始土崩瓦解,逐步演化為地域國家。可是在地域國家長久存在的後世,血統的觀念並未完全消失,而是世世代代影響著人類的心理。

梁山好漢的替天行道:神異色彩賦予的合理合法,偽飾所有粗蠻行徑

古代家族觀念的延續,從不同範疇來講,天的意義與君主、族長等類似

家族看重血緣之親,在一個家族之內,家長慈愛,子弟躬親是每一位家族成員都必須恪守的職責。從這個層面上來說,無論是血統團體還是地域國家,都必須依傍這種觀念來維護合理秩序。在一個家族裡面,必須有一個威嚴的家長,以慈愛來管理自己的子孫後代,維持整個家族的正常生存;而在一個國家之中,必須有一位嚴明的君主,慈愛善政,像父母對待孩子一樣,維護與統領自己的百姓。家政的觀念一經擴大,便適用於政治;政治的觀念一經擴大,同樣適用於廣闊宇宙天地。所以我們堅信宇宙天地之間有一個主宰,指引著人類社會的整體走向,這便是“天”。山川萬物、晝夜交替、日星隱曜、風吹雨拂,這些都是上天對於人類恩賞與慈愛。

人類社會手宇宙天地的主宰,於是上蒼授命於天子,代表“天”的意志,統治人類社會。因此君主有了“替天行道”的合法權利

,人類將對於天的崇拜轉移到君主身上,期冀君主能夠善治萬物,代表他們的廣大利益,營造太平盛世。

一、梁山大旗——“替天行道”的用意

一般來說,“替天行道”是君主的專屬,那麼為何梁山泊上的一群寇盜之中也要舉起“替天行道”大旗呢?縱而觀之,“替天行道”的用意如下:

(一)凸顯“忠義”主題

“替天行道”的大旗一舉,忠義之名便悄然而至。明楊定見認為“《水滸》而忠義也,忠義而《水滸》也”,一直以來,民眾也認可《水滸傳》的“忠義”主題。忠與義主題的構建,最為突出的是宋江這一角色。宋江的一生,在忠孝與義的抉擇之間艱難選擇,左右為難成了他人生擺脫不掉的命題。宋江在奸臣的逼迫下不得不落草為寇,但是他的內心仍有著對於朝廷的忠。落草為寇使宋江站在了朝廷的對立面,為了成全自己內心的忠,

宋江打出了“替天行道,忠義雙全”的旗號,以此說明梁山一群人反對的是混亂朝綱的貪官與奸臣,目的是剷除朝廷內的腐敗分子,最終達到正朝綱、維護統治秩序的目標,

這也就是後來說的“只反貪官,不反皇帝”。最後宋江還選擇招安,以死明忠。

梁山好漢的替天行道:神異色彩賦予的合理合法,偽飾所有粗蠻行徑

宋江

梁山的“替天行道”旗號,既符合中國傳統文化的儒家基礎,又維護統治階級利益和現實秩序;既符合廣大人民群眾的願望和意志,

又符合統治集團的利益。由此可見,“替天行道”凸顯了“忠義”主題,山野寇賊搖身一變,便成為朝廷秩序的捍衛者,不由也引起人們對於忠義兩全的終極思考。

(二)使梁山粗莽行徑合法化

“替天行道”其實更像是為充滿粗蠻與野性的梁山泊事業蒙上了一塊遮羞布,從而給梁山好漢打家劫舍、殺人越貨的血腥行徑提供了一個王朝法度之上的天理引數,賦予這項反動事業崇高的意義。

天道執行的宇宙上層與人世治亂的下層結構之間其實是相向的,可以彼此感知和傳遞資訊。在《水滸傳》第一章中敘述了洪太尉誤放了108位魔君,其實這是因為大宋王朝治理得不合法度,上天便降災難,這108位魔君便是要擾亂天下的。而星辰之間有聚散離合,有分散,有聚合,也有隕落。梁山好漢再殘暴血腥,也是因為奉了天的旨意,便有了強大依據支撐,因而合情合理。

梁山好漢的替天行道:神異色彩賦予的合理合法,偽飾所有粗蠻行徑

水泊梁山

“替天行道”的正式出現在第四十一回,宋江離開梁山泊回家探望父母,不料他早已受官府通緝,為了躲避追捕,於是逃入還道村,藏於頹損古廟之中,竟遇九天玄女娘娘搭救性命,並傳授三卷天書。九天玄女對宋江說:“宋星主,傳汝三卷天書,汝可替天行道,為主全忠仗義,為臣輔國安民”。於是108位魔君的行徑成為了懲治奸臣的典範,在人間經歷磨難,替天行道,最終被賦予神性,封為“星君”,即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這種煉魔修心的模式,充分掩飾了梁山集團的殘暴行徑,給予“替天行道”的高尚內涵。

(三)神異敘事——傳遞宇宙意識

“替天行道”以神異敘事的模式,傳達出了宇宙意識,文字的內涵更加深刻。

神異敘事一方面是迎合了民間的接受心理,這種帶有神醫色彩的故事更容易吸引民眾;另一方面是宗教和民間信仰的影響,因為這寄託了民間內心的信仰和訴求。

梁山好漢的替天行道:神異色彩賦予的合理合法,偽飾所有粗蠻行徑

《水滸傳》場景,類似圖中這種憤怒的宣洩也被視為是“替天行道”

然而更重要的是,“替天行道”傳達了宇宙意識。由於“天”的存在,《水滸傳》被賦予了一種玄想的超人間宇宙,這種宇宙空間籠罩著人間,從而使民眾增加了心理上的敬畏感和法度原則,又賦予了作品多層次的結構。由此可見,《水滸傳》 文字可以分出三個層次的矛盾,最內層是人物心理矛盾衝突,中間層是社會現實矛盾衝突,最外層則是神秘的宇宙和人間治亂的矛盾。最外層的宇宙空間籠罩著人間執行的空間,提供治世分寸與準則。

梁山好漢的替天行道:神異色彩賦予的合理合法,偽飾所有粗蠻行徑

梁山好漢打著“替天行道”的旗號,卻有諸多野蠻行徑,說到底,他們只代表自己的根本利益。

“替天行道”的真實走向

雖然梁山泊打著“替天行道”的旗號,但是他們終究是草寇集團,身上有褪不掉的粗蠻與野性,所以導致諸多野蠻行徑也與天道背馳,

武松血濺鴛鴦樓連殺了十五人,李逵在江州劫法場時“不問軍官百姓,殺得屍橫遍野,血流成渠”。梁山泊集團縱使與腐朽官僚機構對抗,但是

他們並不能真正施惠於民,沒有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以最終也只能走向失敗。

“替天行道”的大旗,其實更多的起到了宣傳和鼓吹的作用,營造合理合法的假象,但是最終的目標指向還是梁山泊集團的根本利益。所以說,神異色彩所賦予的合理合法,盡是為了掩飾梁山好漢的粗蠻行徑,從而賦予這一場草莽義事一層高尚的意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