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易卦

探索孤獨症人士的內感受特徵

作者:由 中國社會科學網 發表于 易卦日期:2022-07-31

孤獨症譜系障礙是什麼

孤獨症或自閉症,即孤獨症譜系障礙(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是廣泛性發育障礙(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PDD)的代表性疾病。近年來,隨著公眾意識的日益提高和診斷技術的進步,被發現的孤獨症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但其病理原因和神經基礎尚未明確。目前,大量研究發現,孤獨症人士在內感受上存在異常。內感受指感知到自己身體內部訊號並傳送到大腦的能力,能夠反映身體內部及其內臟器官的狀態。內感受異常可能對他們的多感官整合能力產生影響,是導致其社交障礙、刻板行為及情緒焦慮的重要原因。人們常說,“孤獨症人士喜愛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這裡的“自己的世界”是否凸顯出內感受在孤獨症人士感知中的獨特作用?當前不少研究往往只關注外感受的作用,而忽視了內感受的作用和對兩類感受的整合。

探索孤獨症人士的內感受特徵

 孤獨症症狀與內感受的關係

孤獨症人士,通常指在社會交往和溝通上表現出持續性損害,並伴有重複刻板的行為、活動或狹窄興趣的人。一些研究表明,與正常人相比,孤獨症人士伴隨身體狀況出現疼痛或不適的機率明顯更高,並且其與胃腸道不適、低肌張力、關節過度活動以及偏頭痛等都存在較高的相關性。諸如此類症狀,揭示出孤獨症人士在內感受方面的特異性,或許能夠為他們的社會性症狀乃至非社會性認知加工缺陷提供更多的解釋。貝葉斯模型也認為,孤獨症人士知覺體驗的形成,既會受到當前感覺資訊輸入的影響,也會受到關於世界先驗知識的影響。因此,孤獨症人士的感覺和知覺異常,可能是源於對感覺輸入的過度敏感和對先驗知識的弱化。而內感受作為感覺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調節和影響機制不容忽視。

當前已經有研究將內感受準確性(即一個人能夠準確檢測內臟器官訊號的程度)與一些重要的心理功能聯絡起來,如多感官整合、情緒處理、自我調節、共情等,並暗示了內感受異常可能在心理理論中發揮關鍵作用。這些廣泛的聯絡,既符合具身認知理論,也可說明孤獨症的核心特徵——社交障礙導致社會性互動與交流的減少,意味著個體會將更多的認知資源分配到身體內部。而對身體內部的過多關注,可能使接收整合外部資訊的能力下降,導致自我模型的建立與發展也會變得緩慢。除社交之外,孤獨症人士的情緒處理和共情能力不足,也被認為與內感受有關。有理論認為,人類情緒的產生源於對身體內部訊號的感受,對內部訊號越敏感,就越容易造成強烈的情緒體驗(如焦慮情緒或情緒失控)。而孤獨症人士由於更注重自身的情緒體驗,對他人與自我的關係較不敏感,所以難以產生共情。總而言之,孤獨症人士內感受的異常,有可能是造成孤獨症缺陷的關鍵因素之一。

 孤獨症內感受特徵及其生理原因

既然內感受與眾多孤獨症症狀間存在緊密聯絡,那麼孤獨症人士的內感受相比正常人有哪些差異?其背後的生理原因是什麼?對該領域研究的元分析顯示,大部分孤獨症成人的內感受與正常成人相比,未表現出異常。但加芬克爾(Sarah Garfinkel)等人的一項研究發現,孤獨症成人的內感受有微弱損傷,和正常人相比,他們更難感知到自身的內臟感覺。隨後,當進一步擴大被試的年齡範圍時,發現孤獨症兒童的內感受異常情況較為普遍,其中有兩項短時程任務的研究顯示孤獨症兒童的內感受準確性低於正常兒童。另一項研究綜合長時程的任務發現,短時程內孤獨症兒童與正常兒童的差異不顯著,但在較長時程的任務中,孤獨症兒童的內感受準確性明顯高於健康兒童,表現出對內部線索注意能力的持續增強,同時這也與他們行為特徵的重複刻板相一致。那麼,鑑於孤獨症是一種發展性的障礙,內感受異常的情況可能會隨生長髮育和時間環境的變化而改變,於是一些研究者便預測孤獨症兒童的內感受異常可以在成年後得到補償。

另外,一些生理學研究顯示,腦島是內感受對應的主要腦區,內感受注意會引起前腦島皮層活動增強。前腦島在內感受注意中的作用,主要是透過與軀體感覺皮層、視覺皮層之間的相互作用實現的。已有研究發現,孤獨症兒童雙側後腦島和前腦島的連線,較正常兒童更弱甚至是完全中斷的,並且軀體感覺皮層和四肢區域的連線也較弱。據此可推測,腦島皮層活動及和其他皮層連線的異常,可能是孤獨症內感受異常和情緒問題發生的生理原因。此外,夸特羅基(Knight Quattrocki)和弗里斯頓(Karl Friston)等人提出,由於催產素系統功能失調而導致的內感受異常,也極有可能是孤獨症致病的重要因素。催產素是一種激素和神經遞質,在調節社會交往行為中起著重要作用。而功能失調的催產素系統,可能干擾內部感受訊號的產生、導致調節異常,以及其與外界環境資訊的整合。

 孤獨症內感受干預的未來展望

隨著人們對孤獨症與內感受之間潛在關係的探索不斷深入,對孤獨症內感受干預的研究也取得了相應進展。國內外研究者們紛紛提出假設。如果能夠透過外在干預,改善或降低內感受性,進而促進孤獨症人士腦島的啟用程度和功能連線,那麼該人群由此表現出的多感官整合障礙、情緒異常和社交問題等,或許可以得到部分解決。

蘇祖基(Keisuke Suzuki)等人將內感受所起作用的感受器,透過外部視覺刺激的方式,呈現給孤獨症人士。結果發現,原本孤獨症人士所關注的心跳資訊,會變成促進他們更容易接受外部視覺訊號的能力。而基於查基里斯(Manos Tsakiris)的研究發現,孤獨症人士的內感受準確性和橡膠手錯覺(即一種把外部的橡膠假手當成自己真手的錯覺體驗)之間存在負相關。因此,在教育干預中,我們可以廣泛藉助虛擬現實技術,使用三維立體模型,將個體的心跳、呼吸等內臟器官的生理變化以視覺化的手段呈現,從而提高孤獨症人士將內部注意指向外部世界的能力,進一步改善其社交互動缺乏的臨床症狀。

對於認知能力較高的孤獨症兒童或輕度的孤獨症成人來說,正念干預也被證明可以改善與內感受相關的各種症狀。比如,焦慮抑鬱的情緒調節和慢性疼痛等。其理論根據是具身認知理論和軀體標記假設。內感受在情緒調節和決策理論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部分孤獨症人士基於對身體感覺持續過度的關注,可能會放大其對內感受消極的評價性感知,從而增加其焦慮的風險。透過正念訓練,個體可以在沒有其他因素干擾下更好地處理來自身體內部的內感受訊號,減少過度關注產生的焦慮或軀體誤解。並且,在核磁共振成像上,正念干預與焦慮感降低呈現出高度相關性。可見,未來透過干預內感受的某些方面,改善孤獨症人士的核心症狀和異常行為表現,也是可預期的。

綜上所述,越來越多的研究已證明,內感受異常與孤獨症症狀之間存在某種聯絡。預示內感受的研究對孤獨症成因的剖析和干預措施的推進,可能會產生積極的影響。但不同於外感受,內感受的刺激往往難以量化,在實驗層面進行控制也是較為困難的,並且其界定標準和測量存在不同方式,也是造成研究人員研究結果不一致的重要原因。然而,排除測量方法的影響外,有關孤獨症人士內感受的神經發育機制及其與核心症狀間的本質聯絡、內感受干預等方面,還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

 (本文系廣東省特殊兒童與教育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專案“自閉症兒童的多維評估與團體康復干預的探索”(TJ202005)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廣東省特殊兒童與教育重點實驗室;揚州大學教育科學學院;蘇州大學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