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易卦

價效比最高的博弈(首因效應和近因效應)

作者:由 天局 發表于 易卦日期:2022-08-20

接近效應是首因效應嗎

相見恨晚

首因效應是由美國心理學家洛欽斯提出的,也叫做首次效應,優先效應,第一印象效應。

第一印象對於人際交往來說有多重要相信大家都深有體會。首因效應也貫穿了每個人的一生。在找工作面試中,我們通常會做充足的準備希望給面試官留下一個好印象。男女之間交往第一印象往往決定了雙方否有下一步發展的可能性。在理財的過程中,如果一隻股票在你買入的短時間就給了你較高的回報,那麼你通常會覺得這隻股票有前景。

那麼基於首因效應,我們可以做些什麼呢?首因效應的效果往往取決於資訊的獲取。比如面試的時候我們可以基於招聘時的要求蒐集相關資料,透過突擊訓練來完善知識盲點,畢竟一次有準備的面試勝過十次碰運氣的面試,在知識本是無窮無盡的前提下,多一次正確的回答就多一次加分的機會。

對於人際交往來說,首因效應的效果更是立竿見影,初次見面的印象有通常直接決定是否有下次交往。同樣一個好的第一印象在很多時候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都會影響一個人的判斷,很多時候你發現有時候你會莫名地對有的人有好感,其實也就是首因效應的作用,畢竟沒有更深層次的交流之下,你的在他人眼裡的樣子,就是你給他的第一印象。當然人際交往很多時候並非一面之緣,而在較為長期的博弈當中就又涉及到近因效應的開展。

價效比最高的博弈(首因效應和近因效應)

一面之緣

你還記得什麼?

近因效應是由心理學家A。盧瑟斯在1957年首次提出。它主要是指在多種刺激一次出現的時候,印象的形成主要取決於後來出現的刺激,也就是我們對其他人的印象,通常是最新的認識佔了主體地位,掩蓋了以往形成的對他人的評價,因此,也稱為新穎效應。

人與人交往時往往通常分為三個階段。

初始階段,

完全陌生的時候決定印象的因素取決於一個人的外貌和談吐。尤其是興趣相同的情況下,兩個人甚至會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

熟悉階段

,這個階段往往是近因效應最有效的階段,相互交流次數可以不多,但是每一次的交流最後都儘量給他人留下好印象,這是價效比最高的交往。其實很多生意人都深知其中門道。做生意的人比如有合作伙伴來,訪通常好車接駕。人還未到到公司先下樓迎接握手。這都是首先讓首因效應,只為讓你現有一個好印象。目的只有一個,讓接下來的交談更加順利。

當然談判通常不會順利,通常會生意談判都會出現意見分歧,畢竟出發點不同,大家都是為了各自都利益而來,但是對於一個成熟的商人來說,這些並不是什麼大問題,生意沒談成在你走時他同樣會繼續拉著你噓寒問暖送你下樓,在中國文化中這叫“買賣不成仁義在”,但這背後的本質也就是近因效應。可以說,生活中的近因效應和首因效應無處不在,有的時候以意為之,有的時候自然發生。

可能有些人會對近因效應和首因效應的最終效果存疑,但是你可以回憶你自己的經歷來。當你去朋友家做客,如果朋友下樓來接你,然後談笑著上樓,吃完飯最後熱情的把你送出家門。當你回到家想起這次做客經歷時,你印象深刻的通常只會是你們剛見面的交談甚歡,離別時的依依惜別,當然如果當天的相處非常愉快,那麼在兩者之間還會有一些歡樂的片段。但是你能記住的這幾個畫面裡,首因效應和近因效應占了很大一部分,可以說首因效應和近因效應是最低成本,且價效比最高的一種人際交往方式。

人格魅力階段

, 這也是人與人之間交往的最終階段,這個階段的接近人際交往的本質。可以說首因和近因只能促進關係發展和維繫,但是人與人是否能成為一生的老友都在於各自的“人設”,娛樂圈中的明星可能是人設最鮮明的一群人,而且明星的人設都是較為片面性的展示,所以在人設過於鮮明的情況下,一旦人設崩塌通常演藝事業也面臨結束。普通人的人設並沒有那麼鮮明,在不同的人眼裡你有不同的人設,但是時間會還原一切本來的面目。

關於首因效應和近因效應運用,最近飽受詬病的PUA(搭訕藝術)可以說是運用得淋漓盡致,原因就是因為有些具有人格缺陷的男性的惡意運用,因為他們的惡意推廣,PUA也有了一個惡俗的名字(精神操作術),以心理學和博弈論來操縱他人情感。對於這門技術很早之前我就聽說過,當時還並不是現在這般萬人唾罵的景象,我看到相關的影片都是在教導那些性格偏內向的男孩子一些小技巧,可以說是很正能量的一門 技術。沒想到幾年過去,這門技藝已經偏離本來的初衷。對於這些心術不正的人我只有一句話,

生而為人,奈何做獸

心理學和博弈論本身只是一種思想,一切的初衷都只是為了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好。

價效比最高的博弈(首因效應和近因效應)

思想是一種生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