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易卦

中唐政治遊戲:維護帝國統治安全——唐代宗兵權的集中之道

作者:由 無為扒聊淑青 發表于 易卦日期:2022-09-22

大曆年間屬於中唐嗎

陳寅恪先生曾指出,吐蕃與唐朝爭奪西域、河湟等地前後約百年。由於安史之亂的爆發駐守唐朝西北邊境的部隊大批調往內地用於平叛,導致“邊無重兵,吐蕃乘隙陷隴右,苑牧畜馬皆沒矣”。

馬匹和牧場的損失對唐朝武力的影響尤為巨大。在以騎兵佔據優勢地位的冷兵器時代,戰馬的儲備是武力強大與否的重要標誌。

中唐政治遊戲:維護帝國統治安全——唐代宗兵權的集中之道

唐朝既已無馬可用,在面對強敵入侵之時,難免經常處於被動挨打的地位。而吐蕃則乘勢進逼,侵佔沿邊地區,燒殺擄掠,並幾度騷擾唐都長安,對唐政權的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脅。終代宗一朝,吐蕃一直為患,成為朝廷難以去除的心頭之痛。

代宗繼位的寶應元年十月,朝廷的主要兵力由雍王率領赴洛陽與史朝義進行戰略決戰。在橫水之戰獲勝後,史朝義逃往冀州,朝廷大軍則繼續收復河北諸州,至廣德元年初,史朝義被殺,河北基本平定。吐蕃乘朝廷與安史叛軍決戰之機,於寶應元年攻陷臨、洮、秦成、渭等州。

廣德元年七月,“吐蕃大寇河、隴,陷我秦、成、渭三州,入大震關,陷蘭、廓、鄯、洮、岷等州,盜有隴右之地。”同年冬,吐蕃軍隊更是前所未有的攻入長安城,代宗被迫逃至陝州,可謂倉皇失措,顏面丟盡。

中唐政治遊戲:維護帝國統治安全——唐代宗兵權的集中之道

值此危機之際,各地藩鎮卻都擁兵觀望,只有宦官魚朝恩統帥的神策軍隨從護駕,博得了代宗的信任。正是由於陝州救駕的特殊貢獻,神策軍方才逐漸成為影響唐後期政治的一支舉足輕重的力量。

然而更令代宗感受到威脅的就是吐蕃人在佔領長安後擁立故邠王守禮之孫——廣武王承宏為帝,並且改元、設定百官,頗有取代宗而代之之意。由於唐朝的武力在平定安史之亂中消耗極大,一時難以獨力抗衡乘虛而入的外敵,於是唐朝聯合回紇共同對付吐蕃。

中唐政治遊戲:維護帝國統治安全——唐代宗兵權的集中之道

早在平定安史之亂的時候,肅宗主動派使節往回紇,與之和親,“以修好徵兵”。肅宗的誠意換來了回紇的支援。代宗時為天下兵馬元帥,與回紇可汗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代宗率部與回紇“東收京師,約曰:‘土地、人眾歸我,玉帛、子女予回紇。’”

可見在兵力不足的窘境之下,代宗為了避免使長安遭受回紇的劫掠,曾不得不向回紇卑躬屈膝。透過兩國君主、儲君間的高層互動,唐朝與回紇建立了盟友關係,這是唐軍能夠擊敗安史叛軍的關鍵因素。

回紇在參與平叛之後,多次立下大功,收復兩京的重大勝利就有賴於回紇騎兵的所向披。然而到了永泰元年,唐朝大將僕固懷恩因遭代宗的猜忌,聯合吐蕃、紇、党項等少數民族勢力入侵,直逼長安。

中唐政治遊戲:維護帝國統治安全——唐代宗兵權的集中之道

代宗親自率領禁軍屯駐苑內,幸好遇上持續數日的大雨,幫助唐軍延緩了吐蕃的進攻,最後又依靠郭子儀採用離間之計,拆散了回紇與吐蕃的脆弱同盟,終於化解了又一次重大危機。

吐蕃的屢次深入侵擾,對唐朝危害甚大,而唐軍的主力長期在河北河南等地與叛軍作戰,分身乏術。直到兩河地區的局勢基本穩定之後,唐朝方可以騰出手來全力對付外敵的入侵。

在遭受到國都被外敵攻破以及僕固懷恩叛亂的沉痛教訓之後,代宗迅速著手加強京畿地區的防衛力量,在永泰年完成了“於中渭橋鄂豐城以營兵”的戰略部署。

中唐政治遊戲:維護帝國統治安全——唐代宗兵權的集中之道

為了拱衛京畿地區的外圍,唐王朝一方面重新在西北邊境駐紮重兵,以郭子儀兼邠寧慶節度使,鎮州,又以馬璘為涇原節度使,專門防禦吐蕃;一方面在吐蕃入侵的秋季從各地藩鎮手中徵召防秋兵形成了唐後期頗具特色的防秋制度。由於吐蕃正好處於棄松德贊(755—797年在位)統治下的鼎盛時期,相形之下,唐朝則剛開始在安史之亂後的廢墟中重建,因此終代宗一朝唐朝在面對吐蕃咄咄逼人的攻勢面前一直處於被動的守勢。

然而吐蕃帶來的威脅遠不止於此,郭子儀認為如果輕易讓吐蕃深入京畿地區,必然會令“國人大恐,諸道易搖”。果真如此,那麼“外有吐蕃之強,中有易搖之眾,外畏內懼,將何以安?”正是出於對邊防空虛的清醒認識,代宗儘可能地積極加強西北邊境的防禦力量。自永泰二年以後,吐蕃雖然連年入侵,但實力增強的唐軍固守邊境,吐蕃已經很難攻入京畿地區。

中唐政治遊戲:維護帝國統治安全——唐代宗兵權的集中之道

代宗一朝,長安城共有四次因為吐蕃的入寇而戒嚴,分別在廣德二年、永泰元年、大曆二年和大曆三年,集中在代宗朝前期。由此可見,在大曆以後,唐朝與吐蕃的軍事力量逐漸趨於平衡,基本穩固了西北的邊防形勢,關中的朝廷也暫時擺脫了外敵的威脅。

因此軍事力量特別是禁軍的重建自然成為唐朝政權重建中一項極為重要的政治課題。對於代宗時期的朝廷來說,還有兩個特殊情形存在:各種性質不同的軍事勢力紛紛出現;皇帝本人未能有效掌握軍事力量。

中唐政治遊戲:維護帝國統治安全——唐代宗兵權的集中之道

安史之亂爆發前夜唐朝的主要軍事力量集中在邊境,並形成了西北和東北兩大軍事集團。而當東北軍事集團的領袖安祿山發動叛亂之後,朝廷用於平叛的主力就是西北軍事集團,由於西北主力中的河西、隴右二軍在靈寶決戰中遭遇潰敗,此後朝廷唯一可以依賴的就是朔方軍。

由於平叛的需要,原本施行於邊境的節度使體制也被廣泛應用於內地,在安史之亂中,這些節度使的武力發揮了重要作用。而在安史之亂結束之後,這些軍事力量又成為節度使的實力基礎,反而成了恢復中央集權統治的最大障礙。

在這種情況下,中唐政權確立過程中,所謂統一軍隊的編制、收兵權的課題逐漸成為朝廷的當務之急,也就是如何把分散在各個藩鎮手中的軍隊統一在皇帝之下,由朝廷掌握。

中唐政治遊戲:維護帝國統治安全——唐代宗兵權的集中之道

另外朝廷軍隊的重建與統帥問題,也是代宗所面臨的特殊狀況。入長安,代宗倉皇逃往陝州避難,唯有宦官魚恩率領的神策軍在陝州護駕。這一局面正是對代宗陷於無兵可用的窘境的最佳說明。

職是之故,當代宗由陝州返回長安之後,神策軍隨之進入禁中,成為新的禁軍。鑑於陝州之難的教訓,在代宗的積極扶植下,神策軍在大曆時期迅速發展起來。

當德宗即位之後,派神策軍遠赴河北、河南等地討伐藩鎮,說明神策軍的實力已經大大加強。但在神策軍和其他朝廷軍隊實力增強之後,德宗又面臨新的難題那就是統兵將領的跋扈乃至擁兵自重,尤其以李懷光和李晟等人為代表正是出於對統兵將領的猜疑,才使德宗在解除奉天之圍後,又被迫逃往梁州。

中唐政治遊戲:維護帝國統治安全——唐代宗兵權的集中之道

經歷了千辛萬苦的流亡之後,德宗決定不再信任這些統兵大將,由於神策軍擔負著保護皇帝之責,神策軍的將領人選更讓德宗費心,他的當務之急就是以自己最親信的人來掌管這支軍隊。

在重返長安之後,德宗的難題得到解決,神策軍開始交給他最為信賴的宦官竇文場等人統領。在另一方面,朝廷又先後收回李晟、馬燧等大將的兵權,德宗開始成為朝廷軍事力量的有效支配者。

事實證明,從此以後再也沒有人能對德宗的最高統治地位形成威脅。

值得注意的是,在德宗收兵權的過程中,他得到了宰相和大臣們的全力支援,而德宗也並不是以軍事領導者的身份出現,而是完全從如何組織軍事力量著手,即透過宦官統領的強大禁軍來約束藩鎮將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