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易卦

時尚編輯倪娜:用“刻薄”的眼光看待人世冷暖 | 記者節系列

作者:由 澎湃新聞客戶端 發表于 易卦日期:2022-09-26

世人的眼光重要嗎

時尚編輯倪娜:用“刻薄”的眼光看待人世冷暖 | 記者節系列 原創 譚雁清 朱清歌 深度訓練營 收錄於話題#記者節 8 個內容 #深度營 47 個內容

如何才能成為一名媒體人?

媒體人的日常究竟是什麼樣?

當理想遇上現實,他們該何去何從?

記錄者、吹哨人、瞭望塔……這份職業被賦予眾多意義,也承載了無數熱望。第22屆記者節之際,深度營向讀者收集了關於這個行業的疑問,並對話媒體從業者進行解答。

我們邀請了從業三年、就職於頭部時尚媒體的編輯倪娜,來談談關於時尚媒體和編輯職業的那些事。

/ 記者節 /

作者 | 譚雁清 朱清歌

編輯 | 黃水一 楊楠 胡世鑫

大學畢業後,倪娜原本計劃進入航空公司,成為一名全球執飛的空乘,拜訪不同的城市,寫下不同國界、不同背景的人們的故事。陰差陽錯之下,倪娜進入時尚行業,成為一名編輯。策劃不同的人物專題、拍攝和採訪藝人逐漸成為了她的日常。她依然在採訪、寫作,在另一條道路上堅持著最初的理想。

對寫人物有一種執拗的偏愛

倪娜從小喜歡寫作。儘管從來不是語文老師眼中的得意門生,但她對寫日記抱有熱情,尤其熱衷記錄發生在周圍人身上的故事。“如果不是寫人物,我對寫作的熱情也沒有那麼大”,對描寫人物,倪娜有一種執拗的偏愛。

一方面,她認為每一個人都是如此不同,他們由各自過往的經歷和環境塑造而成。家庭、童年、學業、職涯,接觸過的人、事物、訊息、影像,“探究一個人如何成為現在的他”,成為倪娜最感興趣的課題。“他們經歷了很多我沒有經歷過的東西,這讓我覺得很有趣”,她希望透過文字,把每個個體的獨特性呈現出來。在她看來,一個“有名有姓”的人如何獲得如今的成就固然惹人注目,而他“無名無姓”時經歷過怎樣的冷清和孤獨、低谷和起伏,同樣值得探究。

另一方面,也許是因為從小就和雙胞胎妹妹形影不離,倪娜十分珍惜人與人之間的連線。每個人生活的養分和動力都不一樣,對倪娜而言,“人與人之間的連線,就是我生存下去的動力”。

常有業內前輩評價倪娜擅長挖掘人物,也不乏受訪物件在看到成稿後對她表示感謝,認為她寫出了自己心底想說的話,是真正能理解自己的人。倪娜把這歸因於自己的“刻薄”視角和“對人物的愛”。

出生在雙胞胎家庭,倪娜從小就和妹妹一起看小說、動漫和電影,並不時討論其中的人物和情節,可以說,這是她們最初的“人類觀察與寫作訓練”。對同一個人物,她們常有截然不同的思考,這也導致兩人創作出的人物往往有著不同的側面。

倪娜因此習得了一種技能——可以站在人物的不同立場來進行創作,透過雙重的視角挖掘出更豐滿的人物形象,從而精準把握人物特點。得益於這項技能,倪娜在工作中總是能很快覺察到人物的長處和短板,並給出恰如其分的“刻薄”評價。

共情是倪娜觀察人物的一扇窗戶。在觀看陶身體劇場的一場演出時,隨著臺上的舞者們靜默地舒展身體,從舞臺的一端提步、旋轉、綻放在另一端,她會在不經意間淚流滿面。倪娜說:“在寫每一個人物的時候,我對他們都是有愛的”。

時尚編輯倪娜:用“刻薄”的眼光看待人世冷暖 | 記者節系列

陶身體劇場 演出謝幕(圖:倪娜)

這種“愛”,源於被打動的瞬間,是相似語境下的共鳴,是思維碰撞的衝擊,也是人與人之間的獨特連線。面對一位陌生的受訪物件,她常常能在短時間內構建出“對人物的愛”,並且快速跟對方構建聯絡。

有趣比流量更重要

時尚編輯倪娜:用“刻薄”的眼光看待人世冷暖 | 記者節系列

某品牌活動、展覽現場(圖:倪娜)

在高強度的時尚行業工作,她坦言壓力一直存在。“現在內卷很嚴重,競刊、藝人之間會暗暗比較。有些時候對手提前兩個月就開始拍物料。”倪娜告訴我們,哪家文案出了問題,很容易就被群嘲;如果給藝人做的人物專訪衝上了熱搜,團隊也會覺得滿足、自豪。

由於行業的特殊性,在選擇採訪物件的時候,倪娜有很多機會接觸到各個領域的藝人。在她看來,無論是蓄意打造的“人設”還是人物本身的個性,“受人追捧、喜愛一定是有原因的。”她想把那個原因找出來,把有趣的、真實的他們呈現給外界。

但是比起流量,她更在乎採訪物件是否有趣,畢竟,“人氣和人物的趣味性不是一回事”。在一次活動上,當大家都蜂擁而上爭搶著採訪名家時,她卻另闢蹊徑,選擇採訪另一位“潛力股”。因為“他眼裡有光”,倪娜說。

時尚媒體行業在外人看來遙不可及,在倪娜心中也是白月光一樣的存在。在這個行業裡浮浮沉沉,壓力是實在的,內心卻偶爾虛無。掉不完的發,跑不完的採訪,就連身體都對褪黑素形成依賴……許多個不眠的夜裡,她也會思索,“每天為這些東西連軸轉,到底是為了什麼?”

行業的規則和根本屬性讓渺小的個人沒有能力去改變很多現狀,很多時候只能順水推舟去儘可能做一些創新,努力提高作品的質量。一個月裡,倪娜至少會跟進兩三場拍攝,多則七八場。有時,團隊需要在一天之內拍攝100多組物料。

通常情況下,比起拍攝任務,對藝人的採訪往往不會排到優先的位置,會“沒有時間進行更深層次的對話”。為了保證採訪的效果和品質,倪娜學會了在拍攝間隙見縫插針。有一次,她需要在兩小時內完成十幾位人物的採訪,還要同時推進另一邊的拍攝進度,工作整整十二個小時。

時尚編輯倪娜:用“刻薄”的眼光看待人世冷暖 | 記者節系列

凌晨三點的三亞(圖:倪娜)

很多時候,拍攝也並不一帆風順,臨時取消的行程也不少見。此外,拍攝團隊和人物的想法能不能達成一致,檔期能不能碰上,預算能不能談妥,場地的限制和採訪時間的限制也都是需要考慮的因素。很多時候就算稿子寫好了也可能面臨被毫不留情地要求大篇幅刪改。“說服對方或者經紀人同意拍攝、確定檔期是一個十分漫長的過程,拍攝當天也會有很多突發狀況,畢竟中間不可控的因素太多了。”

時尚編輯倪娜:用“刻薄”的眼光看待人世冷暖 | 記者節系列

某拍攝現場(圖:倪娜)

從小白到現在的獨當一面,倪娜花的時間並不算長。比起很多萌新會焦慮新人因為缺乏資源和人脈遭受排擠,她顯得十分豁達。“我覺得有句話蠻貼切的,除非你想盡所有辦法都沒有解決這件事,否則不叫努力。”她坦言自己能夠走到現在,很大程度是因為自己足夠認真,足夠努力,總是會想盡辦法解決眼前的難題。“有時候遇到一個問題,很多人會選擇相對簡單的辦法,比如找不到採訪物件的話有的人可能就會讓老闆和同事介紹,可是我可能就會覺得這些事我靠自己也能搞定。”登微博發私信,上官網查郵箱,辦法總比困難多。

良好的觀察力,資訊檢索能力,以及對人的基本尊重是倪娜認為成為一名合格的編輯所需要具備的能力。“當被採物件知道你對她做了很多瞭解後會覺得很開心,畢竟人都是希望被瞭解的。”

時尚編輯倪娜:用“刻薄”的眼光看待人世冷暖 | 記者節系列

烏鎮戲劇節 為採寫攢下的戲票(圖:倪娜)

比起公事公辦的一問一答,她更偏向在充分了解對方後真誠自然地溝通。正式採訪前,她會做足功課,儘可能找齊採訪物件之前的採訪和作品,和採訪物件身邊的人聊天,竭盡所能地熟悉採訪物件。“我會去問他身邊的工作人員,他是怎樣的一個人,平時喜歡做什麼這類的問題,透過他身邊比較親近的人去觀察這個物件。”稿件發表後,倪娜有時也會去微博豆瓣翻看採訪物件的粉絲評論,會因為得到一些真摯的回覆而感到開心和滿足。

“快樂和痛苦永遠是並存的。因為是自己的選擇,所以忙碌和壓力就得自己承擔。”正如倪娜所說,“再給我千萬次選擇的機會,我都會選擇做這一行。這就是我生活的動力。”

時尚編輯倪娜:用“刻薄”的眼光看待人世冷暖 | 記者節系列

倪娜(化名)

非科班出身的編輯/記者

就職於頭部時尚媒體

從業三年

主要採寫物件為

娛樂與文化藝術界的藝人、

名人和幕後工作者

原標題:《時尚編輯倪娜:用“刻薄”的眼光看待人世冷暖 | 記者節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