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易卦

治標不治本|民免而無恥,儒家反對法家,提倡道德卻存在灰色地帶

作者:由 珂夢歷史人文 發表于 易卦日期:2023-01-25

儒家學派的觀點是什麼

我們都知道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如果沒有法律和制度的規範,那麼人們的行為可能就如同脫韁的野馬不可束縛,一旦如此,整個社會的行為風氣就會變得越來越差,人們很難感受到社會運轉的正常性,也就會對發展造成極大的影響。

治標不治本|民免而無恥,儒家反對法家,提倡道德卻存在灰色地帶

我們說法制其實是一個底線,也就是普通人的標準,我們現在提倡的也是依法治國的標準,沒有法律是萬萬行不得的;但是在兩千多年前的中國古代,儒家和法家之間的爭論喋喋不休,對於法家以法治國的理念,儒家是反對的。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以法治國的秦朝被批判

正因如此,在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以法治為主流治國基礎的秦朝受到了嚴重的批判,甚至他們的統治被稱為是苛政,當然,秦王朝的統治形式確實不是非常的親民,人民所感受到的壓迫是現實存在的,但卻並不像儒家學說所說的那般不堪,更不是那般自私。

秦王朝之所以社會壓力大,是因為他們大量的賦稅和徭役,投入到了基礎設施建設中,並且以強硬的規則和法律約束眾人的行為,讓原本生活在道德掌控之下的人不堪重負,所以才會將壓力感受成了壓迫,而人一旦感覺到壓迫,自然就會有反抗。

治標不治本|民免而無恥,儒家反對法家,提倡道德卻存在灰色地帶

儒家極力地反對法家理論,提倡道德

其實並不是法治本身的問題,而是秦王朝在推行法治過程中太過於急功近利;而且周朝末年之所以會出現諸侯爭霸的現象,不就是因為禮崩樂壞嗎?如果擁有法律和制度,恐怕就是另一種局面了。

那麼儒家又為什麼極力地反對法家的理論呢?難道他們看不到規則的重要性嗎?本篇文章重點分析一下這個問題,看一看法家為何反對法令而提倡道德?

孔子認為依靠制度會將人心寵壞,民免而無恥

首先,因為孔子認為依靠制度來管理社會,會把人心搞壞;孔子曾說,用政令來引導人們的行為,用刑法來規範人們的行為,只能夠得到一種結果,那就是民免而無恥。什麼叫民免而無恥呢?就是說人民不敢犯罪,但是他們卻沒有羞恥心。

治標不治本|民免而無恥,儒家反對法家,提倡道德卻存在灰色地帶

簡單來講,就是他們不敢做,但是並不認為做是錯誤的。這就導致社會上仍然會有作惡的可能,仍然會有犯罪的可能,尤其是在那些法治治理不到的地,在那些法治執行不嚴的時候。

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現象時有發生

比如說楚國的伍子胥,他曾經是楚王通緝的要犯,在潛逃的過程當中被守關的官吏逮捕,但伍子胥說楚王之所以會通緝他,是因為他有一顆珍貴的寶珠,但現在那個寶珠已經被他丟掉了,如果官吏敢把他送到楚王那裡,那麼他就會跟楚王講珍珠被官吏私吞了,讓他看著辦,結果那名官員擔心自己被誤會就將伍子胥放走了。這顯然就是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還有《水滸傳》裡的宋江,他乾脆就給通緝犯晁蓋通風報信,朝廷和匪寇一同討好,這種事情屢見不鮮。

治標不治本|民免而無恥,儒家反對法家,提倡道德卻存在灰色地帶

法治無法根除心中慾望,治標而不治本

在這樣的時候,法治其實根本無法去除人們心中的慾望,沒有辦法從根本上讓人們剔除犯罪的可能。正所謂,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著,有時候“想是比做”還要恐怖的,所以要想讓人們不做,不能夠以強烈的制度來讓他們害怕做,而是要讓他們不要想著去做。

所以,孔子會認為單純地依靠制度只能夠是民免而無恥。也就是說,培養出一大批時刻都在惦記著的賊,時刻都在想著犯罪卻不敢犯罪的人;但有禁止就會有犯禁,而且越是禁止就越有人想去觸碰,亞當和夏娃不就是抵擋不住誘惑,偷吃了禁果嗎?

孔子認為法家這樣的依法治國,就像是肉包子打狗一樣,說是教唆犯罪也不為過,因此,以孔子為首的儒家學派堅決反對法家的理論,認為那只是治標不治本的方式,根本不適合用來治理國家。

治標不治本|民免而無恥,儒家反對法家,提倡道德卻存在灰色地帶

法家以常人為標準,會拉低社會檔次

其次,因為儒家人認為法家的法只是常人的標準,而以常人為標準會導致社會的每況愈下。其實這樣的觀點本身沒有錯誤,我們現代人主張以高標準要求自己,也提倡榜樣的力量,這樣會讓人走得更遠,畢竟以科學家為目標和以乞丐為目標最終的成果決定是不同的。

而法家所提倡的法就是一種底線,是不可觸碰的,既然如此,那麼法就必須要按照常人的標準來設計,要對大多數人都起作用,達到再壞也壞不到哪裡去的目的,要把最壞的結果都考慮進去並且實現防範,所以法的觀點最終能達到的是不求最好,只求最不壞。

儒家會認為在這種觀點的支援之下,社會的檔次會被拉低,人們只要保證不觸犯最低的底線就可以了,誰又會去豐富和完善自己呢?所以儒家並不支援法家觀點。

治標不治本|民免而無恥,儒家反對法家,提倡道德卻存在灰色地帶

儒家推崇道德力量有很大弊端

那麼,儒家又為什麼要推崇道德的力量呢?那是因為孔子認為用道德來引導人們,用禮義來規範人們就可以讓人們感到羞恥,而且還能自律,人如果自律,就不但不敢犯罪,而且還能夠達到不想犯罪的目標。

換句話說,有道德的人就只會做好人不幹壞事,同樣也不惦記幹壞事,這樣也就保證了大家都是好人。這樣的主張表面上來看是非常好的,而且治標治本,既解決了人們的想法問題,也解決了人們的行為問題。那麼這樣的觀點就沒有弊端了嗎?當然不是,不但有弊端,還有很大的弊端。

道德約束也有灰色地帶,約束不了不講道德的人

第一點,這種主張很難以實現;為什麼呢?因為道德其實只能夠訴諸良心,也就是訴諸人們內心的本源,更透徹點來講就是關係到人性,可是人性本身沒有一個定論,良心也只是每個人自己的事情,是自己對於自己行為的肯定或者否定,別人是管不了的。

治標不治本|民免而無恥,儒家反對法家,提倡道德卻存在灰色地帶

所以,當這個人沒有良心,不講道德的時候,孔子的學說就約束不了這個人了。比如說孔子的學生宰予,就反對三年之喪,孔子知道之後非常生氣,就去問他,說父母去世不到三年,你就吃細糧穿絲綢心裡會好過嗎?宰予說好過啊!

結果孔子毫無辦法,只能夠氣呼呼地說,既然如此,那你就這樣做吧;孔子的道德主張其實連自己的學生都治不了,就更不用提治國了。所以,道德其實只能夠對講道德的人進行約束,對於不講道德的人是沒有辦法的。

因此,

孔子的主張其實也有灰色地帶,他認為法的主張有管轄不到的地方,解決不了人們本源產生的慾望問題,但是同樣的他的道德主張也沒有辦法管理不講道德的人,與法家也沒有太大的不同。

以德治國,對君主和官員的道德水平要求過高

第二點,會造成極大的副作用。因為如果想要以德治國,那麼首先領導者和領導階級就必須以身作則,這樣一來,君王就得是聖人,就算不是聖人也得是德才兼備的人,官員也是如此,必須得是儒家學說當中的賢人,他們必須要做到高風亮節,以身作則,言傳身教等等。

治標不治本|民免而無恥,儒家反對法家,提倡道德卻存在灰色地帶

因為只有如此才能夠以德服人,才能真正地推行禮樂教化,不然他們憑什麼去領導平民百姓呢?又憑什麼讓平民百姓信服他們的統治呢?所以儒家的這種觀點對於君主和官員的要求非常高,這就導致如果一旦達不到這種標準,社會就會產生負面作用。

儒家學說設立聖賢標準,容易弄虛作假,偽裝聖人

最為明顯的就是做假,既然真實的情況達不到聖人的標準,那麼就去偽裝聖人的標準好了,事實上,歷代王朝以德治國的結果大致都是如此,他們並沒有保證自身統治的長治久安,只不過是製造出了一代又一代的偽君子,而這些偽君子的來源就是儒家學說為他們設立的聖賢標準所逼出來的。

以儒家的學說,社會需要大量德才兼備的人,可是真實的社會上像孔子孟子那樣的賢人是很少的,同時像夏桀和商紂王那樣的人也是很少的,大多數人都是普通人,既然是普通人,那麼就很難達到儒家學說對於德才兼備的標準,可是儒家仍有要求積極入世。

治標不治本|民免而無恥,儒家反對法家,提倡道德卻存在灰色地帶

那麼達不到標準又要積極入世,人們要怎麼做呢?只能夠是偽裝,假裝自己達到了標準,假裝自己是君子,所以也就創造了一代又一代的偽君子。

道德標準太理想化,不適合世襲君主制

所以說,儒家的觀點是比較理想化的,建立在一種人們都可以去遵守道德的基礎上,建立在一種君主真正德才兼備的基礎上,可是現實的生活與理想的觀念差距甚遠,這一點單純的看春秋戰國時代就表現的淋漓盡致,如果人人都能夠遵守道德,那麼又怎麼會有禮崩樂壞的時代呢?如果君主真正的德才兼備,那麼又怎麼會有周王朝的衰微呢?

而且中國古代的歷史,自從夏朝之後就是實施世襲制的,是一種家天下的境況,可是一個國家掌控在一個家族的手中,一個家族想代代都是明君可能嗎?所以,要想達到儒家學說所提倡的“道德”這種觀念,可能只能回到原始社會的禪讓制度,如此或許可行。

治標不治本|民免而無恥,儒家反對法家,提倡道德卻存在灰色地帶

燕國走回頭路,實行禪讓制,導致大亂

但歷史是向前發展的,之所以會從原始社會步入奴隸社會,是因為社會性質的優越性,也是因為歷史發展的先進性,禪讓制度是絕對不可能在後世的歷史社會中存在的,這一點單純的看燕國的發展就可以知曉了。

燕國曾經在戰國時代推行過禪讓制,結果卻是燕國的大亂。所以,想達到孔子所說的目標,首先要解決道德都從何而來的問題,這一點,孟子曾經給出過答案,他說君主只要從擺平的養、生、喪、死等各個方面出發,解決百姓的生存問題,解決百姓的發展問題,規劃好人與人之間的利害關係,那麼百姓的發展生活沒有任何問題,社會也就沒有矛盾了。

儒家單純依靠道德約束人們行不通

但是這同樣也是理想化的。首先,國家的發展太過於複雜,在這種基礎上,領導階級不可能關注到每一個人的生存。其次,國家的發展並不是獨立的,要與其它的國家打交道,如此就不可能擁有完全穩定的外部環境,國家需要的時刻做好戰爭的準備。這就導致國家必須追求發展,不可能耗費大量的精力去關心養、生、喪、死,或者說不能夠達到孟子所言的那種程度。

治標不治本|民免而無恥,儒家反對法家,提倡道德卻存在灰色地帶

如此一來,儒家單純透過道德來約束人們行為的方式是根本行不通的,因為無論儒家學說承不承認,人性當中是存在惡的,而且這種惡也是沒有辦法完全退出的,這就導致人沒有辦法像孟子所言的那樣都擁有道德,而所謂的不惦記也就變得難上加難。

慾望是無止境

在這種情況下,既然做不到讓人們不惦記,那麼就只能夠做到讓人們不敢,還是回到了法家的觀點上。而且就算是像孟子所言的那樣,君主真正的解決了百姓的養、生、喪、死的各方面的問題,但人的發展過程中含有一個慾望存在,人的慾望就像高山滾石一樣,一旦開始就再也停不下來了。

俗話說:一個人過得最好的時候不是自己高官厚祿,而是看到鄰居揭不開鍋;所以人性當中的這種攀比和慾望沒有辦法終止,這也就表明道德不是約束人們行為的唯一標準。

治標不治本|民免而無恥,儒家反對法家,提倡道德卻存在灰色地帶

小結

儒家學說之所以反對法家觀點,是因為他們認為法家的觀念指標不治本,會營造出一個更加失敗的社會,不能夠剔除人本性當中的邪惡,所以他們主張用道德來感化眾人,讓人們只想著做好人。

可是儒家人卻忽略了人本性當中的惡無法剔出這件事實,忽略了現實與理想之間的差距;人是複雜的,由人組成的社會是更加複雜的,如此就顯得儒家學派的觀念有些單純,給人們講道理,有幾個人會聽呢?傳播道德的力量,又有幾個人會信呢?

沒有法律的底線,又怎麼去約束眾人的行為呢?雖然,儒學這樣的觀點是中國古代歷史社會發展的正統,但我們也不能完全地信任,還要對他們的主張進行深入的剖析,然後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如此才是最為合理,也是最為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