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易卦

水缸裡的記憶

作者:由 齊魯壹點 發表于 易卦日期:2023-02-03

水缸儲水能讓水乾淨嗎

文|潘萬餘

水缸裡的記憶

兒時的蘇北農村,家家都有一口大水缸,從附近池塘挑回來的水,就臨時儲存在水缸裡。

水缸一般放在廚房灶臺對面的角落裡,靠牆的那一側缸沿上,擔上兩三塊大木板,放置大小不一的水舀,方便隨時拿起來取水。

水缸口徑大多在兩米左右,為防止注滿水後壓裂缸體,水缸的上邊緣都有一圈凸起加厚的缸沿,對缸體起加固作用。

因為使用年限太長,父親就又在緊貼缸沿凸起部位的下方,纏上一圈粗鐵絲,進一步加固缸體。

每隔幾天,水缸的水快要見底時,父親就會挑上兩個大木桶去擔水,將水缸再次蓄滿。

那時,池塘的水清澈見底,菱角、水生植物雞頭等各種水草向下延伸的藤蔓清晰可見,甚至池塘底青苔的微微拂動和田螺的閉合都盡收眼底。

但是,有時池塘裡有鵝群鴨群、老水牛,一番折騰下來,水便不再幹淨。

如若連續數日陰雨,泥水流入池塘,水也會渾濁不堪。

若偏巧家中水缸告急,沒辦法,父親就在擔回來的水中放些明礬,加快泥沙雜質沉澱後再飲用。

我那時年紀小,身體瘦弱,擔不了水,所以清洗水缸的任務就由我來完成。

等缸裡的水快見底時,我幾乎是整個身子探進缸裡,用刷子將水缸內壁沖刷一遍。

偶爾我也會心血來潮地去擔一次水,中途需要放下水桶休息好幾回。

等我齜牙咧嘴地挪到家,將桶中剩餘不多的水倒進缸裡時,母親便會心痛地嗔怪我“別再逞能了,肩膀都磨紅了,小心壓得不長個子!”

在母親欣喜的目光裡,我再次渾身充滿了力量。

一瓢一瓢的清水從水缸中舀出,在鍋碗瓢盆內激盪,氤氳出家的溫馨。

放學回家,扔下書包,操起水舀,先咕咚咕咚灌個水飽,再外出放牛打豬草。

冬天裡,直接從水缸邊緣敲下一塊冰,抓在手裡啃嚼著,即使被大人責罵,一溜煙跑掉,也絕不撒手。

這是水缸給那個年代農村孩子營造出的日常的人間煙火。

當時打一口井需要好多錢,一般人家是承擔不起的。

進入上世紀八十年代,農村條件逐漸好了起來,很多人家就在自己院中挖口井,省去路遙擔水之苦,也能保證水質相對乾淨。

我家也有一口,打井的那天家裡像是過節,母親忙著張羅飯菜,好煙好酒好菜侍候著打井師傅;

父親忙著指揮相關事宜,一併給師傅們打下手;

我們小孩子則房前屋後瘋跑,不時地飛奔過來,探頭探腦看一看究竟挖多深了。

看著井水慢慢升高,匆匆忙忙收拾好井口周邊的衛生後,父親便燃放起一掛鞭炮,噼裡啪啦聲中擁著打井師傅入席喝酒吃飯。

我們貪玩,上桌吃不了多久,便溜出來,提上鉛桶來到井邊。

母親見狀只叫我們注意安全,並不阻攔。

因為正好可以將井裡還是混濁的頭遍水打出來倒掉。

有了井後,往水缸注水的活便不再需要一個成年人了。

提個鉛桶隨時打水取用,洗菜淘米,洗衣刷盆等等在井邊就可完成。

即便缸裡沒有了水,母親自己臨時去提也來得及。

所以,水缸的儲水功能逐漸弱化。

到後來有了壓水井,直至通了自來水後,它便華麗變身,成了醃製、存放鹹菜的器皿。

再後來,不知何時,它已經斑駁不堪了。

和它一起在歲月裡斑駁不堪的,還有那座老房子。

它像一個日漸廢棄的老巢,少人打理,房頂漏雨,灶臺坍塌,只剩斑斕記憶了。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尋微信小程式“齊魯壹點”,全省600位記者線上等你來報料!